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

司马微,字德操,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门、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说起水镜先生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的好友庞德公名气就大多了,因为庞德公就是诸葛亮、庞统以及徐庶等人的老师。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

东汉末年,汉室式微,天下纷争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司马微少有大志,为了天下他决定开始自己的游学之旅。

所谓游学就是游走各地,从师求学。汉朝时书籍还不普及,书籍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就是财富,所以大多敝帚自珍,只有弟子才会传授。

司马家虽然也是名门大族,但是族内藏书很早就被司马微读完了。

司马微在各地游学,认识许多人,其中就有荆州庞德公。

游学数年,司马微的见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他发现大汉气数将尽,即使自己学有所成也无力回天,不由有些心灰意冷。

某天,司马微在深山中偶遇一老者,交谈过后,司马微就被老者的学识所折服,立刻拜了老人为师。

老者自称南华老人,传给了司马微《南华经》三卷。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1

南华老人

于是司马微就跟随老者苦学数年,到了学成之日,老者再次遁入深山,从此不见了踪影。

此时的司马微已经认为自己足以挽救大汉了,但是他现在的想法却随着学识的提升而发生了改变,司马微认为自己应该取大汉而代之。

只是大汉虽然大夏将倾,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司马微还无力独自对抗整个大汉。

于是他再次回到家族之中,企图借助家族的力量。

但是此时家族中的子弟都不堪大任,他甚至没有找到一个传承自己衣钵的人,唯有一名族弟还算不错,此人名叫司马防。

在家族待了一年,司马微就再次外出。

为了推翻大汉,司马微开始四处招收弟子,不过却不是以司马微的身份,而是自称南华仙人。

在司马微的弟子中,有一人名叫张角。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2

张角

时缝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而官吏又无视百姓疾苦,导致民不聊生。

司马微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削弱大汉的好机会,于是授意张角带来百姓起义,让他成为击倒大汉的先头部队。

结果和司马微所预料的一样,张角登高一呼,早已苦不堪言的百姓们立刻云集在张角麾下。这就是著名的“黄巾起义”。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3

黄巾起义

黄巾军虽然规模浩大,但是这种百姓起义是很难成功,司马微也没有想过要他们成功。

在战事到最关键的时刻,司马微再次来到张角身边,不过这次他带走的是张角的性命,张角的死亡立刻黄巾军分崩离析。

司马微自己引发了黄巾起义,同时又亲手终结了他,看似做无用功,但是他的目的却达到了。

黄巾军的冲击导致各地地方势力大涨,汉室对地方的掌控进一步削弱,而汉灵帝为了剿灭黄巾余孽还将刺史制改成了州牧制,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军阀的实力。

黄巾之乱结束后,司马微再次返回家族,这次他发现了司马家中有一个天资非常聪颖的少年,他就是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懿”。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4

司马懿

于是司马微又在家中逗留了一年,专心教导司马懿。

此后他就来到了荆州,看望自己的老朋友们。

没想到在庞德公的麾下,他有发现了两名天资少年,一人名曰诸葛亮,一人名曰庞统。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5

诸葛亮(左)庞统(右)

两人天资均不在司马懿之下,此时的司马微已经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可能完成不了自己的愿望,于是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司马懿身上。

所以司马微当然不会让这两人来阻拦司马懿的道路,但是转念一想,有此两人在的话,或许还能给司马懿带来好处。

眉头微动,司马微就计上心来,他决定实施捧杀的计策。

司马微当着庞德公的面对两人给予高度评价,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等等。

这样做一是将两人推上风口浪尖,而是为司马懿打掩护,有这两人在,司马微行事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此时已经到了军阀割据的时代,董卓入京,大汉已经名存实亡。

司马微发现一人可称明主,此人正是曹操、曹孟德。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6

而后他有发现一人名叫刘备、刘玄德,此人亦有真龙之像,仔细比较后,司马微认为曹操更胜一筹,于是一面让司马懿接近曹操,一面又想办法将诸葛亮、庞统支离曹操。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7

卖草鞋的小刘备

在荆州时,司马微一面宣传曹操的残暴,乃是宦官之后,一面又宣扬刘备的仁义,又是大汉皇叔等,让诸葛亮等人有了投靠刘备的心思。

其中徐庶在司马微的宣扬下更是直接投靠了刘备,但是诸葛亮等人自持才学不愿主动投靠,而是等刘备亲自来请。

后来司马微又收到司马懿来信,称曹操手下有良谋,自己的地位很难提升。

于是司马懿又再次不辞辛苦赶回许昌。

到了以后司马微才发现曹操那些良谋中居然有两人是自己以前收的弟子。

其中一人名叫“戏志才”,司马微曾教导过他一月,两人相见后司马微将五石散送给了他,并且教授他炼制之法,自称是炼丹时偶然得到,能让人飘飘欲仙。

戏志才听闻后果然服食,却如老师所讲,于是他将这“好东西”也介绍给了自己的好友郭嘉。

结果两人都因为大量服用五石散而英年早逝。

而另一名弟子则是荀彧。

水镜先生的阴谋(水镜先生最后去哪了)插图8

此人亦是司马微游学时所收的弟子,但是荀彧不同戏志才,他不追求五石散这类的享受,他更希望能够匡扶汉室。

于是司马微就不断的告诫荀彧:我等皆是大汉子民,不可忤逆叛乱,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有野心的人太多。

在司马微的不断洗脑下,荀彧匡扶汉室的心志更加坚定。

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动,曹操击败袁绍成为中原最大的势力,戏志才与郭嘉死于五石散,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就是荀彧了。

等到三国时期,曹操的野心日益膨胀,甚至动了称帝的心思,但是被司马微洗脑的荀彧坚持反对,最终两人的关系日益疏远。

只是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刘备有诸葛亮、法正等,曹操却显得谋士不足。

这时就轮到司马懿出场了。无论内政还是兵法,司马懿都得到了曹操的认可。

渐渐的司马懿的势力越来越强,等到曹操晚年时,他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曹丕称帝后,司马家的权力继续变大,最终司马懿的儿子那代夺取了曹家的天下,取而代之,三国总归晋。水镜先生的大阴谋终于达成了。

而此时的司马微已经修炼有成,遁入深山,他要求不用册封自己,所以大家才对司马微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一点都不了解。

以上纯属个人幻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喜欢本文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有什么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