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群雄争霸阵容搭配(大秦帝国最强武将搭配)
齐、燕之间的灭国、复国战宣告齐、燕军队主力内耗干净,就此沦为案板上的鱼肉,再无翻身机会。秦国开始肆无忌惮地对东方各国发动战争,韩国、魏国、楚国被彻底吓破胆,有一战之力的只剩下武德充沛的赵国。
在秦国军队的强大威慑下,东方六国之间并没因此而团结,反而内斗更加频繁。虽然面对秦国无战斗力,只能靠割城度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但是对其他势均力敌的国家依然频繁征战,彼此消耗国力,秦国想没有战争优势都难。
我们上回说田单依靠火牛阵打败燕军,随后带领即墨5000多军队追着燕军一路狂追,途径城市随之光复,齐国居然短时间内完全复国,田单带人到莒城迎接齐襄王田法章回临淄。
田单立下的复国之功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人品性格优良。但是田法章不这么认为,反而对田单的功劳深深忌惮,而田单是个老实人,每每被田法章的喜怒无常吓得魂不附体。
因光复齐国之功田单被封为安平君,官职也由原先的市场管理员成为了齐国国相。有一个冬天下雪的晚上,田单下班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被冻得奄奄一息的老人,衣服破烂,骨瘦如柴,眼看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田单心想,如果自己不管,估计这老爷子今天就要“交待”了,立刻脱下衣服给老人穿上取暖,齐国人民知道这件事后对田单非常赞扬。
中国有个奇怪的社会现象,一个人掌权之后就不能完全做好事,否则就有收买人心的嫌疑,一旦被君王怀疑,按上“谋反”的帽子就等着诛九族了。所以有些功臣不得不“自污”,证明自己也有缺点,自己只是喜欢金银财宝、美女香车,对权力和皇权没有任何想法。
田法章知道田单救人获得名声后,非常厌恶,说:田单想干什么,收买人心要造反吗?如果我现在不采取措施,那就只能等着他来杀我了!一句话就是:我做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做到,如果别人做到了,那么他的动机肯定不纯。
此时恰好旁边有个正在串珍珠的工匠,田法章把他叫过来问:我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工匠:是的,都听到了。
田法章:你认为这件事怎么样?我该怎么做?
工匠:我觉得大王应该重赏田单,并在朝会的时候向他行礼,给他贵重的赏赐,大肆表彰他的行为。然后说:我关心民间疾苦,田单就去做了,我担心人民受冷挨饿,田单也去做了,你们其他人都要以他为榜样。这样田单的功劳就成了您的功劳,田单的名声也成了您的名声。
田法章听后大喜,第二天朝会照做,后来派人到外面探听,百姓果然说:原来国相做的好事都是大王让他做的,我们的大王真是仁慈啊。
这个串珍珠的匠人真是聪明,后世君王都可以借鉴这个作法,而不是一味的嫉妒。
田法章对田单心存芥蒂,担心谋反的恐惧感被他宠信的九个人获取了,他们想趁机扳倒田单掌握权力。
他们对田法章说:当年燕国带领联军进攻我们,楚国派了1万多人来支援,虽然犯下大罪(淖齿虐杀齐湣王),可是毕竟出兵来支援了,这份情谊还是应该还的,现在我们复国了,应该派一个知名人士去楚国出使,增加两国的感情。
田法章确实很需要盟友,即使是杀了他亲爹的楚国,问:派谁去合适呢?
