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吗(陈寿见过诸葛亮吗)
文 | super
多数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而小说为了故事情节更加精彩,难免会有不少虚构的内容。要了解真正的三国历史就得阅读史书《三国志》,那么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广受史学家好评的《三国志》真的就可信吗?其作者陈寿的人品真的就可靠吗?
三国志
诚然,史书《三国志》有不少地方被人诟病。有的人说此书叙事过于简单,事情讲得不明不白,尤其是蜀汉集团某些重要的人物,记载的内容太少了;有的人则指出书中内容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比如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三国志·马良传》中说的是“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向朗传》中说的是“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而《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的是“戮谡以谢众”。
但是不得不说,《三国志》还是挺靠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作者陈寿从小就以才学闻名,在蜀国时已做过史官,显然他的水平是足够的;其二,陈寿写《三国志》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直到公元297年左右才定稿,距离东汉末年约100年的时间;其三,当时人的评价。夏侯湛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了自己正在写的《魏书》,著名文学家张华还曾想把《晋书》也交给陈寿写。
陈寿
还有网友说陈寿此人人品不佳,估计是个小人,写史书带有个人偏见而有失公正。在《晋书·陈寿传》中有记载,传言丁仪和丁廙两兄弟当初在曹魏很有声望,陈寿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如果送我一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父亲写传记。” 之后丁仪和丁廙的儿子没有送给他米,陈寿果然没给这二人写传记。
《晋书》中还说陈寿在蜀汉为官时,诸葛瞻曾瞧不起陈寿,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有意贬低诸葛瞻。无风不起浪,由此可见陈寿可能确实存在某些缺点,但是人无完人,陈寿也不容易,他晚年多次被贬仕途并不顺利,花费大把时间用心写完《三国志》,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陈承祚
对于史书《三国志》,不可否认它确实有瑕疵,但我们应当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埋怨。至于其可信度,我们更应当辩证看待,信之但不可皆信之,要有自己的态度,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