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阵容2019(2023年氪金无敌阵容分享)
《我和我的祖国》无疑是假期档和国庆期最具期待和瞩目的电影。
单看其创作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礼作,重磅里的重磅。
再看其导演和演员阵容,亮瞎眼的强强组合。
徐峥+吴京。
宁浩+葛优。
管虎+黄渤。
陈凯歌+田壮壮。
他们中随便一个人出现在某一部电影里,都是一部叫好的卖座,而他们,竟然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
陈凯歌导演、代表作《猫妖传》、《无极》张一白导演、代表作《将爱情进行到底》管虎导演、代表作《厨子戏子痞子》薛晓路导演、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图》徐峥导演、代表作《囧.系列》宁浩导演、代表作《无人区》、《疯狂的.系列》文牧野导演、代表作《我不是药神》
这样七个有着鲜明个人风格及艺术手法的导演,我很好奇他们如何在一部电影里做到基调的平衡。
原来在每个大事件背后的小人物故事,就是这部电影的平衡点,七个故事串起了国家崛起的伟大史诗,却都在一代代中国人亲历过的生活中,七个大事件的欢庆盛典,落脚都在我们平时而坚定的民族品质。
导演们不约而同放弃了主旋律的“正面”和“宏大”,着眼于最真实的普通民众情感,手书最博大崇高的中华信仰,同时,兼顾着一个个普通的、具体的人。
电影按照时间线的推进,分为七个独立篇章,特写新中国70年七大历史时刻。
PART 1 《前夜》
继《厨子痞子戏子》之后,这是管虎和黄渤的第二次合作,他们要打响电影的第一枪,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
再大再飞的概念,也能被黄渤拉到地面,该篇讲述了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的故事。他塑造的林治远,像极了每一个要接受挑战和委托时的我们,开心吗?开心的,害怕吗?害怕的,敢确保万一吗?不敢。
能过一关是一关,能进一步是一步。
当他手持电焊一步一步爬上旗杆时,孩子在旁边问我:“妈妈,他会摔下来吗?”
“会。就是有可能会摔下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常常是带着紧张和会预见的危险在做着事情,因为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尽管有可能会摔下来,尽管他也很害怕,但这也是他此时此刻需要去做的事情。”
责任心的觉醒可能常常只是硬上,但它正是我们蜕变的心路历程。
黄渤所饰演的林治远,也体现了我国工程师们严谨而死磕的精神,他对品质验收的严格,对精准数据的保证,有着近乎魔怔般的坚持。
在重新制作阻断球的时候,需要一些稀有金属,当满胡同的人群压过来时,当抱着娃娃的奶奶说这是娃的福锁,当清华老教授拿出院里唯一的一块金属样品,我看到了普通人民对于开国大典有着同样的期待和认真。
在剧中,王千源所饰演的军人被要求全程配合林治远,确保任务完成,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王千源行了一个军礼,而黄渤有点不知所措,比了个抱拳。
最后黄渤爬上旗杆顶部成功排除故障后,他向着王千源行了一个军礼,旗杆下的军人会心一笑,比了个抱拳。
一个小动作的置换,展现了普通人和军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共同执行祖国任务时,不分你我,无关身份,拥有着同样简单的朴实,也有同样强大的使命感。
PART 2 《相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棵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样一个震撼激动的惊世一爆,该怎么往小处理呢?
张一白导演的代表作是《将爱情进行到底》,是个更相信“情感力量的人”,此时彼时,对的人错的时间,他惯用遗憾作为煽情。
这篇故事讲述了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他们隐姓埋名、远离至亲至爱之人,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祖国。
张译饰演的高远和任素汐饰演的方敏是一对恋人,因高远是参与原子弹研发的工作人员,他必须将一切事情烂到肚子里。所有和原子弹有关的人、信息,都是国家机密。
连共事的同志,也不能互通姓名,在高远因遭受高强辐射而被送进医院时,“可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
方敏,在面对爱人不肯相认时,用陌生的口吻诉说着思念和衷肠,压着隐忍,也压着委屈。“三年为什么不给个信儿,哪怕门里塞张纸条呢?”
高远的脸由于生病需要戴口罩,遮住了一大半,而且没有台词,仅靠眼神去传达内心的情感及想法变化,张译演得成功,假装的冷漠、不知道能够说什么的直勾勾、动情处的低眉,是的,他不敢认,因为祖国的使命未完。
而第一声原子弹爆炸的巨响宣告了此项任务的成功之后,他很想拉住自己的爱人,却被冲散在人群... ...
