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耕种母亲的田地叫什么名字(每天晚上都要耕地怎么办)

1669年,也就是康熙八年,大清推出一项名叫的“更名田”的政策,这项政策就是把原来属于前朝藩王和皇室宗亲贵族的土地,改为正在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民所有。这些辛勤的农民摆脱了佃农的身份,成为土地的主人。

儿子耕种母亲的田地叫什么名字(每天晚上都要耕地怎么办)插图

打土豪,分田地

“更名田”是一场大规模的“打土豪”的行动。从前这些土地上的佃户需要向藩王交租,而这些藩王又不向朝廷缴税,对大清财政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大清将土地直接分给了耕种的农民,不仅仅是为了削弱了藩王的权力,这项政策的背后还有个大利好,因为获得这些土地的农民现在需要直接向大清缴税了,这项政策大大增加了大清的财政收入,

一举两得的妙计

实施更名田政策后,农民在大清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认真在田地耕种有了动力,生产力明显得到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同时这项政策名正言顺的削减了贵族权力,加强了大清的中央集权。

更名田政策的推行展现了康熙的治国智慧,他对民众生活的关怀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