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野阵容(多多自走棋冰川恶魔阵容)
既然被称之为地球的第三极,西藏的雪山冰川自然是少不了的。从前几年开始火热一时的来古冰川、40冰川,到这几年的依噶冰川、萨普冰川……第三极的冰川景观,总是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那么,趁着内地的夏日正火热,我们就继续来说说在海拔5490米的荒原之上的冰川吧。它因处于“无人区”和“有人区”的交界地带,鲜少有人涉足。因此,更能体会一番高地的荒蛮与冷酷。
进入冰川的道路
出发东汝冰川,我们首先到达了阿里日土县的多玛乡,这样才有足够时间一天来回。多玛乡对于走新藏线的人应该都知道,它是沿国道219线新藏公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乡镇。有的人从新疆过来,从这里进入西藏;而有的人自此和西藏作别。
对于去往东汝冰川的路,说它好到达吧,驱车便可抵至冰川跟前;说它不好到达吧,去往的路上也的确没有条像样成形的道路,如果没有个当地熟路人带领,可能会迷失方向。
据我们的领路人加参大哥说,去往东汝冰川有两条路。上图所示便是他口中较远的一条路,从多玛乡沿着新藏线的219国道行驶40公里左右,在加参大哥指示的位置,从219半道开下路基,开始在没有路的荒原找车辙压出的小道。
从Google地图上来看,似乎有一条明显的道路通往冰川,且219距离冰川的位置也不算太远。但实际上从开出219之后,便一直在找路。而被车辙压出来的小道,便是所谓的通往冰川的路。
沿着车辙小道走上一段有路基的搓板路,过了一个跨水石桥后,加参大哥又开始指示着下路基。因为再继续沿着道路走,方向就偏离了。
下了路基之后,就是茫茫一片完全没有车辙印的碎石河道,碎石河道夹杂着时深时浅的溪流,偶尔再来一大片冰雪横亘于前。就这样颠簸摸索着,偶尔车辙小路,偶尔碎石河滩,前前后后大概花费了3-4个小时才到达冰川前。
而我们选择了加参大哥所说的另一条较近的乡道返回。这条路明显要比第一条路要好走,当然在走上这条乡道之前,趟碎石河道和车辙小路是不可避免的。但好在不必走出这一大片山谷,在山谷的第三个山沟处转入,便可顺利的衔接上乡道。
虽说乡道也差不多是搓板型的,但起码是一直都有路可循的。在翻过一座如同火山石构造的黝黑山口后,再走一大段下坡和平缓路段,便直接可以上到219国道,大概耗时3个小时左右。当然这还得减去我们驱车去野牦牛沟找偶遇的时间。
冰川山谷的动物
日土县北部的广袤大地,属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特产稀缺的青藏高原的“神兽”金丝野牦牛。而多玛乡则处于羌塘边缘“有人区”和“无人区”的交界地带,绝大部分地方少有人至,且野生动物颇多。
跟着家乡在东汝村,从小就在这片区域放过牛羊的加参大哥,一路上他便把山谷里的山沟和雪山都介绍了个遍。哪里经常有野牦牛出没,哪里可能会碰到熊……在这片山形相似、沟壑相同到完全能混淆方向的荒原上,他却能摸索的清清楚楚。
在他介绍的山沟和雪山名字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都跟动物有关,比如野牦牛沟、岩羊垭口等。他说这么直接粗暴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片沟里会有野牦牛出没,而那个雪山垭口上经常会有岩羊蹦跶的身影。
因为这片区域属于牧民们的夏季草场,牧民们一般会在七月中下旬,气候稍暖、水草丰盛的时候才迁徙过来。所以,加参大哥看了一眼草地上的牛粪,就能断定是野牦牛留下的,且能估摸出它什么时间曾在此出没过。
虽然,我们最后为了来一场与野牦牛的偶遇,驱车专门前往了他所说的野牦牛沟,却由于时间和机缘没有偶遇成功。但从我们进入这个山谷开始,就开始不停的邂逅各种野生动物,有很常见的藏野驴、藏原羚、鹰隼、野兔、土拨鼠……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此偶遇最多的居然是藏羚羊,成群结队的就有五六波。
这一趟虽跟野牦牛没有缘分,但是这一波一波的藏羚羊,也算是给予了慰藉。
东汝冰川的面貌
俯瞰东汝冰川
© Tibet冰河
东汝冰川,也被很多人叫做“多玛冰川”,因为它地处多玛乡。但据加参大哥介绍,这里已是属于东汝村的地界范围了,而且冰川的前面已被竖立了一个大牌子,正名着“东汝冰川”,所以我们也就这样叫着了。
初见这条冰川,是我们还在河道里摸索探路时,抬头便远远地看到这条突兀于荒原之上的雪白。两旁还是青黄不接的山坡草场,感觉时间还停留在深秋;中间是黑色碎石布满的河道,在这个时节还只有几条较小的潺潺溪流;而河道溪水的尽头,便矗立着这样一堵白到晃眼的冰墙。
冰河与加参
© Tibet冰河
聊天的间隙,我们问道加参大哥记忆中冰川的变化。他在年少放羊时就见到过这个冰川,时隔二十余年再次见到这片冰川,他摇头说了句“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没有前后图片的观测对比,仅凭个人的记忆,是无法确切下结论的。只是对于再次回到二十年前的冰川牧场,加参大哥显得格外兴奋。
东汝冰川之星球大战
© Tibet冰河
可能在远观的时候,对于冰川的阵容还没有什么惊叹的想法和概念。当我们走到冰川跟前仰视时,才感受到它的壮观,与自己的渺小。
站在冰川下打量着,就感觉像是在观赏一座座摩天大厦,六七层楼高的冰塔挂着晶莹的冰凌。每一座顶部的造型都不同,有的像南迦巴瓦峰尖尖的顶,有的像冈仁波齐一样的馒头顶……千姿万态着。
我们围着冰川绕了一小段后,在冰塔林底部发现了一处“入口”,跨过溪流钻入冰洞后,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水晶宫”。
里面就是一个天然雕琢的冰室,有一对自然形成的冰桌椅,周边的冰壁都蜿蜒凹凸着各自特有的纹路,大部分乳白色的冰面中还透着好看的淡蓝色,而且每一块冰似乎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棱角和造型。
顺着冰川旁边一侧的山,可以爬至山顶远眺俯瞰,然后再加上小飞机的“上帝视角”,就会看到冰川绵延至远处的大气阵仗,随着周遭的山体走势蜿蜒伸展,让人望不到它的尽头。
在冰川的顶部,则是沟沟壑壑形成的纹理线条,或狰狞或顺滑或扭曲,而在这片冰雪沟壑之间,还散落着几块大大小小的碧蓝冰面湖。
东汝冰川
© Tibet冰河
显然在这片“高楼”之顶,有着另一片天地,一个只有冰和雪的极地世界。我们无法涉足,只能借助工具窥探着这里的一切。然而,这片冰川之域到底覆盖了多大的范围呢?我们也只能借助地图来看清它的全貌。
从Google地图上可以看出,光这一条冰舌就延伸了四、五公里,它就如一个巨型猛兽吐出的长信子,舔在这片荒原的山脊间。
而我们所看见的只是冰川一角。
欢迎关注公众号西藏未止探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