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虚空是什么境界(破碎虚空十大高手排名)
黄易之所以能侪身为武侠小说领域里的第五大宗师,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是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还没有《英雄志》,再加上梁羽生也远走澳洲不再进行武侠小说的创作,以及温瑞安先生也没有再继续他的《说英雄谁是英雄》,因此黄易在那个节骨眼上以一部《破碎虚空》打开了玄幻武侠的先河,从而一种新的武侠风格让武侠星河中现出了一颗耀眼之星。
第二是武侠小说在黄易之前,除了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各具特色之外,其他作者的武侠小说基本都是情节雷同,突破性小,同质化严重,导致读者对武侠小说这一文学题材产生了审美疲劳,基本上看了开头就能推测出结尾,武侠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和神秘感,故此黄易的一出手,让武侠小说有了更多新的可能,像《寻秦记》能让现代人穿越到历史当中兴风作浪,这绝对是一项创举。当然这种元素在香港电影《超时空要爱》中也被使用过,先是关羽的灵魂穿越到现代,后来又的现代人组团穿越到三国。可能这也是受了黄易的启发。
第三是黄易的武侠小说有三个明显的风格,一是对于情色的描写那真是不吝惜笔墨,如《寻秦记》中的项少龙和《覆雨翻云》里的韩柏都是这种设定,常常让人虎躯一震。并且这种元素后来竟衍生了一种叫做种马文的现象在网文中盛行一时。黄易此种写法真无愧自己的姓氏;二是黄易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历史背景来做依托,如项少龙、传鹰、寇仲、徐子陵、燕飞等,黄易将虚构的人物放置到历史背景中,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这是黄易的文笔所致,更是他武侠小说创作功力的良好体现;三是黄易自创的武学体系堪称前无古人,如“道心种魔”、“慈航剑典”以及我们今天要分析的“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是黄易创作于1988年的一部以武学阐释天道的武侠小说,也是黄易追求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早年黄易受其外祖父影响便深深沉迷于武侠小说而不能自拔。后来参加工作后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绩,但为了心中对武侠的热爱,最后竟能辞去令人瞩目的职位,隐居香港大屿山,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之路。
黄易早期的小说创作之路采取的是“曲线救国”路线,因为他是一心想写武侠小说,但因为当时武侠小说因有宗师定鼎,市场影响力逐渐减弱,后来者又创新乏力,所以武侠发行机构建议黄易别写武侠小说,而是写科幻题材。在此建议下,黄易的《凌渡宇》系列横空出世了,而《凌渡宇》一经推出但好评如潮,发行机构甚至说出了要以黄易的《凌渡宇》来对抗倪匡的《卫斯理》,但黄易的心却始终在武侠上,如果不写武侠,黄易是不开心的。因此在《凌渡宇》取得一定知名度后,他便开始了《破碎虚空》的创作。并且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武侠迷的关注,称赞,之后便是一致好评,因为众多的武侠迷又尝到久违的武侠的味道,而且黄易的这部《破碎虚空》更香、更烈、更醇。
黄易的《破碎虚空》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涵盖了武侠小说的诸多秘方,像家国情仇、历史背景、侠之大者、夺宝奇遇、正邪对抗、巅峰决战、媚骨侠情直到黄易的原创“破碎虚空”。
但读过《破碎虚空》的读者们都无法知晓“破碎虚空”到底是什么意思?有的人说是武学的至高境界,像超体一样的我无处不在;也有人说是武功的最高层次,可达到超过物理解释的一种超自然现象;更有人说是修为达到了通天彻地的仙道之境界,从此可以超脱世间尘缘,从而成仙成神。
但笔者却认为所谓的“破碎虚空”其实就是一种自杀式的袭击,试想三国之时的张辽面对孙权十万大军,仅率八百虎贲以自杀式的冲阵方式直接干的孙权仓惶南逃,不过张辽当时所处的三国时期还没有火器,因此无法让自己破碎而达到虚空之境而已。但传鹰所在的历史背景却是在宋末元初之时,想那蒙古大汗蒙哥在攻襄阳之时应该就是死于炮击飞石之下,可见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炎器,所以传鹰在最后一人一骑于万军之中,突袭思汉飞时以一矛贯穿敌人之后,已经无法突出重围,遂启动火器自爆,只是当时的自爆不是太成熟,才将传鹰连人带马轰到半空,最后在迷雾中坠下深崖,而蒙军却不知就里,以为传鹰是神仙驾临,所以才会纷纷下跪,顶礼膜拜。
《破碎虚空》之后,传鹰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江湖之上,可见传鹰的破碎虚空就是爆破、碎裂、从此消失于人世,变成虚空里的一代奇侠,受到一代又一代江湖人士的崇拜。
当然上面笔者所阐释的均为戏说,只为武侠读者一笑而已。
金古武侠,武侠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