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掠夺一切(三国之贼吞天下)
转发自三分钟说历史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有点毛骨悚然?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的刘备可一向都是以仁义闻名,他怎么就会如此疯狂地掠夺民间财富呢?
是不是在标新立异、耸人听闻?其实真不是,如果我们去仔细翻《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是真的。
从哪说起呢,就从益州说起罢。
01、天府之国
蜀中益州,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李白有诗赞曰: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
实际上,益州在东汉时期,已经相当发达。
蜀汉地图
古代经济最直观的数据是户口数。
第一、户数
据《续汉志·郡国志五》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益州户籍人口有134万户,名列天下诸州第二,仅次于荆州;
其中蜀地五郡(蜀郡、广汉、犍为、蜀郡属国、广汉属国)近73万户,位列荆、益、豫、扬、冀、兖六州之后,属于中等州水平,甚至超过了青州、司隶、徐州等北方人口大州。
而巴郡和蜀郡,在天下诸郡户数排名中,名列第四、五。
第二、人口数
纯看人口数,益州也不虚,以558万余人名列诸州第四;其中蜀地五郡295万余人,亦在八州之后,仍是中等州水平。
其中蜀郡以135万人为天下第六的人口大郡。 蜀郡11县,平均每县12万余人,在全国排名第三。
可以说,益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发达地区,是一个新兴经济区,实力不俗,潜力十足。
以巴郡为例,永和五年(140年)巴郡人口31万余户,不到109万口;
到了永兴二年(154年)巴郡有近47万户,187万余口。
短短14年,巴郡人口增加了72.7%。 这足以证明,东汉时期,益州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02、父子治蜀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就在这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
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人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刘焉改任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刘焉就此入主益州。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一度还想称帝,最后一看时机未到,称帝之事不了了之。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逝,幼子刘璋继位,担任益州牧。
刘璋剧照
到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鸠占鹊巢,占据益州,刘焉、刘璋父子总计治蜀26年。
26年间,父子俩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益州发展劲头更上一层楼。
刘璋性格“宽柔”,既无争霸天下的野心,也无大兴土木的骄奢淫逸,一心只想守住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安安心心当个土财主。
还别说,在刘璋治理下,益州好得不得了,没有很大的战乱,官老爷不乱来,百姓安居乐业。
而且此时北方混战多年,各方诸侯,打成了狗脑子,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远离战火的益州成为世外桃源,不断有人来投。
益州堪称是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以至于益州之富天下皆知。
刘备三大谋主,诸葛亮、庞统、法正都曾评价过益州之富。
诸葛亮在《隆中对》称赞道: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庞统也说: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藉以定大事。”
法正说:
“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反正在诸葛亮这些人看来,益州真是个好地方,要啥有啥,凭益州的财富而成王霸之业,简直轻而易举。
诸葛亮和刘备剧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事无人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富得流油的益州成为周边那些个枭雄眼中的大肥肉。
刘表惦记过、曹操惦记过、刘备也惦记过。 偏偏刘璋不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其实也藏不住)。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为了抵抗曹操,居然想请刘备入蜀帮忙。
为了请这个大保镖,刘璋可是下了血本的,出手极其阔绰。
“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
“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
“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好嘛,你刘璋就算不炫耀,刘备都一直想吃了你,你这一大张旗鼓地炫耀,饥渴难耐的刘备口水都流出来了。
03、引狼入室
刘备什么人? 虽然刘备是穷娃娃出身,就是个卖草鞋的,但刘备志气可大得很。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而且刘备长相有异于常人,天生就是一副大哥相,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这是一个连曹操都感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剧照
偏偏他命不好,24岁出道,打过黄巾军、打过袁绍、打过袁术、打过吕布、打过曹操;跟过公孙瓒、跟过田楷、跟过陶谦、跟过曹操、跟过袁绍,跟过刘表。
刘备折腾了大半辈子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还是原地杵。
除了关羽、张飞、赵云三个万人敌将军和糜竺、简雍两新手谋士,生死不弃的跟着自己,啥都没有。
孩子老婆丟了,地盘被抢了,最后有如丧家之犬一般投靠了刘表。没有刘表收容他,他还不知道在哪漂着呢。但是,刘备不愧是刘备,到哪都是个人物。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搞得刘表不得不防着他。
刘备和刘表
更重要的是,刘备是个打不死的小强,灰头灰脸地扑街好几次,就是死不了,就连曹操也搞不定他。
然后,刘备来个联孙抗曹,赤壁一战,居然被他拿下了荆州。
刘璋招惹谁不好,居然叫这样的人物当保镖,这不引狼入室吗?
