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共斗阵容搭配推荐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碧蓝航线共斗阵容搭配推荐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碧蓝上游新手推荐一战列,战巡二航母或一航母二战列,战巡的后排搭配,极端者也可选择三航母炸脸,但最好提升前排火力来补足定点伤害能力。
导弹上游-1有两种方法获得,分别是共斗模式和核心商店兑换。不过共斗活动已经结束所以只能在核心商店中获得。800核心就可以购买导弹上游-1。
《碧蓝航线》是由蛮啾网络与勇仕网络共同开发的战舰拟人即时海战手游。于2017年6月2日开始全平台公测。游戏以军武拟人为题材,玩家可通过主线关卡、每日副本、实战演习、舰船建造等丰富的玩法,收集并养成强力的角色与装备,手动操作自己的舰队征战四海。
碧蓝航线核心数据怎么刷
平时多刷刷困哪本,很快就可以收集大量的核心数据了。
工具/原料:iPhone12 Pro Max 、IOS14.4 、 碧蓝航线2.0
1、困难本掉落
去刷h本铁定掉落核心数据,平时多刷刷困哪本,很快就可以收集大量的核心数据了。
2、活动获得
活动会送核心数据,比如复刻的骏河共斗。限时活动获取核心数据会给很多,三倍掉落超值。
3、补偿邮件
遇到服务器bug或者维护,官方会送补偿。在邮件中直接就可以领取核心数据了。
碧蓝航线怎么看装备阵营啊?
这个游戏里不能看,不过这个技能指的是这次活动的B2LM(金色)和黛朵共斗的130(紫色)。
这个技能虽然buff的是北方联合的驱逐炮,但值得上场的北联驱逐只有塔什干。当然不排除三期科研有北联驱逐的可能,不过那样的话北联驱逐就上天了。
塔什干推荐带B2LM。
3月13日补充
求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
碧蓝航线大西洋宪章为啥叫大洋秃
大西洋宪章外号大秃洋,原因是共斗第一,碧蓝这几个渠道服都够离谱的。
莱茵演习是全游戏第一个服务器,因为玩家过于佛系而且人太多,被称之为是莱茵养老院。
瞭望台别称天台和非洲台,这个服务器出了名的非酋众多,不过这个外号到底由来是什么不可考据,反正你像抽卡别进这个服务器就对了,同理铁底湾被称为非洲湾也是一个原因。
波茨坦公告外号波茨坦公墓,平时看着完全没有玩家讨论,也没什么热度,但是一到共斗活动就贼给力,被玩家戏称为阴兵过境,所以有了这个外号。
最后说两个卧虎藏龙的服务器莱茵寺有井号、智代、视角姬知名UP主,而大冰山有小圣、钙佬、雷音寺。顺便一提,个人就是皇家巡游的。
至于没有外号的服务器,基本上可以一律称之为是咸鱼服务器了,玩家活跃度不高也是
碧蓝航线VH装甲钢板怎么获得
在碧蓝航线中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游戏中的VH装甲钢板怎么获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碧蓝航线》VH装甲钢板获取方法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碧蓝航线》VH装甲钢板获取方法介绍
一、获得方法
玩家们可以通过共斗活动,穿越彼方的水线中获得。
不过目前活动已经结束,无法获得,等待后续复刻。
二、装备介绍
钢板一般指的是VH装甲钢板,如下图。
有金色,和紫色两种,技能如下。
金色
1、强化属性
初始:350耐久
强化+10:650耐久
强化+13:740耐久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强化+13:3%
2、技能
重甲角色装备时 ,战 斗中受到的穿甲弹伤害降低6%,高爆弹通常弹伤害降低3%;非重甲角色装备时,战斗开始后,自身护甲类型修改为重甲。
紫色
1、强化属性
初始:220耐久
强化+10:520耐久
强化+11:550耐久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强化+11:1%
2、 技能
重甲角色装备时,战斗中受到的穿甲弹伤害降低4%,高爆弹通常弹伤害降低2%。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碧蓝航线》VH装甲钢板获取方法介绍的全部内容,更多游戏攻略请持续关注深空游戏!
碧蓝航线钢材在哪里打
碧蓝航线钢材在共斗活动中获得。
一、获得方法:玩家们可以通过共斗活动,穿越彼方的水线中获得。不过目前活动已经结束,无法获得,等待后续复刻。
二、装备介绍:钢板一般指的是VH装甲钢板。有金色,和紫色两种。
金色:1、强化属性:初始:350耐久,强化加10:650耐久,强化加13:740耐久,大型作战塞壬增伤,强化加11后获得此属性。强化加13:百分之三。2、技能:重甲角色装备时,战斗中受到的穿甲弹伤害降低百分之六,高爆弹通常弹伤害降低百分之三,非重甲角色装备时,战斗开始后,自身护甲类型修改为重甲。
紫色:1、强化属性:初始:220耐久。强化加10:520耐久。强化加11:550耐久。大型作战塞壬增伤,强化加11后获得此属性。强化加11:百分之一。2、技能:甲角色装备时,战斗中受到的穿甲弹伤害降低百分之四,高爆弹通常弹伤害降低百分之二。
好了,关于“碧蓝航线共斗阵容搭配推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碧蓝航线共斗阵容搭配推荐”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