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手下阵容(段祺瑞手下)

文|李思达

平定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再度登台组阁、掌握北京政权。在吸取了府院之争的经验教训之后,他在政治上更加下功夫,组织了一个安福俱乐部,吸纳了大量政界人物以达到控制国会的目的,又借口要参加欧战,取得了大量日援。但是痛定思痛,他还是深刻感受到自己在军事力量上的薄弱,深感没有得心应手的嫡系部队的麻烦。在平定张勋之乱时,他通过梁启超找日本借了100万日元,买通了驻马厂李长泰的第八师和廊坊冯玉祥这两支直系部队,才得以成功。所以,在又一次控制北京政府之后,他便积极地开始谋划筹建自己的嫡系部队,这就是参战军和西北军。

段祺瑞手下阵容(段祺瑞手下)插图

从理论上讲,参战军是参加了一战的中国派遣到欧战去做炮灰的军队。但在段祺瑞看来,万里之外的欧洲死活显然不是自己关心的,近在咫尺的各地军阀反抗势力才是看得见的威胁。所以这支参战军一开始就没有被打算送出国,而是计划用来当作他的嫡系武装。由于段祺瑞和日本的接近,所以整个参战军基本上都是由日本提供经费、装备并训练组建的。1918年9月北京政府和日本签订参战借款,日本向段祺瑞政府提供1400万元,用于编练三个师,每个师花费约400万,另加200万左右的附属机关开销。为了确保这笔钱能确实使用到位,日本人严格要求每次付款都要有参战军训练处的督练和军需课长签字盖章,才能领取。

在武器和装备上,参战军是全日械,甚至到了参战军直辖炮兵营连马匹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地步。参战军第一师全师装备了日本三八式步枪,还配有日本六式山炮。为了装备这些军队,段祺瑞还以北京政府陆军部的名义向日本先后签订了两笔总额高达3200万日元的军械借款,全部由日本泰平公司以军械形式交付。以此装备起来的参战军,不仅军械种类丰富,水平也相当先进。

在训练上,参战军也是完全按照日本陆军的模式进行训练。训练处下设教导团,分步兵、炮兵和工兵科,尤其还有深具日本特色的劈刺科,可见其课目设置上的日本化。按日式操典,参战军一年有三期的训练,每期约三个半月。第一期主要是连排单兵战术的操练,进行射击、基本战术和战斗、劈刺等项目的学习;第二期则进行营团级战术训练,进行营以下级别的对抗演习以及各种实战技术;第三期则主要进行实战演习训练,如攻防训练、野营演习以及连级的基本战斗射击和炮兵训练。

段祺瑞手下阵容(段祺瑞手下)插图1

除了参战军之外,段祺瑞还让徐树铮另行编练了4个混成旅的西北军。这4个旅的军队本来属于奉军,在1918年皖、奉蜜月时期,徐树铮任关内奉军副总司令,在秦皇岛搞了一批日械组建了5个旅,准备南下对付南方军阀。但是在皖、奉分裂之后,这5个旅就改编成了4个旅的西北军。依靠这支西北军,徐树铮趁外蒙内乱取消独立之际,一举出兵收复了分裂已久的外蒙,成为近代中国史上不多见的武力维护统一事件,也在段祺瑞北洋政府的统治史上,书写了为数不多的亮点。

虽然以参战军和西北军的实力,尚不足以统一全国,但是用来维护自己军阀统治,那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么一来,文有安福系国会、武有参战军和西北军,凭借这样的资本,段祺瑞和他皖系军阀独裁统治总算是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