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军团阵容(起舞阵容怎么搭配)
众所众知,“歌舞片”在电影界中,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好拍,且花钱!
即便是站在影业金字塔顶端的好莱坞,或是奇幻歌舞和洗脑舞曲共存的宝莱坞,
所能拿的出手的歌舞题材作品,也是屈指可数,
但歌舞片拍好了,确实又能名垂千古。
《芝加哥》、《红磨坊》都是歌舞剧史上难得的精品,
国内还有些名头的只有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
在当年可谓斥巨资,超豪华阵容,但由于观看门槛高,票房并不理想。
而工业化成熟的彼岸韩国,一直没有在歌舞剧上试水,
而今天,红颜秀影要为大家推荐的这一部《摇摆狂潮》可谓做足了功课,
本片取材于韩国的热门音乐剧《路基秀》,由姜炯哲执导。
导演姜炯哲的名字,可能国内大多数人不太熟悉,
但只要随便提一提的他的作品,立即技惊四座,
《非常主播》拿下票房冠军,《阳光姐妹淘》韩国前一百最佳影片,《老手2》BigBang主唱TOP演技首秀。
时隔四年后,姜炯哲的作品口碑再次炸裂,
国内豆瓣获得了8.2分,韩国NAVER获得了9.1分,更是用一部歌舞片在韩国,创下了口碑奇迹。
《摇摆狂潮》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51年,
此时,北韩先是一路南下打的南韩措手不及,随即美国加入战局又一路北上,随后,我们的志愿军迅速加入,
南韩北韩这场战争陷入焦灼,打的越惨,战俘就越多。
美国在南韩境内第二大岛屿巨济岛建立了战俘营,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北韩也建立了战俘营,而且还因为管理良好,食宿充裕上了国际新闻,
巨济岛战俘营的高层坐不住了,苦思冥想,来应对北韩战俘营的挑衅,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主人公路基秀就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了,
他为战俘营高层打开了一扇外交的大门,而又将自己的那扇生命之门关上了,
正是这包含着巨大悲恸的喜剧,才充满感染力。
一 演员都暻秀:生活不易,多才多艺。
饰演路基秀的正是都暻秀,他以EXO成员的这个身份被大众所熟知,
当他一只脚踏进了影视圈,圈内圈外都忍不住咋舌,Entertainment家总算文体两开花了,
作为EXO首三的实力唱将,外形又足够好,没想到演戏也是渐入佳境。
从《对不起,是爱情》饰演问题学生的浅尝辄止,
再到《记得你》的精神变态少年,最终搭上TVN这艘电视剧界的造星火箭,出演《百日的郎君》,首播破星,
都暻秀慢慢卸下了偶像这层外壳,又郑重地拾起了演技派这套有些分量的“枷锁”。
在《摇摆狂潮》里,感情戏的大梁是由都暻秀独自承担,
想跳舞而不得,心疼哥哥却无力,被冤枉则沉默,队友惨死然化为虚空。
他在哥哥和队友相继屠戮后的苍然泪下到被射中倒地的绝望,一气呵成,
被他代入情境的欢畅、实在,也是青年演员中少有的,
忠武路新四小生的称谓他可以先预订一席了,好看的人多才多艺才是真可怕。
二.歌舞剧的密室效应。
《摇摆狂潮》选择的这个题材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家国情仇,残酷战争,历史遗留,如何让它们落地?
《摇摆狂潮》选择了把这一切放在了舞台上的五人身上,所有问题都集中在几个人。
所有的内核都放在一件事上,发挥起来,也就方便的多,
于是,组建歌舞团就顺应而出,为了塑造良好国际形象,高层决定组建歌舞团,
歌舞团的目的主要在于树立形象,那选择的这几个人都要最具有此类代表性!
