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阵容证书给谁先用(英雄训练师平民最佳阵容搭配)
前些日子,一位家长在足球观察社评论区留言,大体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孩子入选了2017年的全国校园足球初中组最佳阵容,他以为,孩子会得到一级运动员的证书。
但结果是孩子入选了最佳阵容而且官方进行了公示,但证书却没有。家长为此很恼火,觉得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伤害了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近期,察叔经过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查询关于校园足球最佳阵容评选的相关报道,对校园足球最佳阵容的选拔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希望能解答家长的疑虑。当然如果有了解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评选最佳阵容只是夏令营的一项常规内容
校园足球最佳阵容的评选安排在每一年的暑期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中,最先在2015年开始,截止现在一共进行了四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的选拔。
2015-2017年,前面三年主要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办公室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是一个引导、营造足球氛围的过程,利用假期所在的一次校园足球“嘉年华”活动,把各省市校园足球中表现优秀的球员组织在一起,并邀请外教和国内足球名宿在夏令营中,带领球员训练,与球员互动等。
之前三年,最佳阵容的评选只不过是夏令营活动结束的一个附属产品,跟我们平常所接触的足球联赛,结束时做一个颁奖的性质一样,有一个证书。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校园足球活动,且非强制性要求各省必须组队参加,前期参与主要靠热情和积极性。因为不重要,所以关于最佳阵容的选拔内容,选拔标准,选拔程序也存在很多的随意性。
出台政策最佳阵容和运动等级挂钩
2018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全国校足办正式提出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其中提出建设以“校内竞赛—校际竞赛—选拔性竞赛—出国交流比赛”为一体的竞赛体系和构建校园足球荣誉体系,正式提出省级和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与等级运动员认定挂钩。
入选省级最佳阵容的小学运动员会给予三级运动员认定;入选初中高中省级最佳阵容会给予二级运动员认定;初中和高中入选全国最佳阵容给予一级运动员认定。
这个认定钩挂政策的出现和出台,明显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循序渐进,这个政策的出现是一个逐渐提出的过程;二是利益的刺激,因为有证书才调动了各省、市参与最佳阵容评选的积极性;三是利好,运动员等级证书真的能给踢球的孩子在升学的时候提供极大便利,而且进入校园足球领域的最佳阵容,还有出国受训的机会。
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争议。文章开头家长反映的问题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每一个家长都可能得到孩子在选拔过程中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对待。
当然家长提到的具体问题,为什么2017年初中组最佳阵容没有运动员等级证书的事?察叔理解为:最佳阵容和运动等级全面挂钩是2018年的事,在这之前,这个政策即使有也只是小范围尝试,这是我们国家出台政策常用的方式。
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工作通气会上,教育部领导有提到,给2017年高中最佳阵容的学生授予了一级运动员的称号,很多面临升学的高中学生因为该政策获益入读大学,显然,家长恼火的就是这个,同一年的高中有,初中组就没有。但这就是政策,没有理由。即使再投诉,察叔想也没有人会给家长一个更好的解释。
“踢球好”的孩子“上好学”
去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的选拔,省级最佳阵容的选拔过程中,基本是各省自行制定标准,分营和总营则由校足办负责,但同样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不同分营之间的操作都不相同。而为了避免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校足办把选拔的决定权交给了来自西班牙和德国的外教团队。国内的专家、教练主要负责协调、组织。
在察叔看来,因为引入荣誉体系,学生参加夏令营的最终目的成了如何想方设法进入各级校园足球最佳阵容。组织者的任务也从单纯的活动组织变成了保证选出的各级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少纠纷,少矛盾。
谁具备参加资格评选?教育部希望竞赛体系和荣誉体系相衔接,通过足球竞赛,从学校到县、市、省、国家这样建立层层选拔机制,最终实现选拔最优秀的校园足球运动员参加全国最佳选拔,并组建校园足球国家队。
但因为不少省份不具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参加夏令营活动的队伍都是通过联赛层层选出的。各地标准不统一,条件不一样,不仅造成球员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这个范围内选,也很难体现最佳阵容选拔的公平性。
其次是怎么选?谁负责选?2018年,校足办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外教。但据参加活动的老师反应,外教主要靠学生比赛的表现进行评选,打分全靠自己的经验,显然这回让不少家长觉得过于轻率。
2019年新一年的校园足球夏令营即将启动,校园足球阵容的评选也将再次成为焦点。察叔希望这个关乎踢球学生命运的评选能够真正公平、公正、公开,能有一整套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选拔方法和标准,真正实现校足办提出的“踢球好”的孩子“上好学”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