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域征召最强阵容搭配最新(刀剑神域之最强路人玩家)
引言:帝王心术捉摑不透,因为一个梦来选拔人才,衣服烧个洞来试宰相
古往今来,朝野上下都津津乐道一件轶事:一位明君因一个梦来选拔人才,又因一件衣服被烧了个洞而考验新任宰相是否勤俭。这位一翻手云覆手雨的宰相,让人啧啧称奇。他以其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臣民的爱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这位宰相又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一一道来。
一、德高望重的周宰相
话说那周宰相姓周名俭,乃燕赵之间一贫苦书生。他自幼时就勤恳向学,日夜恪勤,终日手不释卷。周俭祖上虽非显赫之家,但世代以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周家祖训早已铭刻在他的心坎上。
青年时期,周俭曾在一个落草偏远的村学馆潜心研究economic,作为布衣儒生,他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身这片书田。直至数年后,他遇到一位贤师,得其指点,奋发向上,竟一举摘得朝野翘楚的殊荣。由于深得圣明皇帝赏识,周俭当年方弩之龄,便被簪缨击柝,陞拜重要职务,成为驻守边疆的大员。
虽然年纪不过二十余载,周俭已是前程无量。可是他并未因新阶而骄矜躁进,反而戒骄戒躁,勤于从政,百姓安居乐业,治理有方。他秉持祖训,身教身行,朴素为怀,不事骄奢淫逸。周俭以身作则,加之才高识逾人,德操超绝,自是赢得朝野重望,诸侯重之。
二、一梦选英才
天命神谕,岂非有徵?当年,皇上正陷身于选贤之困。谁知一夕好梦,竟给了皇上指引英杰的玄机。
那一年夏日,气候酷热,皇上午睡时作了一个梦。梦中宫殿景致煌煌,万花齐放,池塘鱼儿跃出水面。突见一位仙人引着四个青衣男子进宫,朝皇上四人一人施一礼,随即在殿前跪伺。仙人赐下两个食盒,只见四青衣欣然接过,二人共分一食盒中的餐点。皇上见状甚是满意,便醒了过来。
谁知晨钟一敲,皇上已然把梦中一幕看作吉梦。那四青衣男子,肯定是洞察人性的贤士,而仅分给两个食盒,乃喻人不可骄奢淫佚,惟有俭素才是治国安邦之道。从此,皇上决意以梦为徵,择一勤俭之人作宰辅。
旋及数月,皇上巡狩边陲,一行人马路过偏僻乡村。突有地方官员献宝于行朝,乃是一位儒生,姓周名俭,其生平行止甚是质朴。听其名字诧异之馀,皇上恍然回忆起那一梦,正是此人与梦中人物遥相呼应啊!于是,皇上召周俭问计国事,俭对对有条不紊,遂被延才入朝。
从此,周俭由一介布衣蜕化为执国重权。皇上虽亦名门望族出身,但梦示精神能大大砥砺本心,使其戒奢从俭,矫揉作美。周俭德高望重,乃是梦中贤士的化身,实为天意所归。两相呼应,正所谓有梦方醒、洞见至理。
三、烧衣试俭行
周俭虽为国朝重臣,但儒雅谦逊,从无骄奢矜傲之态。皇上钦佩其德操,但终究出身富贵,难免疑心重重。于是上下其手,亲自为周俭一试俭节。
冬日里,万物蛰伏,皇宫中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厮役太监进出不停,为御前习武练兵操分勇士。周俭入朝奏对之时,只见其衣裘残旧,不过一件朴素羊裘而已。皇上见之,大感称奇,此乃位极人臣却着寒凌质的勤俭之风范也。
