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令宝钗扶着树干的故事是什么(贾政和宝钗去了小树林是哪一回)
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
推荐:《红楼梦》里薛宝钗与林黛玉的第一次交锋,哪一个占了上风?
文/张丽华
【作者简介】张丽华,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 ,这是封建卫道者的贾政和封建叛逆者的贾宝玉之间,第一次以激烈的形式所表现出的冲突。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这是父子长期以来的积怨造成这种冲突;同时也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交织集中的反映。
当各种冲突的矛盾已很浓烈时,忠顺亲王府派人来查问名艺人蒋玉菡的下落,暴露了贾宝玉在外结交艺人,这在贾政看来是一种“流荡”行为;偏巧又碰上贾环这个包藏祸心、在封建家族内部阴谋倾轧的庶生公子,乘机进谗,把金钏儿投井的事加以夸大歪曲,说成是贾宝玉的“强奸不遂”,在贾宝玉的“不肖种种”之上又加上一条“大逆不道”;这把贾政“气得目瞪口呆”,接着一场早就潜伏着的冲突便像火山一般地爆发了。贾政那一声大叫:“拿宝玉来!”真是闻声凶猛跃然纸上。
而后,贾宝玉终于被贾政的仆人逼着走来。“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不暇问他,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在贾政眼里,棍棒之下出孝子,金钏儿投井,琪官失踪以及贾环的陷害,让贾政气急败坏,下死手狠揍宝玉。宝玉挨打本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件老子打儿子的事件,但是它却在贾府引起了强大震动,各色人物等轮番登台表演,贾母表现的是家长的威风,王夫人表现得是夫妻之间的疏离,薛宝钗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打在贾宝玉的身上,疼在林黛玉的心上。
贾府上下真是乱作一团,王夫人哭道:“若有你(贾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是以退为进,是提醒丈夫长子已夭,还要次子的命吗?实际上突出了宝玉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弥补的位置。钗黛二人自然是心痛怜惜,贾母来后制止了贾政的暴力行为,丫环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遭到凤姐训斥:“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的这么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
贾母除了疼爱还有对儿子的不满,但是这些人都没有想明白宝玉挨打的最深层的原因。只有一个貌似不起眼的人敏锐地察觉到了里面的曲折,隐约感觉出了这其中的深层原因。
她就是袭人。
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就是宝玉对黛玉刻骨执着的爱情,为了捍卫自己的真情,宝玉毅然决然地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袭人是如何得知宝黛之间的感情的呢?
毕竟连当事人林黛玉都不敢完全确定,如果她早就知道宝玉的真实想法的话,也不会这么频繁地误解宝玉甚至和他怄气了。袭人得知宝玉的感情还要从亲耳听到贾宝玉把她当做林黛玉所说的一番诉肺腑的话说起。从那次之后,她得知了宝玉心里只有黛玉一个人,而黛玉则在不经意中得罪过袭人。
所以,袭人一心想让宝钗来做“宝二奶奶”,自己想着做姨娘的。所以,当王夫人向袭人了解宝玉挨打情况时,她撒了谎。同时她还谗言要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远离黛玉,否则“只是预先不防着,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这话正是王夫人心病,袭人对王夫人的这番进言十分阴险。
贾政暴打宝玉本是管教儿子的事件,后来却发展为贾府的大事件,技巧高超的曹雪芹又将其与宝黛爱情的线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宝黛爱情的催化剂,让宝黛爱情更上一层楼。可以说贾政的一顿棍棒把贾宝玉完全赶到了林黛玉身边,这是他没有想到结果。面对黛玉的心疼与担忧,宝玉会怎么做呢?
宝玉借丝帕用心良苦地表达了他对黛玉的刻骨深情,两块旧丝帕掀起了林黛玉情感的滔天巨浪,满腔深情化作诗歌喷薄而出,题帕诗是封建淑女林黛玉感情最炙热的表达,它的重要堪比林黛玉的代表作《葬花吟》。
一部把爱情写到极致的传世经典,爱到深处永不言爱,情到浓时从不言情。
谢道韫:一个恪守妇道的东晋著名才女
三国这位谋士追悔莫及:他的一条建议居然要了几十万百姓的命
见金人就杀的都虞候赵立,不管是俘虏还是信使,是将军还是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