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

走进中国农村,特别是深入大别山腹地的山区农村,沿途自然风景原生态,漂亮民居一排连一排,远看风景秀美,自然风光旖旎。

可是随着走近,问题即刻突显:进村路边、房前屋后厕所、猪圈、小矮棚随意乱搭乱建,柴草、渣土、垃圾杂物乱堆乱放。

如此一远一近、一美一乱的强烈反差,仿佛让人有两个世界的错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底,是农民对现代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不够,固有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珍惜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更是多年以来的习惯、惯性使然。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勾勒出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奏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激扬序曲,并就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指导方针,为基层、尤其是农村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就如何将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付诸实践?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1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2

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3

基层党组织是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突击队”,是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

要通过引领群众提高对现代农村建设要求、特点以及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并根据村情精准定位,科学合理做好村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使全村群众都能够知晓,并且人人目标明确地加入乡村建设、创业创新队伍,全员参与,共同发力。这样才能使全村群众形成合力,才能带着队伍干、督促一起干。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4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2

必须创新完善农村管理机制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生产生活环境,需要每位农村群众的深度参与,必须探索创新管理思路、强化管理手段。

结合党员星级管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对村民家家户户进行积分管理。

实施积分银行管理制度,并加大积分成绩运用力度。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监委会作用,把全村村民以家庭为单位积分银行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公开透明,奖惩分明。

充分利用好积分成绩。把积分成绩作为村里每年对农户和农民评先评优评奖依据;把积分成绩作为村里对农户资源配置的依据。

实施积分成绩通报制。不止通报成绩,还要通报得分和扣分事项,让村民清楚明白并信服。例如:每年开一至两次村民大会,对积分成绩进行表彰、通报;加强外出务工子女、留守老人之间的互动。每个家庭成员得分扣分情况让其他家庭成员知晓。以此提高家风家教的优化效能,促进全村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5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2

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3

提高村级管理能力、调动村级干事创业积极性,需要“硬件”支撑。这个“硬件”就是资源,村级拿在手里有自主分配权的资源。

政府要找准乡村发展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制度。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引进外资比较困难,当地群众因为缺少资金想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同时,项目主管单位负责监管村委落实情况,同时罗列出风险点,找准对策做好项目监管工作。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6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2

必须聚焦形成强大思想攻势

乡村阵容加强(平民最强阵容搭配)插图3

要拓宽宣传途径,形成强大宣教阵容、宣教攻势,对农民进行新思想新理念新作为宣传引导。

我们所说的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托的农民,要想改变长期以来固有的思想观念,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个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受限于自身的眼界和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农民同样如此。再加上农民世代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很难改变。例如生活以便捷为主的行为习惯,忽略卫生习惯和审美习惯等。

所以,我们看到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部分农民却觉得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祖祖辈辈都这样,家家户户都这样。这就是认知上的偏差。

要改变思想观念,把新时代农村发展新思想新要求等灌输给乡村农民,要多途径形成强大宣教阵容、宣教攻势,还要多途径进行宣传引导。

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还是金融、旅游、互联网,亦或是美丽乡村建设、审美观点、艺术元素,我们都结合案例,让农民可听可看可学可干。例如:要激活农民审美能力,美化庭院,我们得结合有代表性的案例剖析、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给其讲解,让其明白美化庭院、美化乡村并没那么尖端、高深,也不一定需要花费很多钱,各家各户可根据自家庭院特点就地取材,每家每院可根据自家特色来打造。

庭院美了,乡村怎能不美丽?

作者:岳丽;作者单位:英山县委组织部

END

来源 | 英山红信,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