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春晚阵容(2020年春晚主持人阵容)
一,在湖南的一个普通公园里,14岁的大兵第一次遇见了正在练习相声的奇志。少年大兵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渴望,鼓起勇气上前搭话:"您可以教我相声吗?"奇志打量着这个机灵的小伙子,觉得他生得伶俐,便欣然应允。
就这样,奇志成为了大兵相声路上的引路人。他耐心地教授大兵相声的基本功,看着这个聪明的少年慢慢掌握说学逗唱的技巧。
大兵则像海绵吸水一般,努力吸收着师傅传授的每一分知识。然而,命运弄人。大兵考上大学后,师徒俩的联系逐渐减少。
谁也没想到,这次短暂的相遇,竟是日后"奇志大兵"组合的伏笔。多年后,当大兵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总是心怀感激。正是这次偶然的邂逅,为他打开了相声艺术的大门,也埋下了他日后事业的种子。
二,尽管后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波折,但这份师徒之情始终是大兵心中难以磨灭的回忆。奇志也没有想到,自己随手点拨的一个小男孩,竟然会成为日后与自己齐名的相声演员。
这段初遇的经历,成为了他们之后重逢时最珍贵的共同回忆,也成为了他们组建搭档的重要基础。1994年,大兵人生的轨迹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他放弃了在长沙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工作,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这份他曾经兴致勃勃接受的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适应。
尽管待遇优厚,但内心的不满足感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动解聘。就在大兵陷入人生低谷时,命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
他偶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恩师奇志。这次重逢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安排,为两人的人生轨迹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两人相对而坐,杯中酒一杯接一杯,诉说着各自的际遇。
三,奇志为了妻子一直留在湖南打拼,虽然能养活一家子,但总觉得一身相声本领无处施展。大兵则对刚刚放弃的播音员工作耿耿于怀,却又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酒过三巡,不知是谁先开的口:"我们可以一起讲相声啊。"这句话仿佛一道惊雷,瞬间点亮了两人的眼睛。他们越聊越起劲,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就这样,在酒精的催化下,"奇志大兵"组合应运而生。他们憧憬着未来的辉煌,决定去娱乐场所讲相声,开启他们的相声之路。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大兵,奇志心中泛起一丝欣慰。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助这个昔日的弟子一臂之力。
而大兵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跟上师傅的脚步,不辜负他的期望。为了这场至关重要的首演,他们精心设计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反复练习了上千遍。
但是,过度的准备反而让他们的表演变得机械化,失去了相声应有的灵动与幽默。结果可想而知,现场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四,老板脸上的失望溢于言表,仅仅给了他们30块酬劳,便婉拒了二次演出的要求。拿着皱巴巴的钞票,奇志和大兵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挫败感。但奇志很快振作起来。他拉着大兵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仔细观察长沙观众的喜好。
经过深入的讨论,他们意识到北方相声在长沙有些水土不服,当地观众难以理解其中的幽默。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变相声的表演方式,用长沙本地方言来讲台词。
他们不再一股脑地模仿相声大师的段子,而是创造贴近长沙人民生活的内容。这个决定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渐渐地,他们的表演开始受到欢迎。观众的笑声和掌声越来越热烈,"奇志大兵"的名字在长沙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他们的商演越来越多,为了维系观众的热情和支持,他们不得不不停地想新点子。
没有演出的时候,师徒俩会凑在办公室七嘴八舌地讨论一天,这个段子讨论到那个包袱。就这样,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努力,奇志和大兵终于在长沙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街头最火热的艺人。
五,这段艰难的起步经历,不仅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也为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在长沙的走红,奇志和大兵的商演邀约如雪花般飞来。
