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

《三国演义》一开篇,就讲了一个足以流传千古的精彩故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自称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刘备,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之际,与河东解良杀人在逃的关羽、涿郡屠户张飞结为异性兄弟。从此,刘关张三人食则同桌、卧则同榻,驰骋于乱世之间,逐鹿于中原之野。

这段传奇为后世所称道,也为后世所追崇。桃园结义可谓“义气”的代名词,自《三国演义》出世以来,刘关张兄弟情义不知影响多少代人。然而,“桃园结义”却经不起真正的考验,在历史的大风浪中走向了终极,并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衰亡。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

桃园结义奠定了蜀汉第一块基石

话说刘关张在张世平、苏双的资助下,于涿郡起兵,参与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斗。从此,四处征伐,漂泊不定。关张二人始终追随,不为利诱所动。张飞曾经逃亡芒砀山,流落古城,但却始终没有忘记桃园誓言,从无另择高枝的念头。

关羽则更加义薄云天,面对曹操无比的厚爱,从没动心。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为后世打造了一个忠义典范。历代对关羽推崇有加,帝王不断为关羽上封号,关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与孔夫子并驾于文武的圣人,甚至有些地方称关羽为“关夫子”。因为忠义,这个三国时期的武将在“忠义”文化中,可谓登峰造极。

刘玄德对关张非常倚重,也非常厚爱。张飞因为醉酒,被吕布乘夜袭取了徐州。兄弟三人见面,关云长数落了张飞几句。张翼德羞愤难当,拔剑自刎。刘备急忙夺下宝剑,说道:“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刘玄德的比喻固然欠妥,但却表达了对兄弟情义的珍惜和呵护。刘备说完大哭,这绝非假仁假义,而是患难之中兄弟情义的真情流露。

毋容置疑,桃园兄弟自结义之后,齐心协力,从无二心。经过十几年颠沛流离、生死沉浮的苦难岁月,终于在公元208年赢得赤壁之战大胜,奠定了王霸之业。

赤壁大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荆州,西取巴蜀,与曹操、孙权鼎足三分。刘备从一个贩屦织席,家境贫寒的落魄贵族,一跃成为一方霸主,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的成功,与关羽、张飞不忘桃园结义之情,无论顺境、逆境始终追随有非常大的关系。“桃园三结义”可谓蜀汉政权的开创者,没有当年桃园那一拜,无论这三人投奔哪一方诸侯,都不可能有后来的魏蜀吴三分天下。

天底下不知有多少义结金兰的好兄弟,但绝没有谁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那样,患难与共,建立霸业者。尤其是经过罗贯中的渲染,以及关羽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桃园结义取代佐伯桃、羊角哀,等等义气故事,成为后世崇仰的楷模。

刘关张在乱世夹缝中求生存,凭借一刀一枪的拼杀,与曹操、孙权一道,淘汰了袁术、吕布、袁绍、公孙瓒、刘表、刘瑶、严白虎等大小军阀,三分天下有其一,桃园兄弟可谓蜀汉王朝的一块重要基石。乱世中的桃园兄弟,确实无愧义气担当,被后世神化,也不无道理。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1

兄弟情深导致荆州失守

但是,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之于桃园兄弟而言,功成之后的坚持,却比乱世之中的坚守更加艰难。当刘备西入益州之时,桃园三兄弟之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随着利益的不断膨胀与身份地位的不断提升,刘关张显示出了对全局能力把控不足的缺陷,更凸显出江湖义气在政治上的严重短板。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桃园义气最终葬送了蜀汉皇朝。至少,也是动摇了蜀汉根基,导致这个政权一直处于痛苦挣扎的危局之中,从而,在三足鼎立的舞台上最先谢幕。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了荆州,实现了“隆中对”所规划的夺取天下、恢复汉室的第一步。此时,刘备决定继续走第二步棋,取西川以为家。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以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为大将,统兵五万,进军益州。没想到,庞士元轻敌冒进,落凤坡遭遇蜀将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杀。

没有了军师策划,刘玄德一筹莫展,只得搬请诸葛亮入川。此时,诸葛亮率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一带,固若泰山。西川告急,诸葛亮不得不率军西进。那么,谁又来守荆州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呢?其实,刘备早就做了安排。

凤雏殒命,刘备给诸葛亮写信告急,送信之人正是关羽义子关平。据考证,历史上的关平并非关羽义子,而是亲子。诸葛亮深刻领会刘备的暗示,这分明是要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关羽啊!

