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将士郭嘉搭配什么阵容(剑与远征推图阵容)
曹操平定了北方四州的袁氏势力后,袁谭被杀,而袁尚与袁熙逃入乌桓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县。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不如直接南征刘表。
而此时郭嘉却力主远征直言曹公尽管放心远征,我料定刘备无法起兵生事,其在刘表麾下,而刘表只是一个只知坐探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肯定会对其有所防备,不会让他轻易出兵发展势力。
而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
郭嘉的观点让曹操茅塞顿开,于是决定先远征乌桓途中大军携带辎重,行进缓慢。郭嘉再进言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其不备。
然而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率轻装精兵,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另外一条久已断绝的道路进军,抵达距离乌桓老巢不足两百里的白狼山一带与仓促应战的乌桓大战,阵斩乌桓单于俘获二十万余胡人,而走投无路的袁尚等人不得已,再前往投奔辽东的公孙康,但却被收到朝廷诏书的公孙康斩杀,袁氏势力就此消亡。
曹操远征乌桓的行军路况极为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而郭嘉随曹操前往远征,一路舟车劳顿在大胜返回的途中,还是因为水土不服和气候恶劣等因素,加上日夜急行与操劳过度,患病去世年仅而立之年,郭嘉因病去世后曹操为之痛惜,悲痛万分。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还对麾下其他谋士说:诸君论年纪都是我的同辈之人,唯有奉孝年纪最小,在我平定天下后,我准备将后事治国大事都托付给他,奈何奉孝中年夭折,这就是命!
在曹操的诸多谋士中,郭嘉最了解曹操,二人的关系也最为亲密,亦主亦臣亦友,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
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以致于曹操在赤壁之战受挫时哀叹郭奉孝在,味使至我从未见此厚颜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