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使命夏弥尔阵容搭配(进击的堡垒阵容怎么搭配)
故事改编自真实撤侨事件,看完电影后的整体感受就是,代入感很强烈,感觉真实经历了一场撤侨行动,尤其是反叛军的暴乱场面,还有战火中的残酷画面都很真实。
整部电影除了画面、镜头、剧情很优秀之外,我感觉人物的刻画真的非常棒,每一个人物都很丰富立体,你甚至能从这些人物里看到很多其他的东西。
所以,不谈剧情,就浅谈一下人物吧。
张译饰演的宗大伟,我觉得在电影的一开始,有点像是摆烂青年吧,有点消极,有点麻木,只想赶紧完成任务,任务以外的麻烦他完全不想沾惹。
宗大伟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事件了,曾经的荣誉和功绩把他整个人绑架住了,逼着他必须要在危难关头站出来身先士卒,可是他自己并不想这样,因为他为此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的私心,他内心里并不想成为英雄,甚至非常抗拒成为英雄。
一开始,他整个人是非常矛盾的,他想回家陪老婆生产,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但是另一方面他其实是非常不放心成朗和章宁去边境的。但是这个时候,他的私心占据着上风,所以尽管不放心,他也没有站出来,只是说了几句耿直的话刺激了一下成朗,想让成朗自己知难而退,别不要命往前冲,拿一腔热血当盾牌。
章宁的牺牲,让宗大伟不得不接过这个前往边境撤侨的任务,我觉得他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内心十分挣扎,但其实又是坚决的。在车上,他把自己整个人缩进了衣服里,帽子把整张脸盖住,这个地方真的是把人物的纠结演得很好。一方面他非去不可,为了老章,也为了那一百多个中国人,另一方面,他的心理活动大概是:靠,我不是应该回去见我老婆孩子的吗?我TM怎么又接了这么个不要命的破任务?
在边境的时候,有一段剧情,看得人悲喜交加,就是宗大伟为了让边境官哈桑同意放行的那段,按照要求改身份证明那段,简直像极了你和领导或者甲方爸爸的沟通。你拿着提前说好的A方案,却告诉你要按照B来修改,当你信心满满交上B方案后,又告诉你按C来吧,你把C方案递上去,结果发现人家压根儿就没打算办你这个事儿。生气吧,誒,对,生气,但是又没有办法,心里骂了两句后,还是得笑脸相迎。宗大伟在边境官哈桑办公室门口瞬间换笑脸那一段,真的像极了生活。
哦,对,忘了还有一个点,就是宗大伟和成朗初见边境官,宗大伟试图“贿赂”边境官这个地方,真的像极了职场老油条,明白一些潜规则,又不好在职场菜鸟面前表现得太明显了,耍了个小聪明,没想到碰到了个耿直boy,反而弄巧成拙。这一点,还对前面有一个呼应,影片一开始三个人被抓住的时候,宗大伟就选择了花钱了事,这个点也是体现了他的摆烂,不想有更多的麻烦,能快速把事情解决,我可以是个没有原则的人,fine。
影片中,宗大伟的第一次人物高光,应该就是在知道老章的老婆白婳失去了联系,他再一次放弃了回国的机会,开车掉头回来的时候,这一刻的宗大伟,整个人都在发光。
一开始看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以为就是找到白婳,然后三个人想办法回去,没想到白婳这里竟然还有一百多个人。看着看着就觉得这个安排非常高,宗大伟回来找白婳,其实更多的是为了牺牲的老章,可当他又肩负了一百多个人回家的希望的时候,他的这种小爱立马又变成了大爱,人物的高度又往上升了一层。
在和大使馆失联的情况下,宗大伟决定带着一百多个人前往迪拉特,并且在这里和成朗发生了意见分歧。这个剧情点,将宗大伟的果敢、睿智、随机应变、远见卓识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定下撤离到迪拉特的目标,并在一路上留下记号,自己独自抗住压力,把希望留给大家,作为精神主力支撑着整个队伍往前……
宗大伟这个人物的第二次高光(我认为的),应该就是在他和白婳一起去找擅自逃走的几个人时被抓后。反叛军头领用其他人的性命逼他录一段视频,拿着护照,以中国外交官的身份承认反叛军政府的合法性,而宗大伟拿着护照对着镜头说:如果你杀了我们,我的祖国会审判你们(不是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觉得这里很感动,我不会以中国外交官的身份拿着中国护照作出任何抹黑我的祖国的行为,如果我不幸遇难,我相信我的祖国会还我一个公道。
宗大伟成功带着这几个人回到边境,又见到边境官哈桑这里,对话也很戳人。
他说,我们的国家也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才有了现在富强的样子,我们要相信,世界会变好的。
他说,要活着。
到这里,我都以为故事要结束了,大家要回家了,撤侨成功了。
结果——
哈桑就这么突然……挂了。
他才刚说完要活着o(╥﹏╥)o。
在这里,宗大伟这个人物的第三次高光,就是同意和反叛军首领赌左轮手枪这里,不得不说,张译的演技真的太牛了,把紧张害怕的情绪演绎得好有代入感,手软腿软,发抖无力,甚至想吐,那是在面对死亡时每个人都会有的害怕和胆怯。他从来都不想当英雄,他普通人都有的怯懦,有普通人都有的害怕,还有不想死不愿死的牵挂。但是他最后还是开了第三枪……
