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29关阵容是谁(三国兵临城下破解版)
兵临城下29
第29回
秦大士御前应对巧 秦子野家居仕途艰
秦埙退休以后,能任命为“提举”,有了半俸,他的晚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安享晚年的。宋代的所谓“提举”,每任通常是二年,但是可以不断地连任,实际上是终身的,直到死了为止。
秦钜字子野,秦桧的曾孙,秦埙之子。秦钜少有大志,他既习文,又练武,他常对人说,出身无法选择,但怎么作人却可以选择。我无法不当奸臣的后代,但我可以作一个忠君爱国的忠臣。为此,他发奋学文,刻苦练武,成为一个文武全才。
传说秦钜写了一副名联:“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实际上是误传。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清乾隆十七年新科状元秦大士所作,他也是秦桧的后人。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皇太后六十寿诞的万寿恩科,皇恩浩荡,自不同于平常的科考。全国各地的士子汇集京城,参加这一科隆重的考试。
南京的士子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不倦,十岁能诗文,人们誉为神童,长大成人后,才华横溢,满腹诗书,他练得一手好书法,真个是铁画银钩,人见人爱,二十三岁就凭才学考中举人。
秦大士和全国的士子一道,参加了皇太后六十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评卷大臣们仔细阅卷,他们一致推选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乾隆皇帝,由皇帝亲自审阅,钦点状元。
看到秦大士的文章,乾隆高兴极了,这考生的文章出类拔萃,确有真才实学,这新科状元非他莫属了。乾隆皇帝正待挥笔圈点,但他一看到秦大士的籍贯,便停笔犹豫起来。这秦大士是南京人氏,宋代的大奸臣秦桧就是南京人,这秦大士是不是秦桧的后人呢?如果点秦桧的后人为新科状元,那不遗笑天下吗?
乾隆皇帝觉得事关重大,这事儿主考官也许不十分清楚,因为年代太久了,看来,只有问秦大士本人了。
乾隆立即召见秦大士。秦大士考完以后,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新科状元是系在马上,他是有十分的把握了
。
秦大士满心喜悦地来朝见皇上,可乾隆皇帝劈头给他一瓢冷水:“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人?”
秦大士如雷击顶,顿时汗如雨下,但秦大士确有真才实学,且胆识过人,他惶恐之余,脑子电转,迅速想好了如何答问,他壮起胆子,再拜曰:“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心里明白,如果如实承认自己是秦桧的后代,那前程肯定完了,不仅点不成状元,还会名落孙山,白考一场。如果矢口否认,不承认自己是秦桧的后人,那不仅是数典忘祖,卖掉了祖宗,还犯下了欺君之罪,既不忠,又不孝,状元点不成,性命还难以保全。情急之下,聪明才智救了他,他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聪明的秦大士对皇上的疑问不作正面回答,不肯定,也不否定,等于默认了自己是秦桧的后代,但又不说明,给双方都留下了退路。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精妙的意思是:只有南宋、高宗皇帝那样的昏君,才会出现秦桧这样的奸臣,现在大清朝有您这样的圣君,怎么会出现奸臣呢?
秦大士回避直接回答乾隆难以回答的问题,用短短的七个字,巧妙地承认自己是秦桧后代,阐明了昏君出奸相,明君无奸臣的观点,同时又不露声色地称颂乾隆的圣明。
乾隆是何等聪明的皇帝,他完全听懂了秦大士的弦外之音,更加欣赏秦大士的过人才智,龙颜大悦,当即钦点秦大士为新科状元。
秦大士确非一般常人,他中状元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杭州西湖隆重地祭奠岳飞。
秦大士看到他的祖上——秦桧夫妇的塑像反绑双手,长跪岳王墓前,他沉思良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人自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此联传出,人们顿对秦大士另眼相待,大家相都相信秦桧的后人和他们的祖上的确不一样了。
秦大士一生为官清廉,造福百姓,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南京长乐街秦大士的故居门前,前来参观与缅怀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人们认为,自秦桧之后,秦家后代陷入了数百年的信誉危机,终于被秦大士成功化解。
其实,这是人们对历史不了解,早在南宋宁宗皇帝时,秦桧的曾孙秦钜任蕲州通判,在罗州城抗击金兵,城破后,自焚殉国,全家死难。秦钜的殉国,对化解秦家后代的信誉危机,当有重要作用。
秦钜成年以后,已经是一表人才了,他身材适中,不长不矮,常年练武的结果,让他身板极为结实,满头黑发,一双明亮的眼睛,两道浓眉,瓜子型的脸上,白净无须,唇红齿白,一个宋玉式的美男子。
秦钜酒量极大,从未醉过,但他不嗜酒,平时滴酒不沾,一旦三五好友相聚,或每逢佳节,有时引发了酒性,便豪饮一顿,人们都说他千杯不醉。
成年的秦钜仍一心扑在读书、练武上,乡试后,会试顺利中了会元。
此时的秦钜在乡里声誉极高,人们说他文能治国,武可安邦,就在他中了会元,等候朝廷任命的时候,那时正是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宁宗皇帝追夺了秦桧的王爵,秦桧的奸臣嘴脸得到了皇帝的承认,秦桧在民间已经很臭了,现在在官家又让他臭了起来,等待放任的秦钜受到了株连,迟迟未见朝廷的任命,他也纳闷起来。
秦钜面对这巨大的变故,他心底坦然,曾祖父秦桧杀岳飞,他持反对态度,说秦桧是大奸臣,他并无异议,岳元帅平反,秦桧追夺王爵,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要作为秦桧后人的他承担祖上的罪过,他毫无怨言。
秦钜始终认为,岳飞的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要杀岳飞的不是别人,是当朝的皇帝宋高宗,只是宋高宗阴险狡猾,为开脱自己杀抗金重臣的罪名,假手秦桧,实现了杀岳飞的目的,当时如果没有秦桧,还会有秦桧式的奸臣,帮皇帝杀岳飞的。
就在秦钜在家闲住,无所事事的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对如何使用秦钜,却引起了争论。
宋宁宗赵扩是个昏庸的皇帝,他一生受权臣的挟制,先是韩佗胄,把持朝政,政府、枢密、台谏、侍从等重要官员,都出自韩佗胄之门。宁宗好似一个傀儡,一切任免官吏,都听从韩佗胄的安排。
朱升20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