九人回答:貂勃最合适,没人比他更合适了。
原来这九人知道楚国受秦国进攻的压力很大,急需修复与齐国的关系,无论齐国派谁去,楚王都一定会好好款待。貂勃是田单推荐的人,一旦在楚国受到优待,他们就有机会在田法章面前散播田单威胁论,扳倒田单。
果然貂勃在楚国受到欢迎,楚王留他几个月,赏赐大量财物。这九个人就警告田法章说:田单一个人就能控制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因为他处于有利的形势。田单身居高位,与您内外关系亲密,君臣上下也没有分别,可是他却雄心勃勃,对内安抚民众,对外怀柔蛮夷,礼聘天下贤士,肯定有其他的异常想法,大王一定要留意啊。
田法章大为恐惧,第二天就端起架子,告诉侍从:去把田单给我叫来。
田单一听国王直呼他的大名让他进宫,顿时如雷轰顶。立刻换上罪人的装束,不戴帽子、光着脚、露着后背、匍匐前进。这样一连五天向田法章自承范了死罪,请求治罪。
田法章面子赚足,心里的气也消了,满意地回答说:你并没有罪,只是你尽做臣属的职能,我摆当君王的架子而已。
遇到田单是田法章走了八辈子的好运,遇到田法章也是田单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后来貂勃从楚国出使归来,田法章按惯例款待,酒过三巡,有些喝高了,告诉侍从:去,把田单给我叫来。貂勃一看这架势,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问田法章:大王,以你的贤明,比得上周文王姬昌吗?
田法章:我不如他。
貂勃:我也知道你不如他,那你觉得比得上齐桓公姜小白吗?
田法章:我也不如他。
貂勃:周文王得到姜子牙,尊称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尊称他为仲父。现在你得到田单居然直呼他的名字,是从那里学的这种亡国的行为?自开天辟地以来,对国家的功劳有谁能够超过田单?当初燕国大举进攻,你不能保护国家,逃到城阳的山沟里躲起来。田单却坚守即墨,内城不过三里,外城不过五里,老弱残兵不过七千人,随时可能城破身亡。结果,他斩杀燕军主将,收复千里齐国故土,如果那个时候他不管你,自立为齐王,没有谁能够阻止。但是他却迎接你和王后回临淄重返王座。现在天下稳固,民心安定,你却直接喊他的名字,就是三岁小孩都不会这么做。建议你除掉那些说谗言的人,作为对田单的赔罪,否则,我们的国家将会再次陷入危险。
田法章恍然大悟,立刻杀掉那九个宠臣,把他们的家族全部驱赶出齐国,并把夜邑万户人家封给田单,增加他的采邑。
至此,齐国对田单算是有个比较好的处理。然而田法章始终对田单不放心,后来赵国用三个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镇共五十七个送给齐国换来田单,田单开始为赵国效力。
秦国此时对六国的攻击比以往更加频繁,对邻国韩、魏、楚就是嘎嘎乱杀,基本没输过。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打楚国,攻陷楚国郢都,焚烧楚国王陵,歼灭楚国主力,楚国迁都到陈丘(今河南淮阳)。楚国主力在楚怀王时期已经基本歼灭,现在的楚王是怀王的儿子熊横,此次楚军再次被白起歼灭,楚国彻底失去一战之力。公元前277年,白起彻底扫灭楚国军队,设置黔中郡。
公元前276年,白起进攻魏国,夺取两座城。楚王熊横趁机集结军队10万人收复长江以南的十五座城。楚怀王时期楚国占地六千里,军队百万,是和秦国并行的强国,如今却只剩下10万军队,可悲。
公元前275年秦国国相魏冉进攻魏国,韩国派军队救援被歼灭4万人,魏国割让8座城求和,魏冉不理,包围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再次割地求和。
公元前274年魏冉再次攻打魏国,杀四万人,攻陷四座城。
公元前273年,赵魏联合攻韩,秦国救援韩国,大败魏赵联军,魏军被杀13万,白起把赵军2万人驱入黄河,魏国再次割地求和。
公元前272年,秦、魏、楚联合进攻燕国。
韩国、魏国被打服,从此彻底成为秦国的仆从国。秦国计划让白起指挥韩、魏进攻楚国,楚国春申君正好在秦国,知道这次进攻可能使楚国灭亡,于是通过说辞说服秦国与楚国结盟。
