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阵容搭配(烟雨江湖终极阵容)

历史课本里必出的两个组合名字——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每次讲到这里老师都不会多讲,就算讲了你也会听的云里雾里,本期就用对比的方式给大家讲讲这两个组合,以及为啥有那么大的历史意义。

建安七子指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王粲、孔融、陈琳、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七子”这个称号出自曹丕的《典论》。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时期(240年—262年)魏国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为什么以“竹林”冠名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喜欢在竹林里聚会呗。值得一提的是七子中的阮瑀是七贤中阮籍的父亲,阮籍和阮咸是叔侄关系人称“大小阮”。

竹林七贤阵容搭配(烟雨江湖终极阵容)插图

成员简介

建安七子中的孔融、王粲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都介绍过了,陈琳想必大家也熟悉了,一篇文章把曹操头痛给“看好”了,与《演义》不同的是,这个典故是陈琳归附曹操后的事出自《典略》。

应玚出身书香门第,属于要“找工作”时觉得曹老板不错,就投靠了曹老板,后来转到曹丕门下。

徐干这个人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但此时的他正处在灵帝时期所以对腐败的朝廷感到失望,干脆在家专心读书,如何评价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人啊!因此曹操慕其名两次想要征辟都被拒绝,直到曹操平定北方,徐干觉得国家统一有望才去应召,在曹操手下做事。

阮瑀年轻时拜大儒蔡邕为师,曹操闻得阮瑀名气后多次征召阮瑀,但阮瑀不肯就跑到了山里,曹操不甘心放火烧山才把阮瑀逼出来,勉强应召。这样的话曹老板多少有点不爽,想杀杀他的傲气,一次宴会宾客就故意把阮瑀安排在乐队里让他出糗,可没想到阮瑀居然精通音律,即兴抚琴一曲,一边弹还一边唱,歌词大大赞颂曹操的,给足曹老板面子,曹老板大为满意就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官。

最后一位就是刘桢,他没什么特别事迹被记载下来,唯一件说起来也挺冤的。一次曹丕宴请宾客,喝嗨了一时兴起就叫自己老婆甄夫人出来敬酒,要知道当时社会低等级的人见高等级贵族只有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抬头,就算被允许只能看人家脖子位置,只有再被允许几次后才能平视对方眼睛,可况人家还是夫人,所以大家都匍匐在地唯有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倒不在意,但曹操知道后治以“不敬之罪”,刘桢被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

可见建安七子大多是曹老板看中了某位才子就把他请过来,安排在自己手下工作,比如陈琳、阮瑀写写公文;刘桢、徐干、王粲他们写写诗词歌赋;建安七子相当于曹操的宣传部、对外发言部。七子们一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边养家糊口,同时还能和曹老板父子们以文会友,毕竟大家都是文化人,所以在文学上讲到建安七子就会提到和他们并列的“三曹”,有的还会加上才女蔡琰。当然孔融有点特别,其实曹操一开始是想拉拢他的,可是孔融认为曹操“实为汉贼”,处处跟他对着干,最后被曹操处死。

竹林七贤阵容搭配(烟雨江湖终极阵容)插图1

竹林七贤也有个主心骨,那就是山涛,竹林七贤的形成就是山涛把自己认识的好友相互介绍,然后大家又把各自好友介绍进来,在竹林里聚会、交流。与建安七子不同的是,竹林七贤没有政治色彩,纯粹是文人的“俱乐部”。竹林七贤这里我们曾经讲过了嵇康和王戎,那就简单介绍下山涛了。

山涛是有点背景的,他的爷爷和司马懿老婆张春华的外公是亲兄弟,所以山涛要喊张春华的妈一声堂姑。但即便如此山涛的仕途入的很晚,到40岁才去做官,那不是年轻时一直在“竹林聚会”呢。只是入仕途没多久就爆发了高平陵事变,不管是避祸避嫌山涛干脆就归隐。

