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关羽阵容(三国名将令群雄后期最强阵容)
关羽,字云长,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赤壁之战后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诸葛亮入川作战后关羽作为主帅镇守荆州,掌管荆州刘备势力范围内的五个郡,即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219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
关羽失荆州,很多人认为是关羽个人大意,也有人认为是荆州的文武配置太弱,更有甚者认为是刘备在人员安排上不合理,所以才导致荆州失守。但在笔者看来,荆州失守主要责任在关羽个人的处事方式不佳,与同僚交恶而不自知,因此才落得个众叛亲离,大意失荆州的局面。
那么,面对五郡之地,甚至是三郡之地(长沙郡、桂阳郡刘备还给了东吴),刘备给的配置有多强悍呢?十二位武将统兵作战、三大谋士谏策出谋、五大文臣治理州郡,配置相当不低,比肩其他汉末诸侯可以说是只高不低。
战将12员:质量相当可观
一流战将关平周仓,皆是大将之材、王甫赵累也是忠贞智谋之将、糜芳傅士仁更是蜀汉元老、关兴关索兄弟、习珍习宏皆是蜀汉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如此阵容,比肩汉中张鲁、徐州陶谦、北平公孙瓒等诸侯皆是不弱,即便面对东吴,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因此,关羽麾下的武将阵容守荆州绝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关平:字定国,原为冀州关家庄庄主关定之子,关羽过五关时被收为义子,从此作为关羽副将南征北战,屡立功劳,多与刘封搭档,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员大将,曾与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周仓:字元福,关西人氏,两臂有千斤之力、黑面虬髯、形容甚伟,本是黄巾军出身,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成为关羽副将,后跟随关羽镇守荆州,曾樊城之役,生擒庞德。
王甫:字国山,广汉人,为关羽部属,随军司马,目光长远,智勇双全,为人忠心耿耿,屡屡劝谏,因所谏的多次良策不被关于采纳,直接导致关羽兵败被擒杀。
赵累:荆州都督,隶属于关羽麾下,为人秉持忠义,临危不惧,在关羽兵败后多次出谋,但无奈大势已去,始终无法挽回关羽兵败的局面,最后不幸战死于乱军之中,壮烈牺牲。
糜芳:麋芳,字子方,刘备小舅子,始终跟随刘备颠沛流离,后为为南郡太守,屯江陵,与关羽共事,但为关羽轻慢,后因惧怕关羽责罚军资失火之事,而投吴,直接导致关羽覆败。
傅士仁:字君义,幽州广阳人,很早就跟随刘备,驻守公安,由于和关羽不和,在吕蒙白衣渡江攻打关羽时,傅士仁杀死关羽的催粮使者并诱使糜芳一起投降东吴,致使关羽失去援助而死亡。
关兴:字安国,关羽次子,自小名声好,受诸葛亮器重,他随关羽驻守荆州,随后他与刘备一起伐吴,杀死吴将潘璋,夺回其父之刀,他随诸葛亮北伐时,和张苞结为兄弟,立了许多战功。
关索:关羽第三子,关索为关羽因杀人而逃难在外之时出生,后刘备占据荆州后,关索前来荆州投奔,并随关羽镇守荆州;此后刘备攻下益州,关索带兵镇守云南一带。
习珍:襄阳人,刘备时曾任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关羽率荆州大军攻打樊城时,被东吴吕蒙袭取荆州,当时唯有习珍据城不降,被困月余,直到箭尽粮绝,拔剑自刎而死。
习宏:习珍之弟,曾在东吴入侵荆州时建议哥哥习珍伪降,约樊胄举兵,习珍死后,弟弟习宏落在东吴,有问必不答,终身不为孙权发一言。
樊伷:南阳人,孙权袭杀关羽得荆州后,为武陵部从事。
胡班:桓帝时议郎胡华之子,早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曾有恩于关羽。后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公念其旧日相救之情,甚爱之;令随费诗入川,见汉中王受爵。
三大谋士:中规中矩足够使用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作为蜀汉荆州派仅次于诸葛亮、庞统的智谋之士,辅助关羽镇守荆州绰绰有余,伊籍更是舌辩之士出任荆州的外交协调简直冠绝天下,杨仪在前期名声不显,后期可是诸葛亮北伐的重要人才,更是被刘禅拜为中军师,虽然人品不佳,但能力还是绝佳的。有此三人,何惧东吴和曹魏?
马良:字季常,襄阳人,初任刘备麾下从事一职。诸葛亮西援后,随关羽留镇荆州,关羽讨魏时,以马良、伊籍为参谋,一同征进,后荆州失守,关羽遣马良、伊籍、赍文三道,星夜赴成都求救。
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人,从年轻时便依附于刘表,后投刘备,关羽讨魏时,以马良、伊籍为参谋,一同征进,后荆州失守,关羽遣马良、伊籍、赍文三道,星夜赴成都求救。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曾投奔关羽,任为功曹。派他为信使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
五大文臣:允文允武,驻守一郡绰绰有余
潘濬不管是在蜀汉,还是在东吴,多年致力于荆州的事务,在吴国受到孙权的赏识和信任,非百里之才,为一州刺史绰绰有余;廖立更是和庞统相当的俊杰,估计军事之能更胜典民之能,此二人在我看来不弱于蜀汉的庞统、蒋琬等人,曹魏的荀彧、陈群之流。至于郝普、樊友、向朗皆是文武足备之士,辅助关羽镇守荆州,也算人尽其才。
潘濬:字承明,武陵人,蒋琬的表弟,刘备领荆州,用潘濬担任治中从事,刘备入蜀,留潘濬统典荆州事务。关羽兵败后归降东吴,并长期主管荆州事务,官至太常,封刘阳侯。
廖立:字公渊,武陵人,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可比肩庞统的奇才,初为荆州从事,后为长沙太守,随关羽驻守荆州,荆州被吕蒙偷袭后,廖立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以为巴郡太守。
郝普:字子太,义阳人,初为零陵太守,先前被吕蒙所骗,投降吴国,刘备割荆南二郡后,被送还。后吕蒙击败关羽,再次归属吴国,在刘备的5个荆州郡守中,他是唯一一个抵抗过的郡守。
樊友:宜都太守,东吴大军攻克了公安、南郡后,陆逊率军长驱直入,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导致各城邑长官和各少数民族头领纷纷投降。
向朗:字巨达,襄阳人,师从于司马徽,庞统死后,诸葛亮前往益州助刘备攻蜀,临行前留向朗等一班文武将官辅佐关羽守备荆州,刘备入主益州后,又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太守
纵观关羽麾下的文臣武将,皆是刘备的亲信人才、第二梯队人才,从质量和数量看,辅助关羽镇守荆州,完全足矣!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关羽性格孤傲,下面人品行不佳或者怪异,比如廖立的自大张狂、潘濬的阴险狡诈、糜芳的商人思维、关氏兄弟及周王赵三将的为关羽是从,直接造成了关羽和同僚的不睦,间接造成了人才价值不能充分发挥,这也是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