至此东方六国中三个倒向秦国,而齐国和燕国国力大损不敢得罪秦国,只有赵国还保持战斗力,原本群雄争霸的七雄,进入到了秦、赵之间的对决,其他五个沦为配角。
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力大增,但是改革并未涉及政治层面,对国力的提升不明显。当赵国成为秦国的主要对手之后,虽然国力没有秦国强大,但是军人战斗素质高,优秀指挥官云集,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此时都在军中,同时乐毅、田单等也在赵国做官,赵国的军事素质成为对抗秦国的资本,即使面对杀神白起也不遑多让。若不是后来的赵国国君实在太差劲,秦国想完成统一还是存在很大变数的。
随着其他五国形不成威胁,秦国开始对赵国找茬挑起战端,但是赵国非常谨慎,内部将相和,秦国始终没找到好的借口。秦国认定自己能够打败赵国,于是发起瘀与之战,秦赵之间开始正式的对抗。这一仗让秦国认识到,赵国国君不像楚国那样的草包,他手下带兵打仗的人也不是其他五国那样的差劲,这些都是名扬后世的天才指挥官。
瘀与之战,赵奢的成名战
在赵国将相共同努力下,秦国的诡诈之术没有在赵国取得效果,秦王想白嫖和氏璧的计划没有成功,羞辱赵王的计划也没有成功,终于决定对赵国动武。公元前270年秦国包围赵国瘀与城。赵王咨询廉颇和乐乘(乐毅的儿子),现在派出军队还来得及救援吗?
二人回答:路途遥远且道路险恶,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赵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道路远且险,就像狭窄道路中的两只老鼠,只有勇者才能获胜。表示应该迅速派兵,赵王于是派赵奢带兵救援。
赵奢原本是负责征税的官员,平原君赵胜家拒绝纳税,赵奢依据法律诛杀了赵胜家管事的九个人,赵胜大怒就要杀掉赵奢,赵奢说:你是赵国贵族,如果任凭你逃税,就会削弱法律的权威,法律削弱,国家也会变弱,到时候各国大兵压境,赵国都没了,你还能有什么富贵?以你的地位只有奉公守法才能使国家祥和,国家才会强大,国家强大了,你作为国王的弟弟,谁敢轻视你。
赵胜听后非常惭愧,同时认为赵奢有奇才,就向国王赵何推荐了他,赵何任命他管理全国税收,赵国开始富足。
赵奢领兵刚离开邯郸30里就命人安营扎寨,并下令“凡是敢向我谈论军事的,一律斩首”。此时秦军前锋已经抵达河北武安,扎营列阵准备攻击,武安城内震动。这时有人建议先救援武安,立刻被赵奢杀掉。
赵奢的军队这么守着营垒28天,寸步不行,并开始修筑永久性工事。秦国间谍混入军营打探,赵奢假装不知情还款待了他。秦军统帅大喜:赵国人和楚国一样草包,这才离开都城30里就拼命修筑防御工事,瘀与城不是赵国的了。
然而,赵奢在秦国间谍离开后,突然下令强行军,只用一日一夜就到达了战场(瘀与与邯郸直线距离120多公里),在瘀与城50里外扎营,并紧急建设坚固营垒。秦军听到消息立刻派人进攻。此时赵军有个军官许历向赵奢建议:秦军想不到我们突然出现,又惊又怒,第一波一定会全力进攻中军,我们如果不能加强纵深,一定会被冲破个口子,到时候就全军瓦解了。而且根据地形,谁先控制北山,谁就能取胜。然后又说,我触犯了您的军法,请您处罚我。
赵奢说:是否处罚你要等邯郸的命令,现在你带一万精锐去守卫北山要隘。此时秦军抵达,先攻北山,无法攻克,赵奢趁机出兵猛攻,终于打败秦军,瘀与城解围。
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官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许历也被封为国尉(管理安保工作的官)。
公元前269年,秦国再次进攻瘀与城,再次失败而归。
经此一战,秦国开始把战争的重点转向赵国,虽然也会不时的进攻齐国等国家,但是规模较小。战国这场大戏的进度条正式进入到了秦、赵战争阶段。
同样是公元前270年,魏国范雎受魏国国相迫害,逃到秦国,推动秦国调整国策,六国即将大难临头,中华大地即将迎来统一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