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华佗阵容搭配(大皇帝平民最强阵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频繁,末代天子的下场一般都不太好,或被毒害、或被刺杀、或被流放,即使没有被新君所杀,也会受到新朝君臣的猜忌,总体而言结局凄凉。
相比之下,汉朝末代天子汉献帝刘协,虽然将帝位禅让给曹丕,被贬为山阳公,却仍然过着富足的生活;曹丕不仅给了他封地,还允许其在封地身着汉朝正朔服饰,建造汉室宗庙,并可以开展祭祀活动,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这样高规格待遇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他在退位之后,还广施仁心,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所以刘协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末代皇帝。
★命途多舛的汉末皇帝
刘协(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的次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因汉末皇权软弱,权臣跋扈,刘协从即位之初就做了一代傀儡帝王,他先后见识了董卓的淫威,受到了李傕、郭汜的挟持,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看人脸色,处处受制于人,成为各方势力斗争的筹码,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在曹魏集团的拥立下逼迫刘协禅让退位,延续汉朝400余年的历史宣告破灭。
曹丕称帝后,将禅位的刘协降为山阳公,待遇一切从优。
★待遇从优的山阳公
《后汉书》:“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三国志》:“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可见曹丕对刘协确实不错,非常的仁慈,比刘协当皇帝时还好,生活也比较安定富足。所以刘协接受命运的安排后,迅速搬出了那座封闭他多年,充斥血腥、尔虞我诈,给他带来无尽屈辱的汉室皇宫。
★救死扶伤的皇帝刘协
刘协来到自己的封地后,大部时间都没有在治所山阳城居住,而是居住在浊鹿城(今河南修武);来到浊鹿后,他四处体察民情,很快就宣布轻徭薄赋的告令--“自己治下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
同时刘协还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早在宫中时,刘协有幸拜华佗为师,掌握了很多非比寻常的医药知识。
退位以后,没有了皇帝称号的束缚,刘协不用再担负兴复汉室的巨大包袱,而是融入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救死扶伤,为劳苦大众减少和解除病痛的折磨;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不计其数,百姓均感激涕零,山阳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以示爱戴。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山阳公行医图”。刘协在山阳期间,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如今在百家岩上嵇山亭内就有此画作流传。刘协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仅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情收成本。
自从刘协将所学医术用于民间后,他们夫妻二人晚年就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刘协也通过精湛的医术,很快就成为了山阳境内有名的中医,十里八乡找他看病的络绎不绝;百姓出于对刘协和废皇后曹节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
除了悬壶济世外,刘协夫妇深入基层,引用名著中的办法,帮助百姓大兴农业,助力创收;捐建学堂,大兴教育。在他十几年如一日的治理下,山阳百姓修养生息,每家每户日渐富足,繁荣景象惹人惊喜。
★废帝享汉皇高标准葬礼待遇
公元234年,历经磨难,却有柳暗花明的刘协熬死了老丈人曹操、大舅哥曹丕、蜀汉昭烈帝刘备后寿终正寝,享年54岁。魏明帝曹叡亲自前往吊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公元260年刘协皇后曹节病逝,依照汉皇后礼仪,与刘协合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后。
夫妻二人均享受了高规格的葬礼,尤其是由新朝皇帝亲自带领祭祀,可以说这是末代皇帝的独一份。
结语:
刘协退位后过上了安定、和谐的生活,直到去世也没有受到任何迫害,这也是他一生不幸中最大的幸运。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人才华,无法将自己心中所学所想普惠自己的臣民;当山阳公,刘协却一展身手,尤其是成为医生之后,更是为广大劳苦百姓带来了福音。
我想,如果刘协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恐怕他不会愿意再做皇帝,他宁愿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做个农家老翁,和自己的妻子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施援手于民危难之间,解除百姓的艰难困苦,成为一位邻家知心大哥。如此,自己的一生或许更有价值,自己的愿望更能实现。
历史虽不能推到重来,但刘协后半生为民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后人的赞赏,让我们为这位特殊的皇帝点赞!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开讲##在头条看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