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上的裂痕阵容搭配(房屋梁有裂缝怎么办)
调解过程
相邻关系纠纷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若不能修补“心隙”、解开“心结”,可能使矛盾愈演愈烈,不利于构建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
受理本案后,承办法官秉持“邻里纠纷无小事,妥善化解促和睦”原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与老金沟通过程中,法官逐渐摸清症结所在,老金本对自家混水阀漏水一事无异议,但对小杨房屋受损价值产生质疑,认为其趁机“狮子大开口”,故不愿与其沟通。而另一边,小杨也因老金消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恼怒,认为渗漏持续时间过久、自己遭受损失严重,重装修需耗费较多金钱和精力,便想多要一些赔偿。
面对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的局面,承办法官在看过鉴定报告后,心中有了底,遂将双方当事人传唤到庭,向二人充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以理为笔、以法为尺、以情为线,多番劝说后,最终老金同意对自己房屋渗水部分进行修复,并赔偿小杨房屋损失15000元,小杨也表示愿意放弃其他诉讼请求。该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说法
本案涉及相邻纠纷关系中比较常见的漏水财损问题,双方往往因漏水原因、责任主体、损失范围及赔偿金额产生争议,此类案件通常在明确漏水原因后才能确定责任主体。因此,在发生房屋漏水问题时,当事人首先需及时拍照留证,并向社区、物业反馈,固定证据方便后续维权;另一方面,原告主张赔偿时需就房屋漏水遭受损失的具体情况及漏水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举证,列好物品清单,确定损失范围及赔偿金额,若双方争议较大,可申请司法鉴定。
因自己房屋漏水侵犯相邻权人合法权益的,应当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积极主动对渗水部分进行修缮处理,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民法典规定因相邻关系产生纠纷的处理原则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团结互助原则强调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要坚持睦邻友善,互利共赢,相互替对方着想。邻里发生纠纷时,建议尽可能通过友好协商化解矛盾,反对损人利己,力争在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损害邻里关系。
三明中院司法融媒体中心出品
供稿|建宁法院 邱远镇、黄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