果然,刘备一入蜀,逮着刘璋一通猛揍,双方噼里啪啦打了三年。要说益州可真富,刘备兵临成都城下那会,刘璋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不过宅心仁厚的刘璋最后来了句:
“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然后他就投降了,其实没有什么德不德,一切都是拳头说了算,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
甭管怎么着,闹到最后,最后,益州易主啦,归刘备啦。
刘备入主益州
04、大肆封赏
刘备一拿下益州,顿时就膨胀了,自己穷了大半辈子,可算有今天了。
其实,他还没拿下益州,就已经飘了。刘备攻克涪城后,曾置酒作乐。
当时庞统还没死,他就兴高采烈地对庞统道:“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劝谏道:
“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这是忠臣之言。没想到刘备借酒大怒,言:
“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刘备自比周武王,得意忘形,可见当时骄纵狂妄之盛。
拿下益州后,刘备开始对属下进行了大规模封赏。
没办法,这是说好的事情。 那帮手下跟着刘备,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嘛,
因此刘备出兵前,就对手下将士许诺道:
“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
只要我拿下益州,仓库里的东西全归你们,我都不干预。
刘备说到做到,封赏将士,出手极其阔绰。 到底有多阔绰?
“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小兵小将就不算了。 仅算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和关羽的东西。
东汉一两黄金大概相当于3两和5两白银。
银按1:5算。1000斤白银,大概相当于200斤黄金,与500斤黄金加在一起,折算下来是700斤黄金。
东汉前期1斤黄金大概价值6000到1万钱,按最低的6000钱算,700斤黄金,至少也要价值420万钱。
东汉后期,一匹锦的价格在四五百钱,以400钱算,1000匹就是40万钱。
这样综合算下来,500斤黄金、1000斤白银、5000万钱、1000匹锦,总共价值5460万钱——诸葛亮他们四个人总计就2.184亿钱。
这已经是按最低标准来算了,实际绝对会更高!
问题来了——
自诸葛亮4人而下,马超、黄忠、赵云、魏延等人又有多少?
其余将士又有多少?史书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其实,他们还亏了,要知道,刘备之前是打算让大军开抢的。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
好在赵云是个明白人,最后劝阻了刘备,才没有酿成惨祸。
但是,刘备这一冲动,就使益州一下子就陷入万劫不复的经济大衰退,
从此,益州经济再未恢复起来。
刘焉、刘璋父子积攒20多年的财富,全部被刘备挥霍一空。
等刘备兴奋劲一过,他马上就哭了——
“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刘备郁闷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刘备慷他人之慨,赏赐东西还不是来自民脂民膏?
但是,说啥都没用了。
刘备还要打汉中,战火停不下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接下来怎么办?刘备开始想招了,他开始新一轮的剪羊毛。
05、天下奇才
这次剪羊毛厉害了,益州百姓突然发现自己的财富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刘备卷走了。
刘备怎么做的?
刘备手下有能人啊,这人叫刘巴。
刘巴是个妙人,博学多才,年轻轻轻,名声好得一塌糊涂,刘表当时请他出山,他都不答应了,他心中的明主是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
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
九月,曹操进至新野,刘琮决定投降。
此时寄居荆州屯兵樊城的刘备听闻刘琮投降后率众南撤江陵,后又退往夏口。
荆楚一带的名士很多都投奔刘备,就是不给曹操效力。
唯有刘巴,却北上拜会曹操,给曹操打工。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被刘备、周瑜击败。
刘巴只能跑路,想逃至交州,再想办法逃到北方,继续给曹操打工。
期间诸葛亮曾写信劝他给刘备效力,他不听。几经辗转,来到了刘璋手下任职。 刘巴都这么抗拒刘备了,刘备却没有怪他,反而下令道:“如果有谁危害到刘巴,我将诛杀他三族。”
最终刘备入主益州了,刘巴这下逃不了了。
刘先生,所有的重逢,都是命中注定。
刘巴认命了,终于投靠刘备,给刘备效力。
诸葛亮称赞刘巴道:
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备骄傲地说:
子初(刘巴字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自称汉中王,刘巴被任命为尚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尚书令法正病逝,刘巴接替其成为尚书令,这绝对是刘备手下位极人臣的存在。
刘巴有何能耐,竟然让刘备和诸葛亮这么推崇?
