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有什么阵容搭配(古代传送门用什么武器好)
古代打仗如何训练有素?罗马军团:我们在坎尼交了7万人命的学费。要聊一聊古罗马军团 - 这个曾横扫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战争机器。在历史长河中,罗马军团所写就的辉煌战绩让后人敬佩不已。但你可知道,就连罗马人自己也曾在坎尼会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记载,高达7万罗马士兵在那一役中阵亡,整个罗马帝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可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下,罗马人依然没有屈服,反而凝聚力量,最终在14年后的扎马战役中大获全胜。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罗马军团的职业化进程又是如何的?
今天来聊聊那些曾横扫欧陆、赫赫有名的罗马军团。相信你们对他们的一些经典战役一定是再熟悉不过了,比如击败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亚克西温战役,还有干掉了汉尼拔的扎马大决战。
在获得最后的辉煌之前,罗马人曾在坎尼会战中吃了暗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根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16年的这场大战中,罗马方阵营阵亡了将近7万名士兵!简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白白浪费啊。
当时的罗马可是家家户户都有亲人阵亡的悲惨景象。整个帝国都笼罩在阴云之下,短时间内几乎无力反击。不过,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中,罗马人依旧没有屈服,而是紧紧凝聚力量,动用了国库里所有的资金,将无产者、未成年人、甚至是囚犯都编入军队。经过14年的艰苦卓绝,他们终于在扎马会战中大获全胜,迫使汉尼拔投降。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撼的转折啊!罗马军团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从坎尼之战到扎马大战,罗马军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首先,大家都知道罗马军团从结构上看,其实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半行政半军事"组织。早期的罗马征兵,完全是按照部落和百人队的方式来组建军团的。一旦开战,各部落便以百人队为单位承担兵额。所以,那时的"军团"其实更像是行政组织,而不是独立作战单元。
等到了后期,虽然"军团"的概念有了一些改变,但依旧保留了这种百人队的作战模式。坎尼会战时,罗马军团就是按照这种方式编制的,每个百人队又分为青年兵、壮年兵和老年兵三个梯队,在作战时相互支援。
指挥官发布调兵指令,通常只能对整个军团下令,想单独指挥某一个百人队是很难的。于是乎,坎尼之战时罗马方阵就陷入了被对手从四面八方包围的尴尬处境。当时的士兵只是一味地对付眼前的敌人,却无暇顾及其他,最后便酿成了惨败。
可就是在这次战争之后,罗马军团的职业化进程开始加快了。后来的扎马战役中,西庇阿手下的军队里就有不少是从坎尼会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他们个个阅战无数、身经百战啊。为了留住这些老将,将领们也是拼了老命,不计前嫌,只要是能打就留下,还许诺给予丰厚的军饷和战利品。
于是,原本只是一群入伍的农民,渐渐地就变成了全职的职业士兵,无论在作战经验还是战斗意志上,都由此蜕变成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力量。
而更关键的是,在扎马之战时,号令这支大军的已经不是那些朝夕轮换的执政官,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只走个形式的政客。相反,负责指挥的是当时公认的军事天才西庇阿,他不仅了解每个军团的编制,而且善于随机应变,充分发挥了军团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
就这样,在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后,罗马军团最终成为了一支真正的职业军队,内部结构日益合理化,战斗力也是越来越强。从坎尼到扎马,罗马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不乏血泪史。不过正是凭借着这份韧劲儿和决心,罗马军团才最终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不败铁甲军团"。
应该对罗马军团这支古老的"不败军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曾经横扫整个欧陆的战争机器,其强大的力量绝非是一夜之间就积累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只是一些行政组织演变而来,经历了无数次痛苦的磨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最终成就了后来的辉煌。
正如古人所说:"山沟沟,山岩岩,月出月暗云复云"。任何伟大的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罗马军团之所以能成为战无不胜的"不败铁甲",正是因为罗马人从未屈服于命运的打击,而是一次次重整旗鼓、咬紧牙关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