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

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资料都来源于《山海经》和史记两本书。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山海经》都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志,记载的是大洪水发生之前中国大地上的山川物产、人文风情。当然在一些发生过历史大事的地方,也附带讲了一些故事。

在《山海经》中,有一个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人物,书中称之为“帝”。因为帝是对当时首领的称呼,凡是曾经当过首领的都可以称为帝,那么《山海经》中的帝到底指的是哪一个人,或者是不是不同的地方指的不同的人?老严为此专门研究过。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

老严研究的方法很笨,但是非常实用。那就是把《山海经》中凡是有帝字的地方,全部摘抄下来,发现全书对帝的称呼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独称为帝,另外一种是在帝后面加上这个首领的名字。后面这种情况有炎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丹朱、帝舜、帝俊、帝江。

而在《山海经》的结尾,有一段文字讲到这么一个故事:洪水滔天的时候,帝让鲧去治水,后来帝派祝融在羽地的郊外杀了鲧。鲧的儿子名叫禹,帝派禹去治水,因此拓宽了疆土,确定了九州位置。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1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四岳的推荐下,尧一开始派鲧去治水。但是鲧失败了。尧杀了鲧,改派鲧的儿子舜去治水。禹获得了成功。把这两个资料一对比,答案就像俄罗斯的导弹一样轰然出现:《山海经》里被单独称为帝的人,就是尧。

老严回过头去验算。炎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丹朱、帝舜、帝俊、帝江、白帝(少昊)就算单独出现的时候,称谓也是“帝+名字”的格式,没有特称为“帝”的。而“帝尧”这种称谓,只在尧和其他帝并列出现的时候才有。所以这个推论是正确的。然而问题来了。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2

《山海经》的主要部分是禹和他的助手写作的。所以书中对尧等人的称谓,代表的是禹的态度。其他人的称谓都加上了名字,只有尧被单独称为帝,这代表了禹对尧的尊重。然而尧是禹的杀父仇人!

鲧治水失败,这是能力不足,更多的过错体现在尧用人不当,鲧罪不至死。他为什么被杀了呢?《山海经》解释了事情的真相: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意思是说,鲧偷了尧的息壤来堵洪水,没有听从尧的命令。原来他死于不听从命令以及偷盗,而并非治水失败。但是不听命令和偷盗也不是大罪,尧杀鲧,要么带有严重私人怨恨,要么处置失当。当然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说,前者是最可能的。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3

我们知道,根据《史记》等书的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按道理禹对舜感恩戴德才对,然而整个《五藏山经》,禹没有一个字提到舜。

而在之后的《海经》《大荒经》中,讲到一个故事。禹杀了共工的大臣相柳。相柳因为血液腥臭,禹把他死去流血的地方泥土挖了三遍、回填三遍,依然寸草不生,所以就利用这片土地建设了祭祀台,专门用来祭祀已经去世的帝们。祭祀台一共8座,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两座。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4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禹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把帝喾台排在前面,而是把帝尧台排在前面,这充分证明上述观点:禹对尧非常尊重。第二点是,丹朱并没有帝的名分。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把帝位传给舜,舜躲起来了,让人们去拱奉丹朱。然而人们有事情、有贡品都不去找丹朱,而来找舜。舜只好当帝。然而禹把丹朱当作帝来尊重,为他建祭祀台。这一方面依然体现了对尧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真的打了舜的脸。

禹尊重杀父仇人,打脸传位恩人,这不符合逻辑。万事反常必有妖。这里的妖是谁呢?就是帝舜。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5

《山海经》多次提到,舜的坟墓在苍梧山。苍梧山在今天的湖南永州。舜时代政权中心在中原地区,那时候苍梧山属于边远荒凉之地,怎么跑那么远去死?这点很可疑。

当然在提到舜的墓葬的同时,几乎都会提到丹朱的墓葬也在苍梧山,和舜的墓葬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北。丹朱虽然没能继位,但毕竟也是帝的儿子,怎么也跑到那么远地方去死?这点也可疑。

山海经阵容搭配舜(山海经平民哪个阵容好)插图1

总之,在尧舜禹三人之间肯定有恩恩怨怨的故事,而《史记》等书并没有记载下来。老严已经把握了司马迁的选材方法,凡是对表现他自己的思想不利的材料,他是不会记录的。比如因为周穆王颁布了宫刑,而司马迁正是宫刑的受害者,所以对周穆王西巡昆仑的丰功伟绩,就没有记载,导致后世对周穆王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

禹也为舜建造祭祀台,说明在舜死后,禹也承认他的帝位。然而对于尧的分外尊重,反衬了对舜是看不起的。几乎可以肯定,尧舜禹之间的恩恩怨怨被史学家故意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