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歌词(两个世界杨小壮mp3歌曲)
任何人都有两个世界
原创/顺其自然
其实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身外的,一个是心内的。
身外的世界都一样。
一年分四季,夏热冬寒;一日分早晚,昼白夜黑;万物分阴阳,属性分五行;日月星辰起,山川湖海灭;生老病死途,往复轮回归……
心内世界都不一样。
因人而异。佛修慈,道修道,僧修慧,魔修欲,儒修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妖修变……
心内的世界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会因年龄而异。
婴儿重依。婴儿期主要依赖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他们看重的是被保护和依赖的关系。儿童重玩。儿童期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看重的是玩耍和游戏带来的乐趣。少年重学。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知,看重的是学习和成长。
青年重梦。青年时期是追求梦想和理想的阶段,他们看重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梦想。中年重稳。中年时期人们通常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经济基础,他们看重的是稳定和安全,以及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壮年重成。壮年是人生事业的巅峰期,他们看重的是成功和成就,以及为社会和家庭做出的贡献。老年重安。老年时期人们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安宁和舒适,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内心世界就算是同一年龄也因认知层次和思想境界而异。
见自己豁达:意味着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本我真我,所以能够豁达。见众生宽容:指的是理解人性,了解众生相,知道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因此能够宽容。见天地谦逊:意味着体会到宇宙的浩瀚与个人的渺小,理解生老病死、阴晴圆缺等自然规律,因此能够谦逊。
身外的世界本无好坏,也无对错,更无善恶。它的存在及色彩是因“人为”而变,也因人而灭。正如惠能法师的《菩提偈》一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因世界而生,世界因我而灭。
身外的世界,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可心内的世界我们却能主宰。我们常说的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其实就是在修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人伦做日月,用慈悲做星辰,用三观做骨架,用道德做山川,用良知做美景,用大爱做色彩,描绘出一道道大道之纹,再组成绚丽多姿的内心世界。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光,充满温暖,充满快乐。
#我的今日感悟# #正能量原创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