那么,诸葛亮放心关羽守荆州吗?绝对不放心。当诸葛亮准备把荆州印信交割给关羽时,告诫道:“这干系都在将军身上。”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2

读过《隆中对》的读者都知道,诸葛亮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关云长也知道个中的责任,慷慨应道:“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诸葛亮一听关羽说到“死”字,心中大为不悦。人死等于地丧,诸葛亮光复汉室的战略部署就将彻底破灭。于是,擎着印信的诸葛亮便想收回成命,另选他人镇守荆州。但是,有刘备暗示在前,自己又把主公的意思当着群僚言明,决不能违背刘备意愿,更不能有损于刘备的权威。诸葛亮无奈,还是把印信交给了关羽。

诸葛亮还是放心不下,出了个题目考关羽,也是很策略的给关羽上课。诸葛亮问道:“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关羽答道:“以力拒之。”诸葛亮又问:“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关羽想都没想,答道:“分兵拒之。”

关羽这四个字,一定会让诸葛亮惊出一身冷汗。因而,诸葛亮说道:“若如此,荆州危矣。”诸葛亮叮嘱关羽,守住荆州要严谨遵守八字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当时,关羽答道:“军师之言,当铭肺腑。”然而,关羽是按照诸葛亮的嘱托,以此八字确保荆州安全的吗?绝不是。诸葛亮的八字方针,关羽一个字都没照办。

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入川之后,很快便夺取了益州,刘玄德进位汉中王。眼见得西边将领建立功勋,心高气傲的关羽坐不住了。关云长首先把诸葛亮“东和孙权”的嘱咐置诸脑后,非常蔑视孙权,竟然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样侮辱人格的言语,断然回绝了孙权的和亲。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规划,被关羽一句话摧毁。

解散孙吴联盟,关羽继续向北进发,主动攻击曹仁把守的樊城、襄阳。在攻打襄阳,与曹兵对峙时,陆逊乘虚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

《三国演义》写“云长攻拔襄阳郡”,实际上,襄阳并没有被攻克,荆州失陷之后,襄阳之危迅速解除。关羽向北进击,非但斩获甚微,反倒因小失大,葬送了荆州。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3

到底是谁丢失了荆州

诸葛亮临行之时,交代关羽“北拒曹操”,是要“拒”,而不是“攻”。也就是说,曹操进攻,只要守住荆州就行。当时,曹操并无攻打荆州之意,仅派曹仁守在襄樊,防止关羽进攻而已。关云长忘乎所以,举兵进攻,挑起了战事,不仅没能拿下襄阳,还被人背后偷袭,拱手把荆州“还”给了东吴。自己也被迫败走麦城,与关平一道被擒、被斩。

陈寿评价关羽道“羽刚而自矜”,同时代的吕蒙,非常准确的对关羽下了一段评语:“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

刘备当然非常了解二弟云长,但为了维护兄弟情分,刘备因性情区别对待关张。刘备可以经常劝诫甚至性情耿直的张飞,却从来不便说云长的不是。此番遣将守荆州,刘备除了只相信桃园兄弟外,也有照顾关羽个性的因素。

张飞大战葭萌关,马超武功与三弟旗鼓相当。关云长得知,便要去汉中找马超比武。刘备为此非常犯愁,但他不好亲自劝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诸葛亮。镇守荆州责任重大,刘备也是想以此激励关羽,他知道二弟就很受用这样的抬举。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4

诸葛亮如何不知关羽?但迫于刘备与关羽的特殊关系,不得已把荆州重任交付于他。关云长果然如吕蒙所言,不服所有蜀汉将领,除与“锦马超”比武,以展示自己的武力外,还不愿与老卒黄忠同列五虎将。岂止看不起战将?关羽连诸葛亮都不在眼中,否则,怎能置诸葛亮八字方针于不顾?