等山涛再回朝廷时已经是司马昭掌权了,山涛做官处事中正,给朝廷推荐了大量人才而且是凭对方的真才学,在那个拼爹的年代实属一股清流。到司马炎执政期山涛都75高龄了,再加上司马炎有点“说不听”,山涛就想辞官但司马炎就是不许,即便是生病卧床,司马炎的态度都是等你病好了再回来。山涛78岁时已经卧病不起了,司马炎还是要授山涛司徒,不许他辞官,使者直接把印绶放在山涛床边。山涛无奈地说,我都是快死的人了,怎么能玷污司徒官府呢!于是就坐车回家乡了。第二年山涛去世享年79岁。

其他成员的事迹在下面的小节里再说吧,至于竹林七贤是不是仅限在竹林里聚会,别的地方不去,还是因为文学风雅取名竹林,这都只是猜测没有明确说法。当然这个小组合也不是一直存在,有学者认为到嵇康被害后,他们基本就不再聚会了,因此把聚会的这段时期称作“竹林时期”。

竹林七贤阵容搭配(烟雨江湖终极阵容)插图2

文学内容

除了原有的诗歌、辞赋、散文之外,建安文学中但最显著的是五言诗,这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新的诗歌形式,曹植把这种题材推向一波高潮,可以说曹植是五言诗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影响后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方向。建安七子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主题思想被称为建安风骨。

竹林七贤在文学上延续的建安七子的风格,但这个组合更多会谈到它在哲学和思想上的进步。我们知道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到竹林时期这个玄学已经发展到2.0版本称竹林玄学,七贤们一起辩论、或自述,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竹林玄学开始出现了“有”与“无”的辩证,探究本体的哲学内容。

从历史上看,竹林时期正是曹魏合司马氏政权的斗争时期,朝中一片血腥风雨,七贤们选择退隐山林;从思想上看,他们追求庄、老的逍遥,洒脱走进山林,投入自然,讲究天然合一,漱流枕石,追求精神上的向往。

比如阮咸,他除了拥入自然外还觉得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一次他在饮酒,他用大盆装酒,这时旁边来了群猪也来盆中喝,阮咸就凑上去和猪一起喝。

除此之外呢,七贤们还追寻人的个性自由,行为上摆脱礼法的束缚,有些书中还称做这是士人的一次意识转变。

比如说我们现在夏天男生光者膀子喝酒吃烧烤很常见,但在当时是极大有悖礼法的;有同学问了,那我在我自己家光膀子行不,也不行,君子要慎独!但刘伶不管,不管是在家还是外面,我想光膀子是我的自由。朝廷想征刘伶做官,人家早看淡了官场黑暗人间世俗,刘伶把自己灌醉,光者膀子去见朝廷使者,使者见刘伶这样如同疯子,就作罢了。

当时礼法在守孝时不能喝酒吃肉除非虚弱生病,阮籍不管,在司马昭宴席上正常吃喝。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这在当时都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但阮籍一点都不在意。最意外的还是阮咸,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子单人家是婢女,阮咸一点都不在意,为了爱情带她私奔,这样的“出格”事还有很多……,

七贤们有的带有“皇亲国戚”,他们基本上都在朝做过官,但前前后后都会辞官或者甩手,除了刘伶喝酒装疯拒绝应招,阮籍还连醉60天拒绝司马昭的联姻,因为他们精神上追求老庄,逍遥洒脱如老神仙,谁还看得上一个朝廷命官呢,七贤们的这种精神就被称为竹林精神。

竹林七贤阵容搭配(烟雨江湖终极阵容)插图3

建安风骨vs竹林精神

讲到这里你就看明白了,建安风骨并不是指在曹操统治下不屈不挠的文人节操,指的是当时的文学风貌,即感叹在当时动荡、荒凉、衰败、战乱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生活虽然水深火热,但思想上依然是积极进取,迫切渴望国家统一,展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竹林精神并非离经叛道,它是离经但崇尚老庄,它大智若愚,向往大自然,远离政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最难的是如果没有达到或理解他们的精神层面,只会看到他们表现出的外在疯、傻、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