皇上虽内心钦慕有加,但若非亲手实验,恐难服众。于是密召一宦者,吩咐在周俭的外衣上暗中留烧洞,作为试验标记。不久当值的太监对皇上禀报已在周俭衣襟处留下一个烧洞。皇上听闻大喜过望,殊不知自己未免有些过于谨小慎微了。
一年将尽,霜雪漫天,周俭入朝时仍穿那件旧羊裘,而天底下怕冷的诸人早已换上了崭新的厚暖衣裘。可是周俭独独一件,而且竟有一道烧洞,想必便是先前被太监故意所为。见状,皇上不禁暗暗点头,心想此人果然俭德非凡。
于是乃命太监将周俭的旧裘扒去,并传旨让他在御用衣库中任意挑选上等锦绣,重赏有加。令人意外的是,周俭谢绝了锦衣华服,终于从衣库中选了两件最为朴素的常服。皇上见状益加钦佩,不禁赞许俭行卓着,为世人作了楷模。
四、节俭持家无可挑剔
那知周俭非但衣着简朴,其家居生活亦是一贫如洗。周氏夫妻操持田园,勤俭持家,绝无半点奢靡之风。
回溯周俭少年时代,他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祖上曾是乡里望族,家有百亩良田。可是祖父父亲辍耕从耕,倾全家家当办学馆,致使家境一落千丈。周俭青年时,曾在乡村教书一阵子,以勉强维持生计。及后考中进士,被征召为宦途,家中亦只剩下一间草屋和一小块园圃。
及至周俭拜相后,生活仍然如同布衣时光一般清贫。他所居之处,不过是朝廷赐与的一小宅第,室内朴素无奇,仅有几件家伙。周俭妻子亦甘于如是,对丈夫的俭德毫无怨言。两口子日常所食,无非就是一些淡盐菜饭,偶有佳节方多些几味小菜。即便宰相之尊,周氏夫妻身着也仍是旧布,再无其它锦缎衣裳。
一日,有太监传旨周俭入宫。那日天气严寒,路上车马都被白雪覆盖。周俭踏着积雪前来,仍是那日不改的陈年旧裘。宫人见状,忍不住前来奉上厚实的貂裘,却被周俭一概婉拒。及至见到皇上,周俭衣衫单薄,寒气逼人,始终未提及添衣。皇上见状,不禁心生敬佩。
归家后,周俭妻子忽见丈夫面露喜色,问其所喜。周俭说道:"今儿个我见到了睿皇上,他深表赏识,说我果如梦中贤士,所以更加欣赏我的俭操了。"夫人听了,亦感欣慰,双双喜笑颜开。
五、皇帝赏识,勤俭政通人和
历经数载,周俭的勤俭操行,终于获得皇上最高的嘉奬。自此一新风气,兴盛不已,国家昌隆,臣民安乐。
一日,皇上传召周俭,上前恭候了好一会儿,依旧是素衣往见。皇上却拱手相见,盛赞其风范超凡:"朕与阁下,皆非富贵人家,能至于今日,全赖清贫简朴之德。阁下宅心仁厚,不求锦绣,此乃为国为民之至高表率。"言辞之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钦佩。
于是,皇上命人取出一领上好的新裘,亲自赐予周俭。周俭辞让再三,终是受下了。但其家中仍旧一贫如旧,依然寒舍简陋,素餐淡衣。自有宰相以后,周氏夫妻未尝添置丝毫奢侈之物,行为俭朴如常人。
值此之际,勤俭政作已蔚然成风。先是皇上身作则,接着文武百官纷至沓来学周俭之风。达官贵人,无不剪去锦绣华服,操持朴素,以资敦本。即使是宫中妃嫔宫女,亦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绝无半分奢侈。再穷乡僻壤,老百姓亦勤劳朴素,田间园圃勤勤恳恳,岂非赖周俭为民作则之功也。
岁月荏苒,年届古稀的周俭,头发花白,双鬓斑白。然而当他出入朝野之时,依旧那副朴素打扮,未改其操。朝野上下无不对之顶礼膜拜,连皇上见之亦下跪作礼。周俭淡然一笑,说道:"朕视阁下如同梦中贤士一般,所作所为,皆朕学习楷模。愿朕之德政永世长存。"于是有诗云:"节俭存朴素,慎独自勉强。政通天下顺,四海无阻碍。"盛赞周俭为治世开太平做出了不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