关羽丢了荆州,诸葛亮“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计划被彻底打乱。蜀汉只能龟缩在巴蜀,仅以九十万人口,对抗广大中原地区。诸葛亮不得不连年征伐,以攻代守,勉力维持这个狭小的王朝。

刘禅虽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却深刻地认识到关羽丢失荆州的危害,因而,追谥他为“壮缪侯”。简直就是直接的把蜀汉陷入困局的责任,归咎到关羽头上。然而,刘禅知道荆州丢失的责任固然在关羽,但却不敢再往上溯。没有你老子,关羽能总督荆襄吗?

以书说书,假如刘备不任人唯亲,桃园兄弟的情义没有给诸葛亮造成巨大压力,关羽就不可能成为荆州守将。假如换做赵云,必定以诸葛亮“八字方针”为计,荆州就安全得多。

其实,刘备才是丢失荆州的主要责任人,更是蜀汉王朝的直接掘墓人。

兄弟朋友之间,原谅他人短处,是优良品德。然而,在重大决策上更需从大局出发,因人而异,把人用到最合适的地方,这才是兄弟之间成大事的要领。刘备却为了照顾关云长的面子,在如此大事面,为义气所困,实在是很不应当的。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5

为桃园兄弟报仇丧失大节

关羽失守荆州,命丧东吴后,刘备便有伐吴之心。大臣们反复劝阻,刘备不听。忠心耿耿、情比桃园的赵子龙,站在王朝利益高度,劝道:“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刘备依然不听,这样反驳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于是,紧急筹划,调集兵马,并向蛮王借兵五万,准备伐吴。

刘备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差使者前往阆中请张飞入朝商议进兵大事。使者到了阆中,张飞开口就问,陛下为何不兴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使者答道:“多有劝先灭魏而后伐吴者。”

一听此言,张飞大怒:

是何言也!昔我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独享富贵耶!吾当面见天子,愿为前部先锋,挂孝伐吴,生擒逆贼,祭告二兄,以践前盟!

为了阻止刘备征伐东吴,诸葛亮等人苦苦相谏,刘备稍稍有点回心转意。不料,张飞从阆中赶到,兄弟二人一见面,张飞就质问刘备:“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刘备答道,官员们都劝阻不要进兵东吴,不敢轻举妄动。张飞依然拿桃园结义说事,哭诉道:

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6

在张飞的催促下,更加坚定了讨伐东吴的决心。于是,便命张飞回阆中,率兵出击,自己则带兵与张飞于江州会合。然而,张飞性格暴烈,为报关羽之仇,要求连夜赶制白衣白甲,白色旌旗。完不成任务,便要杀人。范强、张达二人担心被张飞所害,干脆先下手为强,乘张飞醉酒,连夜杀了张飞,将人头献给了东吴。桃园兄弟把蜀汉大事当做了兄弟的家事,实在是有点可悲。

这次变故,刘备兴兵伐吴的决心更加坚不可移。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七十余万,发动了夷陵之战。这场战役最终以东吴大胜宣告结束,刘备被陆逊一把火烧掉七百里连营,损失惨重,只带着百余骑人马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战堪称结束三国时代的前哨战,刘备殒命白帝城,蜀汉王朝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曹魏分庭抗礼。诸葛亮虽然治蜀有方,叵耐缺兵少将,不得不打着“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旗号,振奋人心,勉力维持局面。

刘备的志向便是诸葛亮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逐鹿中原时期的刘备,无论如何艰难,都带着关张努力奋战。然而,成为一方霸主后,刘备忘却了初衷志向,为了兄弟之间的情义,置川蜀利益于脑后,可谓大节丧失,非“真命天子”也。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7

