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

我们都知道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那么,您是否听过“林海之舟”?这种动物就是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的驯鹿,长久以来游牧是农耕以外分布最为广泛的生产方式,游牧民族缔造了许多强悍的帝国,放牛牧马是游牧民族因地制宜的选择。然而在大兴安岭、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里,生存于那里的居民驯服了野生的驯鹿,他们将驯鹿当作牛羊一样放牧,也是在林海雪地里唯一的交通工具,驯鹿就是这些生活于林缘地带的居民的全部物质财富,驯鹿全身都是宝,它们的皮毛用来制作御寒的衣物和帐篷,鹿肉则是他们最重要的口粮。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

驯鹿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驯鹿一共有14个亚种。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1

罕见的白色驯鹿

驯鹿一般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每年,驯鹿会进行一次数百千米的大规模迁徙,雌鹿带头领导着整个迁徙队伍,雄鹿在其后紧随而行。驯鹿主要以石蕊、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为食。驯鹿繁殖能力很强,每年9月至10月为交配季节,哺乳期为165~180天,一般产1仔,寿命可达20年。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驯鹿善于在复杂地形中穿行,驮运能力好,被誉为“林海之舟”,是北极土著居民的文化、经济、社会和精神的基础。中国的驯鹿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工具。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2

驯鹿在全球的分布范围

驯鹿有群居的生活习性,最大的群体在夏季出现,数量可达数万之多。人们认为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蚊子、莺蝇、鼻蝇的骚扰。随着天气转凉,驯鹿群体会变小,但在发情期和秋季迁徙期间,驯鹿可能会再次聚集。在俄罗斯远东的萨哈共和国,雅库特人以放牧驯鹿为生,一户人家平均有5000只左右的驯鹿,有的人家的驯鹿规模会达到1万余只。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3

雅库特人和驯鹿

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整个环北极地区,驯鹿对于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不仅是赖以生存的牲畜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长久以来驯鹿与亚寒带地区的土著居民在社会生产中保持紧密联系,驯鹿已不再是简单的家畜。人与驯鹿之间的联系早已扎根于他们的文化纽带里。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驯鹿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古鄂温克人把野生的驯鹿“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驯养成为现今半野生的驯鹿,鄂温克古语把驯鹿称为“奥伦”。此外,圣诞老人座的雪橇,就是用驯鹿来拉的。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4

圣诞老人乘坐驯鹿雪橇

从前有一只驯鹿名叫鲁道夫,它是世界上唯一长着大红鼻子的驯鹿,人们很自然地叫它红鼻子鲁道夫。鲁道夫因为自己的鼻子感到很难堪,其他的驯鹿都笑话它,就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嘲笑它。有一年的平安夜圣诞老人正准备驾着四只健壮的驯鹿去给孩子们送礼物,这时,一场浓雾笼罩了大地,圣诞老人知道,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无法找到任何烟囱的。突然,鲁道夫出现了,它的红鼻子显得比任何时候都亮。圣诞立刻老人意识到它的难题解决了,他把鲁道夫领到雪橇前,套上缰绳,然后自己坐了进去。他们出发了。鲁道夫驮着圣诞老人安全地到达了每一根烟囱。不论雨雪风霜,什么都难不倒鲁道夫,因为它的亮鼻子像灯塔一样穿透了迷雾。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5

驯鹿大迁徙

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有动物大迁徙,最壮观的莫过于东非动物大迁徙,可你知道在极地的驯鹿大迁徙么?每年冬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萨米部族会驱赶数千头驯鹿进行集体迁移,从挪威进入芬兰耗时长达2个月。他们驱赶大群驯鹿穿过雪原,完成一年一度的迁徙。大约3500头驯鹿和上百名萨米族人,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从位于挪威的萨米首府卡拉绍克出发,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雪原,越过芬兰边境,历时两月,行程数百公里,场面十分壮观。萨米族人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长期以来有着驯养驯鹿的传统。现在这种传统也在逐渐消失,如今在北欧只有大约2800名萨米族人专职以放牧驯鹿为生,过着半游牧的生活。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6

萨米人

驯鹿在环北极地区是最为重要的牲畜,数千年来这些地方的土著居民适应了严酷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驯鹿这种能够在雪地里寻草的优良物种。驯鹿对于环北极地区的居民而言是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这既是物种演化与特殊自然环境下的适者生存,更是游牧文化中最独特的子集。像中国的鄂温克人和北欧的萨米人这样驯养驯鹿的部落在今天已是十分稀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部落文化的强势影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鄂温克人和萨米人将不会再驯养驯鹿,所以保护驯鹿这种对人类社会具有突出贡献的物种,以及保护驯鹿部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难题。趁中国还有最后的驯鹿部落,赶紧去呼伦贝尔的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体验一下鄂温克文化,去探寻林中的驯鹿。

驯鹿部落推荐阵容搭配图(木鹿大王最强阵容)插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