最忙的时候,他们一天要跑五六个场子。尽管如此,大兵始终坚持骑着摩托车去奇志家接他,这份尊师重道的情怀让奇志倍感欣慰。
他们的努力很快引起了湖南卫视的注意。电视台向他们抛来橄榄枝,邀请他们参加《幸运731》节目。从街头艺人到电视明星,奇志和大兵的事业迎来了质的飞跃。
初次登上荧屏,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湖南卫视乘胜追击,为他们量身打造了更多节目。借着湖南卫视在全国范围内超高的收视率,"奇志大兵"组合的名气很快传遍全国,五湖四海的观众都知道了这对来自长沙的搞笑组合。
1991年,春晚导演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为了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奇志和大兵放下了所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节目准备中。
他们的相声《白吃》在一审、二审中顺利通过,但在第三次排练时险些被刷下来。就在他们收拾行李准备返回湖南时,春晚节目组传来好消息:决定保留《白吃》。
六,导演反复观看了他们的节目,觉得非常精彩,最终决定让这个相声节目留在春晚舞台上。在春晚舞台上,奇志和大兵的表演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更获得了最佳节目二等奖的殊荣。
这对于初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组合来说,是相当不俗的成绩。从此,"奇志大兵"与"牛群冯巩"齐名,被誉为"北有牛群冯巩,南有奇志大兵"。
他们成为了相声界的新贵,行业的标杆,娱乐圈炙手可热的笑星。站在春晚的舞台上,看着台下如潮的掌声,奇志和大兵相视一笑。
他们终于站在了事业的顶峰,实现了当初在酒桌上畅想的美好未来。这一刻,他们似乎是最亲密无间的搭档,是亦师亦友的知心人。
他们不会想到,这个顶峰,也将成为他们关系的分水岭。成名带来的不仅有掌声和荣耀,还有即将到来的挑战和考验。
1998年左右,"奇志大兵"组合虽然已经声名鹊起,但内部却悄然生出了裂痕。年轻活泼、幽默搞笑的大兵凭借出色的表现,人气逐渐超越了奇志。
七,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拜师问题上。当大师李金斗向大兵抛出橄榄枝时,大兵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递上了拜师茶。对大兵而言,这是难得的机遇;但对奇志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击。
毕竟,在相声这条道路上,他一直是大兵的引路人,可以说是"全力帮助、倾囊相授"。虽然奇志表面上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内心的失落是难以掩饰的。
为了挽回局面,奇志在2000年拜入侯耀文门下。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什么。在世人眼中,"奇志大兵"的称呼已悄然变成了"大兵奇志"。
随着大兵的走红,商业活动接踵而至。电视剧、广告、商演接连不断,让大兵疲于奔命。渐渐地,他再也没有时间和奇志讨论新作品,也失去了最初纯粹的创作心态。
奇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相声演员是靠作品立身的,而不是靠广告和电视剧。然而,当他试图和大兵交流这些想法时,却发现两人的想法已经越来越不一致了。
大兵越来越红,投资商们闻着利益的味道,一下就围了上来。数不胜数的邀请让大兵的钱袋子越来越重,也让他忙碌不已。
八,他挤不出时间去和奇志商量新的作品,没法用之前纯粹的心态讲相声。这些矛盾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埋在了两人心中。
奇志能够容忍昔日的弟子压自己一头,却无法容忍搭档忘了初心。而大兵则觉得自己更红,理应分得更多的钱。这份"不爽"积累着,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2002年,在一次相声比赛中,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据悉,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发生了激烈争吵,分歧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令奇志没想到的是,大兵竟然发了一通脾气后,摔门而去。这个举动对观众极度不负责任,让奇志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维持节目进行,奇志只能独自单口相声,不时和主持人互动,才勉强完成了演出。
这次事件让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奇志对大兵的所作所为感到恼火,认真考虑是否要解散组合。而大兵则认为自己更红,应该分得更多的钱,也有了散伙的想法。
九,现实是残酷的。"奇志大兵"品牌背后牵涉的巨大利益让他们无法轻易分手。他们的解散不仅会影响自身利益,还会连带影响与他们相关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广告代言。
在各方压力下,奇志最终选择了妥协。他叹了口气,主动给大兵打了电话,为他递出了台阶。就这样,"奇志大兵"组合勉强和好如初。
但是,这次和解更像是利益的妥协,而非真心的和解。曾经的默契与信任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怀心事的合作。
他们继续在舞台上逗人开怀,但台下的关系却再也回不到从前。这个看似完美的组合,在走红后的19年间,逐渐走向了天差地别的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