而且在这里格局更高的是他为的还是一个努国的小女孩,但她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的一员,所以中国外交官不会放弃她。
格局立马拉高了。
他从摆烂心态,赶紧撤完赶紧回家,到主动背负撤侨任务,前后护送将近两百人撤离,到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换大家平安撤离,层层递进,宗大伟这整个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一个字,绝。
王俊凯饰演的成朗,一个职场菜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腔热血,满腔正义,再加十分耿直,整体的人物设定肯定不如宗大伟出彩,但是他是有他的人物成长线在里面的。
一开始,他就是一个热血青年,祖国哪里有需要,我就哪里上。
在来到努国之前,他生长在和平的祖国,没经历过枪林弹雨,更没见识过战争的残酷,所以在亲历直面战争炮火的残酷后,第一反应就是受不了,恶心想吐。
当他义无反顾地报名要去边境撤侨的时候,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甚至他对于人性都是过于理想化的,并且很耿直地坚持着不能说谎这件事,甚至认为宗大伟不告诉大家迪拉特可能没有救援这件事,是对大家的不负责。
他是在这一路的撤侨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第一个人物高光是在宗大伟要去找擅自离队的那群人时,将整个队伍交给他,他意识到了宗大伟为什么坚持不肯告诉大家迪拉特可能没有救援这件事,他明白了白婳的助理钟冉冉说的“有时候说谎的人要承担的更多”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去迪拉特”是一个精神寄托,如果精神寄托没了,人心散了,活下去的希望也就没了。
第二次的高光是在反叛军首领对宗大伟指枪的时候,成朗拿着摄像机用录像威胁反叛军首领,如果他敢开枪,将被记录下来,而他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里其实有一个隐藏的细节,成朗的相机其实是没电了的,而他为了救宗大伟,说谎了。成朗这个人物在这个地方就完全立住了,你会觉得这一瞬间,他是真正的长大了,成为了像宗大伟一样的厉害且优秀的外交官。
除了宗大伟和成朗,其他的人物刻画也非常好。
比如殷桃饰演的白婳,不过,白婳的人物设定并没有特别出彩,更多的其实是殷桃这个演员的加成,几个地方的演技确实很炸裂,情绪细节处理很好。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王迅饰演的那个角色,这个人物是真的特别有意思,对照一下现实中的人物形象的话,大概就是那种特别会拍领导马屁,有好事就上赶着往前,遇到事情就立马甩锅,并且马上为自己找到一条后路以求明哲保身,甚至大难临头转头就抛弃曾经一起并肩对战过的伙伴,就……很现实。
整部电影其实细节处理很多,说几个我觉得很戳人的地方吧。
1、宗大伟回到北京后,听到了炮响,吓了一跳,惊慌地寻找炮声来源,然后发现是在放烟花。这里对比一下,就会让人觉得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幸福感真的很强烈,在努国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时候,我们却是歌舞升平,车水马龙,烟火灿烂。
2、宗大伟回家上楼,碰到了邻居,邻居轻飘飘的随口一句“哟,回来了,一会儿去你家串门”,她以为宗大伟只是简单出了个差,却不知道他这半个月历经的生死。其实也是在说,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美好的简单的生活并不是自然而来的,而是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着。
3、据说结尾其实拍了两个版本,另一个没有播出的版本是反叛军首领在被揭穿了左轮手枪里并没有子弹后失去了属下的崇拜和忠诚,被自己的手下(红头巾那位)毙了。我有点脸盲,但是我看其他人的评论,说红头巾那位属下其实是边境官哈桑最信任的那个人,他背叛了哈桑,加入了他崇拜的反叛军首领麾下,却没想到这个反叛军首领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并不像他表现的那么勇敢,所以他在得知手枪里并没有子弹的时候才会那么震惊。
4、“面具戴久了,你就真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大概是这么说的)这句话,总共出现了三次,而反叛军首领真的是个戴着面具的人,承接上一条,这位反叛军首领的结局,多多少少有点讽刺了。
……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但是看过一遍我的记忆大概也就这么多了,不多费笔墨了。
《万里归途》,一段并不容易的归家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PS: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