柔软似面团的小哥,虽敦厚圆润,倒灵巧婀娜。
会四国语言,矮小活泼的女孩,因为父母双亡,不得已要挣钱养活弟妹。
只会朝鲜帽子舞的大叔,
因为想让妻子看见自己,在初次面试中就甩帽子甩的瘫倒在地。
被白人士兵打压的黑人踢踏舞士兵,
因为想要早日和家人团聚不得已做了舞蹈团团长。
最后一位就是哥哥是战神的人民英雄之弟路基秀,
因为有这层光环附体,路基秀在战俘营基本是横着走,战俘内成员视他为神明,美国军团对他也不敢擅自妄动,恐激起民愤,
他日常素来是横行霸道,连美国士兵都要戏弄一番。
就是这样歪七扭八的乌合之众,因为各自的目的进了舞蹈团,
黑人首席看不上这群杂牌兵,无心组团,
女孩只想靠跳舞多挣点钱,
帽子大叔只会他的甩帽绝技,
胖男孩仿佛置入云雾,对周边状况了了无知,
路基秀更是碍于明星光环,不肯融入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但他们也都有软肋,那就是舞蹈!
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生命都轻如草芥,更不要说吃饱穿暖,有理想,有工作这样的天方夜谭了,
他们唯一能抵抗不幸的方法就是跳舞。
女孩在自家大门口和基秀在战俘营,交替出现的跳舞场景,让人潸然泪下,
在她们的舞蹈梦境里:他们一直跳,一直跳,跳进了一个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可以自由舞蹈的梦幻之地,
他们崭新一身的肆意跳跃,等到酣畅淋漓,筋疲力尽,再转身,原来他们还身囿战乱之中,
他们仍然是那个渺小的个体。
从最初的不打不相识到建立革命友谊,再到最后的幻灭,
都声声控诉无意义争夺下的个人命运,而那些无意义又是什么呢?
影片的循序渐进,那个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三.好的喜剧是把无意义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在探讨《摇摆狂潮》无意义内核前,首先要去了解五人团的个人前世今生,
最耀眼的少年基秀和哥哥、母亲相依为命,原本是要送去苏联学舞蹈的,
团长称赞他:“可以在卡耐基大厅表演。”
开战后,他哥哥去了前线,当了战争英雄,
哥哥智力低下,被培养成了杀人机器,在战争中已面目全非,只有在面对弟弟基秀的时候才会露出一点孩子的童真,
哥哥似乎什么不知,即便枪口抵在脑门上也是傻笑,
他唯一一次和弟弟的交流是让弟弟为他学猪叫、学鸡叫,他在弟弟蹩脚的扮演中笑声朗朗,随后他抢下了弟弟的赴死任务,死在了乱枪之下。
而基秀原本想要保护哥哥却不能,队友也在他的莽撞之中丧命,
最后一段的射杀尤其揪心:
美国士兵开枪打中射灯,射灯松落光线扫到其他团队三人身上,三人还未从刺眼的灯光中睁开眼,枪口就对准了他们,
随即三人本能的护住彼此,枪响,三人拥抱着倒地,血流了一地,一个情节高潮迭起,实在是教科书级的段落。
而最沉着、最没信心的黑人团长,起先被其他同仁所不能接受,
然而,黑人团长又把这种歧视嫁接到了这些俘虏身上,经历了演出和多次排练,他的善良开始滋养,
他们和他一样怀才不遇,原本都是为舞而生,却困在了地狱。
一心找妻的大叔,看到新入营的俘虏后,哭天抢地喊妻子的场面,
他不顾美国兵的阻拦,对那个熟悉的身影动人心扉的吼叫,
脸转过来,却不是他期待的那张,他又转入无声的哭泣。
矮个子女队员在第一次去战俘营,眼神始终盯着那些食物,家里爬满了年幼的弟妹,靠她一人养活,
而她说起自己学会四国语言的故事,其实就是在控诉一个国家如何被轮番侵略、干预的历史陈述。
最后黑人团长被带走,那闪闪发光的踢踏舞鞋底刺痛了他的眼,也刺痛了观众的心,
那坐在自己的鲜血里绝望的少年,那被胡乱扔弃的团员尸体,
那一个个被少数者利益野心驱使建起的战俘营,就是那肮脏又刺眼的鞋底,大多数人的希望,就这样被野心家吞噬,消磨殆尽。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世界如此美好,我愿意为之奋斗。
不,我只认同第二句!
历史要被讲述,历史要被记得,希望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活着的人告诫自己,告诫别人:
永远不要重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