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申花最强阵型阵容(上海申花1995阵容)
阵型之殇:申花阵型上的弱点以及艰难战胜大连人的原因分析
久古
7月19日结束的中超联赛第6轮,除了河北和深圳队分别逆转长春亚泰、沧州雄狮之外,让球迷最心惊肉跳的一场比赛,就是申花3-2大连人之战。前60分钟2-0领先的申花,在第70分钟、第78分钟这8分钟内被对手连扳两球。如果不是赵明剑在读秒阶段的进球,申花将抱憾而归。赛后,崔康熙无比感慨地说,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比赛了!
但是,崔康熙将比赛的大起大落归结为球队的"坏习惯",即阵容不够紧凑、有效逼抢做得不好,再加上比分领先之后球员懈怠。尽管这些原因的确存在,但认真分析起来,申花这场比赛之所以打得如此艰难,我认为还有一个更主要、甚至是致命的原因:阵型。
其实,单独谈阵型毫无意义,它必须与战术打法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打个比方,阵型与战术就是骨与肉的关系。阵型是骨,战术是肉。只有骨肉相连,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赛季(之前的不说了),申花6场比赛有5场首发阵型是442,只有第3轮与海港之战是343。其实,这非常符合崔康熙的性格:表面斯文,内心非常强大——说难听点,是有点"小心眼",一定要跟谁谁分个高低。如果对上大连人,则一定不能输,原因你懂的。
赛季首战,2-1国安、次战3-1武汉,申花开局赢得相对较为轻松。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联赛刚开始,老兵居多的申花体能、身体状况等处于最佳状态,二是对手阵容不整或实力相对较弱。与海港之战,申花付出了体能上的巨大代价,以至于第4轮1-1艰难逼平河北队,并且付出了彭欣力、曾诚重伤的惨重代价。第5轮与亚泰之战,虽说有一定的轻敌成分,但吴曦、曹赟定、阿德里安、彭欣力等中场主力的缺阵,0-1小负已是幸运。
442阵型的最大特点是攻守平衡,但对边前卫的体能要求非常高,同时对边后卫也要有较强的助攻能力。正常情况下,申花有曹赟定、于汉超和巴索戈这3名能力非常强且极具特点的边前卫。但由于年龄偏大、伤病等原因,前二者的状态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至少与其巅峰状态时相比,下滑已非常严重,根本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的442阵型上、下持续高速跑动的需要。一旦其中一人需要调整,比如这次曹赟定因伤下场,崔康熙的换人必然是巴索戈上场打右前卫,再将于汉超调整到左路。这一调整,早已成为申花的一条"铁律"而为所有人所熟悉。
至于申花的边后卫,除了赵明剑,其他球员进攻上只具备突破能力,传中的质量相对较差,包括温小将。加盟申花3个赛季,温小将没有一次助攻;4个赛季,艾迪没有1次助攻;7个赛季,张璐只有1次助攻(包括他打边前卫在内);赵明剑突破能力、传中能力相对较好,但在申花的两个赛季,也只有1次助攻。可以说,在中超诸强中,申花的边后卫助攻能力是最弱的。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后腰位置上目前只有吴曦和阿德里安两名攻防兼备的老将,一旦其中一人出现伤病或体能不足,调整之后的进攻质量必然大为下降。特别是缺少了中路向前能力较强的球员,比如彭欣力,申花整个前场缺少强有力的进攻组织者,只能更依赖边前卫的突破和传中。如果边路被对手抑制,进攻效率当然就会大幅度下降,前场的两名高中锋就成了摆设。
一句话,随着联赛的不断深入,老将居多的申花,再死抱着442阵型,必然被对手摸透并采取极有针对性的战术,比赛打得就非常困难。
何塞的能力虽然不见得有多高,但多年的中超生涯,使得他对中超所有球队的基本特点已经非常熟悉。此战大连人一改此前的战术打法,首发排出了343阵型。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利用进攻人数上的优势,在压制申花边路进攻的同时,给对手施加强大的进攻压力,逼使其边后卫不敢大胆前压,从而切断申花三条线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何塞用兵非常大胆,不但把此前极少上场的陶强龙推上锋线,与博阿腾、郑龙两匹快马持续冲击对手防线。还把边后卫李帅、中卫何宇鹏提到中场的两个边路,目的同样是与申花在边路一较高低,至少要将申花的边路传中数量和质量降到最低。
不但如此,何塞还利用年轻球员体能上的优势给予申花最大的消耗。大连人全场共有陶强龙、黄嘉辉、何宇鹏、赵健博4名U23球员,而申花只有温小将和伤愈复出的朱辰杰。因此,虽然前60分钟0-2落后,但换上童磊、林良铭等进攻型生力军之后,大连人迅速将比分扳成了2-2平。而申花的两个失球,一个是边路被对手突破之后的传中造成禁区内防守混乱,由赵旭日打进,另一个是后腰防守空虚被黄嘉辉远射破门。而这两个点,正是申花442阵型防守上的弱点。申花的第一个失球,左后卫温小将跑到了中卫的位置,朱辰杰不得不前出左路协防,但没有防住对手的第一出球点。
个人认为,崔康熙可以适当变换一下阵型。比如在目前多名进攻型中场球员因伤缺阵的情况下,改打451,或者准确地说是4231,甚至是343(其中一名前锋位置略为后撤),以增加中场球员的人数、确保中场不失势。如果总认为有3名高大中锋而必须坚持442阵型的"双高"战术,既容易被对手吃透,也难以在中场组织起有效的进攻。特别是曹赟定、于汉超和巴索戈的体能均无法保证全场往返奔跑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他们短距离上的速度优势,让他们改打边锋,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另一方面,可以用一名防守型后腰与吴曦或者阿德里安搭档组成双后腰,再增加一名前腰。如此一来,申花老球员居多的中场才有可能减少跑动的距离,发挥他们技术相对较好的特点。
总而言之,申花的阵型和战术打法,应该遵循"少跑动、多传递"的原则,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否则,442阵型一条路走到黑,最终必然是事倍功半。即便赢球,也会打得非常辛苦。
(今日头条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转载!图片都来自今日头条免费图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