刘巴最厉害的本事不是别的,他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经济专家之一。
纯论搞钱的本事,十个诸葛亮,都不如一个刘巴。
06、剪羊毛
当刘备知道自己一夜之间日子就揭不开锅后,他马上想到了刘巴。
该说不说,刘巴还真有辙。 他想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办法——
“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
这是什么意思呢? 刘巴这个方法重点在“当铸直百钱”这5个字上。
要理解这5个字,首先得从汉朝的钱开始说起。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地方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
这个钱就是著名的五铢钱,五铢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
王莽篡汉后,一度废除五铢钱,结果导致全国经济大混乱。
建武十六年(40年),光武帝刘秀恢复五铢钱,此种五铢重3-4克,人称“建武五铢”。
后来汉朝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新铸五铢钱也越来越轻。
到汉桓帝以后,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剪凿钱,也就是将完整的五铢钱凿去外郭,这样内圈、外郭各自作为一枚钱币使用。
这种剪凿钱一般重1克,比“建武五铢”贬值三四倍。
汉灵帝曾试图拯救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发行过一种“四出五铢”。
四出五铢重2.7-4.6克间,外郭俱在,铸造精良,是一种相对足值的五铢钱。
但是,很快天下大乱,汉灵帝的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等到董卓上台了迁都长安后,他开始改铸0.5克的劣质小钱。
汉末群雄,有样学样,纷纷开始铸小钱,东汉的经济体系彻底瓦解。
唯一的例外就是,刘焉、刘璋父子。
他们在益州铸造发行了一种小五铢钱——“蜀五铢”。
蜀五铢
蜀五铢铸工精整,一般重量亦在2.1-3.7克左右,尤以2.5-2.8克者居多。
相比于建武五铢和四出五铢,蜀五铢还是存在轻微的贬值;但已经比汉末减重的五铢钱优质很多。
与是同时期北方的董卓小钱相比,这种蜀五铢简直是难得的良币。
而刘备铸造发行新钱,叫作“直百五铢”。
直百五铢最重者可达10.2克,常规大样的亦在9-10克之间。
看上去更重更值钱是不?可是,要除以100!
刘备的直百五铢与刘焉刘璋父子发行的蜀五铢相比。
直百五铢的重量是蜀五铢的3到4倍,而面值却是蜀五铢的100倍,贬值了近30倍!
这么形容吧。
刘璋治下,益州百姓用蜀五铢,价值100钱的物品,卖出后对应的钱重为250克,即与250克铜等值;
可刘备治下,100钱的物品卖出后只能获得1枚重10克的直百五铢钱,中间的240克铜的价值蒸发了。
因此,当刘备铸行直百五铢,并开办官市,以直百五铢购买民间物资后,
“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瞬间解决了火烧眉毛的财政危机。
刘备是爽了,益州百姓却哭了,他们惊人的发现,自己手中的财富瞬间蒸发了96%!
这叫什么?这就叫剪羊毛! 而且剪得光明正大,剪得神不知鬼不觉!
刘备剧照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这种剪羊毛的方法,根本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开弓没有回头箭,到后来,等刘备、诸葛亮为了止住蜀汉货币贬值的趋势,却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于是,终蜀汉43年,益州经济没有一年能比得上的刘焉、刘璋父子。
07、窃国者诸侯
现在问题来了,益州百姓被掠夺的财富哪里去了?
其实还真没有乱花。刘备和诸葛亮、姜维们,拿着这些钱开始南征北战,恢复汉室。
于是,他们成为了英雄,而刘璋却永远地沦为了千古笑柄。
于是《隆中对》里,刘璋治下的益州是——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而《出师表》里,诸葛亮治下的益州却是——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
行文至此,食堂细极思恐,突然想起了庄子的名言——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注:本文引用内容,全部出自正史!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志·裴注》、《续汉志·郡国志五》、黄冕堂《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刘史君《从“天府殷富”到“民皆菜色”:蜀汉经济新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