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

俗语言:“二月二龙抬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已深入人心。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是日也被人们视作纳祥转运的好日子,妥妥的一个龙的节日。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

龙宽阔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2

然,这是百姓喜闻乐见的龙。更多的时候,龙则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天腾云驾雾、下海追波逐浪、在人间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渐渐就成了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成了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权的代名词。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3

但凡与皇帝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会被冠以"龙"字,比如“真龙天子"、"龙体"、“龙袍”、"龙椅"、“龙床”、"龙辇"、"龙舟"等。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4

北京在历史上十二次为都,关于代表皇权的龙的文化碎片几乎俯拾既得。作为皇家宫殿的故宫、皇家园林的北海、皇家敕建觉生寺(大钟寺)几乎就是“皇权”龙的世界。兴趣使然,曾对那三处的龙做过考证。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5

北京故宫重重叠叠金碧辉煌的宫殿房顶、门窗、天花、梁柱、台阶、栏杆,到处都有“龙”,从材质分有石雕龙、木刻龙、铜龙、铁龙、金龙、玉龙、陶龙、琉璃龙、彩绘龙。龙的大小不一,造型变化多端。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6

据资料称: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三殿1480根龙墀石栏立望柱每根都浮雕着蟠龙,每重栏檐边都伸出一个个巨大的石雕龙头(即螭首),共有1142个。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7

太和殿顶正脊两端的脊兽(即螭吻),是故宫最大的龙头,重达8.6吨。天花板上的彩龙就有3000多条。储秀宫的铜龙,高1.6米,长1.7米,重约3吨。总之,故宫到底有多少条龙绝不会象有多少间房那样容易数得清楚。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8

北海是皇家园林,除了清朝才建的白塔就是闻名遐迩的九龙壁了。很难说清楚那九龙壁上到底有多少条龙。因为除了壁前壁后各有九条共十八条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筒瓦、陇垂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9

专家有过权威统计:九龙壁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九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正吻(也称舌脊兽)两只,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龙30条。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0

每条瓦脊前面的“筒瓦”(俗称猫头)、“陇垂”(俗称羊尾巴低子)多踩斗拱下面,镶嵌着的“龙砖”都各有一条龙。壁四周“筒瓦”82块,“陇垂”251片,“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蟠龙就有633条了。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1

另外,在正脊两侧“吞脊兽”下,东、西还各有一个“烧饼形”的盖筒瓦(俗称气不忿),上面各有一条龙。如此算来,九龙壁上有635条龙。蔚为奇观!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2

北京大钟寺为皇家敕建觉生寺,因寺内有一口明代永乐大钟而闻名于世。除了山门高悬的青石匾额上刻9条穿云飞龙外,寺内龙的图纹似乎并不太多。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3

但寺内所设中国古钟博物馆内陈列的近百口古钟上却盘满了龙,大部分的钟鼻就是两条头爪相对相连的铸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4

在上古的铜钟上,龙的形象表现出狰狞、神秘和端庄。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5

汉钟的纹龙突破了神秘离奇气氛,以奔放有力的弧线、精巧的结点,大动势的形态构成了磅礴气势。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6

唐钟上的龙平和温驯、富丽雍容、风姿卓绝。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7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钟龙则一脉的质朴、明朗、简练、生动的风格。钟本就神器,有代表权势的龙盘亘自然更具神性和威势。

古钟上的龙阵容搭配(钟会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8

龙在我国古代始终代表一种神性,又是九五之尊的象征,即便现在每每面对都会陡生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