PART 3 《夺冠》
大事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辉煌时刻。拼搏、坚持、不屈,中国女排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而视角,放在上海一个小胡同里。
徐峥和吴京,都是既导又演的选手,两人不管是当演员还是当导演,都屡屡制造电影爆款,而这次的主角,他们给了两个孩子和市井。
徐峥只负责接地气,黑白电视机、公用电话亭、墙壁上的黑板报,还原80年代的生活气息,吴京只负责爱国凝视,串联起生活故事和几场女排的夺冠时刻,以其惯有的真诚自豪感呈现中国精神。
由小孩冬冬撑起的生活故事,胡同里,街坊邻居在电视机前一同见证女排奇迹,维修、维护电视信号的冬冬成了实现大家观看比赛梦的小英雄。
大伙欢欣鼓舞,把冬冬抛在空中,而冬冬呢,“我的小美呢?我还没有把东西给小美呢?”,他的脸上,有汗有泪。
徐峥导演善于制造左右为难。
选择女神还是邻居?集体荣誉还是个人情感?这种左右摇摆、哭笑不得的拿捏,最后挂上小床单的冬冬有了英雄的披肩,在女排获胜的荣耀里,这块花布床单与国旗共享荣誉。
不管在长大后的舞台荧幕里,还是儿时的市井胡同里,不管是姨婆阿叔、稚子幼童,还是专业教练、体界媒体,女排夺冠,是全民的高光。
PART 4 《回归》
大事件:1998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当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璐是一个喜欢踏实浪漫的导演,香港主权的交接仪式,回归的主线和一位曾经在大陆、后来被冲到香港的老钟表匠的故土之情遥相呼应。可以想象,他曾有过多少次的梦回祖国,却无法跨越不平等条约,回家,他们守上了半辈子。
任达华饰演的钟表匠代表着很多中国人对这个时刻从年轻到年迈的执念和盼望。回归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行使了自己的主权,让自己的国民扬眉吐气。
而惠英红饰演的警官和钟表匠踏实的情感走向及婚姻,也象征着香港和中国的相互依存和必然。
PART 5 《北京你好》
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
导演宁浩,继《疯狂的.系列》之后,这部《北京你好》可以称为疯狂的门票,一场由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引发的闹剧。
由葛优饰演的张北京,是一个出租车老司机,将偶得奥运会开幕式入场券的意外之福、嘚瑟之感,呈现得喜感满溢、有情有义,我们也许很渺小,但无一不想见证祖国的伟大。
接地气、不矫情,在主旋律里玩转喜剧,出乎意料的错位及妙趣横生的叙事令人眼前一亮。
但在呈现2008年申奥成功的同时,导演没有忘记同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宁浩是装得下悲喜的人,国家的苦难与荣耀通过一张小小的奥运会门票来化解和传递。
不说教、不煽情、不喊口号,张北京的不着调和靠谱,高调与低调,宁浩的诙谐和凝重,悲喜的交织、在兴盛之外不回避灾难的态度有着对祖国真正的深情。
PART 6 《白昼流星》
故事呈现的是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壮阔场面,宛若白昼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的两个野孩子。
陈凯歌导演是个极具戏剧化和艺术夸张形式的导演,他的影片从来不需要充分理由和转承逻辑,但他的情感表现必须是炽烈而绝对的,不管是对于一个馒头还是一句苍白的话。而在这部剧里,陈导是收着了的。
对于神舟返回舱、形容为白昼流星,是陈导的浪漫,对于退休扶贫办公主任和一对流浪兄弟的情感处理,是陈导的改变,尽管扶贫办公主任的伟岸仍然缺乏力度,流浪兄弟的叛逆仍然缺少支撑,可是,遇见一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遇见一场不同以往的冲击,会点燃一个人的梦想,却是实实在在的具有洗礼意义,《白昼流星》是一个教育片。
在看这部的时候,孩子同样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这个爷爷说不是他们偷的呢?”
“因为他想保护他们,他不想让警察再次抓走他们,所以他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相信他们还有更多的可能。”
祖国的希望在一代代年轻人的身上,扶贫,扶的不是物质,不是给钱给吃的,而是给希望、给信心,教育,教的不是道理,不是知识学问,而是传达接纳、传达梦想。
PART 7 《护航》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领队机梯队驾驶歼-10A战斗机驶过天空气贯长虹,
而一个热爱飞行的女飞行员真实成长经历是这个篇章的情怀。
文牧野是个很细腻的导演,将人性呈现得幽默而透澈,他塑造的英雄总有其短板和不堪,药神里陈勇的懦弱与自私,我只想管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行吗,护航里吕潇然的暴脾气,谁敢和我叫板。
却展现了一个人最真实的人格,我们不可能是一个时刻稳定在真善美道义的圣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出生就执念于救国救民、报效祖国的人,但我们所经历的点滴、回忆的片段,却总会激起我们人性里的闪光。
文导的人物形象刻画永远是经得起推敲的。
最后吕潇然赢得了所有男飞行员的敬礼,这可以说是飞行员一种例行的礼仪,也可以说是女权主义起来后的现象,但我更相信,因为她突发事件背后的解决问题能力,把高光机会让给组员的格局,为她赢得了所有的尊重。
阅兵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时刻,正是因为这种不服输的品质、实打实的技术、同时愿为世界和平而低调担当的态度,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姿态很低,却让我们愿意向这部电影里的所有导演、演员及演员所扮演的每个角色致敬——将每个炎黄子孙的故事不断搬上大荧幕,才能让我们去保持和历史的对话以及对中华精神的理解。
就如最新洗脑神曲里所唱,“我的祖国和我,就像那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我和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祖国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