夷陵之战加速了历史进程

其实,夷陵之战颇有转机,刘备完全有机会夺回战略优势。

战局刚刚展开之时,蜀军节节胜利,声势浩大。孙权感到无比巨大的压力,派诸葛瑾前往求和。孙权开出的条件,便是放还刘备夫人孙尚香,将杀害关羽、张飞的仇人绑缚蜀营,交还荆州,永结盟好,共抗曹魏。但是,刘备拒不接受。诸葛瑾劝道:

陛下乃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

诸葛瑾的话句句在理,如果刘备听得进去,就不会导致蜀汉惨败,更有机会恢复到关羽镇守荆州以前的局面,天下大势尚未可知。然而,刘备依然强调桃园情义,不灭东吴为桃园兄弟报仇绝不收兵。

刘备放弃与东吴的联盟,使这场战争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孙权在求和无果的情况下,迫于形势向曹丕投降。曹丕也洞悉了其中的战机,屯重兵于长江,当刘备败退时,曹仁出濡须,曹休出洞口,曹真出南郡:三路兵马数十万,星夜至东吴之境。假如东吴未能迅速解决战斗,孙刘两家都有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孙权打赢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也迫使曹丕效仿卞庄子刺虎故事,一举扫平天下的愿望落空。孙权得以自保,曹魏坐山观虎斗,唯独刘备集团就此衰落下去,直至灭亡都没有缓过气来。

假如刘备听从劝阻,蜀汉七十万军队(实则十几万)将为人口稀少的蜀汉留下多少后代,何至于兵员不足、粮草匮乏而导致每次北伐无功而返?何至于人才断档,经不起司马氏的攻击呢?即便是守成,也能多耗些日月,三足鼎立的局面恐怕得维持更长时间了。

还是就书说书,倘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夷陵之战,则是加速了历史进程,刘备对历史发展却做出了贡献。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8

历史上真有桃园结义吗?

刘关张桃园结义,其实也是罗贯中虚构。但是,历史却记载了这三人的情义胜似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说:“先主与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则称:“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三国志·魏书·刘晔传》也从旁佐证:“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优父子。”

史书中虽然没有提到“桃园结义”之事,但却记载了刘备、关羽、张飞的情义非同一般。而且,关羽守荆州,史载确实也是刘备的意思。关羽遇害后,刘备不顾群臣劝阻,甚至囚禁大学士秦宓,也都见诸于正史。其中,《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赵云的一段谏词:

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司马光的这段话出自《云别传》,虽然与《三国演义》有些出入,但意思是一样的,也是劝阻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能计较个人情义而兴兵伐吴。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9

孙权在夷陵之战前确实向刘备求和,不过,诸葛瑾并为面陈刘备,而是写了一封书信痛陈厉害。这件事也见诸司马光的记载,诸葛瑾书信所言则与《三国演义》的意思完全一样了: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

乱世之中,能有这番义气,实属难得,确实也值得后人追慕、效仿。但是,若把个人恩义凌驾于王朝利益至上,则是自取其祸。刘关张在乱世之时,尚能相互依存,以大业为重。随着利益的扩大,地位的升高,个人人格上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了。此时,如果依然纠缠私人情谊,便做不成大事。罗贯中把历史中刘关张的恩义,上升为文学上的桃园结义,并极力渲染,深意大概在此。

关羽性格原本就是“刚而自矜”,多年征战,名震华夏,依仗桃园情义藐视蜀汉利益,招致兵败身亡。蜀汉由此急转直下,白衣渡江之役,才是三足鼎立的分水岭。

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同样以个人恩义催发了刘备伐吴。而身为蜀汉之主的刘备,为情义所害,罔顾天下大计,悍然发动夷陵之战,加速了三国瓦解的步伐。

“桃园结义”固然令人称道,但罗贯中在小说中反复以此来为关羽守荆州、刘备发东吴说事,很明确的是在为刘备及关张兄弟感到万分遗憾。说白了,“桃园结义”自始至终都满着江湖习气,自始至终都没能从“江湖义气”上升为王朝利益。

乱世逐鹿刘关张搭配阵容(三国杀逐鹿天下10个武将阵容搭配)插图10

曹操则不一样,他曾经告诫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这也是曹操胜出刘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