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雄心吴国最强阵容搭配
霸王雄心吴国最强阵容搭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它的今日更新更是备受瞩目。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霸王雄心吴国最强阵容搭配的最新动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三国演义》中,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东吴四大都督。其实,正史中,这四个人都没有担任过?大都督?这样的职务。但因为这四人曾先后统领东吴兵马,为孙权保一方平安及建立霸业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演义小说便把他们称为?大都督?。
而且,这四任大都督中,都有职守上的承接关系,以孙权的话说,周郎之后又子敬,子敬之后有子明。吕蒙死后,夷陵之战中又冒出个陆逊,在危急之中拯救了东吴。而在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之战中,陆逊献计吕蒙诈病麻痹关羽,也算是与之前的三大都督有关联了。所以,把这四人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大可一比的。
假如以《三国演义》来衡量,仅以智慧论此四大都督,周瑜毫无疑问的要排在第一位,然后是吕蒙、陆逊、鲁肃。但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关羽,抹掉了鲁肃很多历史功绩,成了刘备集团的一枚棋子。从正史看,鲁肃恐怕不是罗贯中笔下的有点迂腐的仁厚长者,而是胸怀大略的智谋之士,其智慧不亚于诸葛亮。因而,东吴四大都督若按正史排名,鲁肃当为第一,其智慧也要高出周瑜、吕蒙、陆逊一筹。
鲁子敬最先提出?三足鼎立?的战略谋划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鲁肃率部投奔孙权。在一次聚会上,孙权对鲁肃的言论很感兴趣,便在会后留下了他,单独请教天下大事。在这次谈话中,鲁肃对孙权提出了建立霸业以争天下的战略构想。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这应当是?三足鼎立?的最早模型,鲁肃脑海中的三足,指的是东汉王室、曹操、孙权,不包括当时尚在四处飘零的刘玄德。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献?隆中对?,也提出了?三分天下?。然而,此时,已经是公元207年的事情了。所以,历史朝着三足鼎立方向发展,孙权这一方势力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三国?的形成与鲁肃密不可分。这一点,周瑜、吕蒙、陆逊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鲁肃的?三足鼎立?方略并不只是一种构想,而是有步骤的步步推进。当时,鲁肃对孙权说:?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毫无疑问,鲁肃的战略步骤首先是夺取荆州。这一点,也为曹操、诸葛亮所共识。但是,鲁肃提出夺取荆州,然后鼎足江东计划时,曹操正在北方平定诸侯,诸葛亮尚在隆中躬耕。假若孙权此时进兵荆州,恐怕会有很大的胜算。鲁子敬认为?鼎足江东?战略的前提就是?北方多务?,曹操等军阀忙于逐鹿中原而无暇南顾。孙氏又与刘表有世仇,兴兵攻打师出有名。即便不能捣毁荆州老巢,但攻占后来与刘备争夺的长沙等地,夺占部分荆州辖地,提前向西扩张,也不至于后来处于被动的局面。
但是,孙权缺乏其父兄的壮志雄心与武力胆魄,鲁肃提出?鼎足?江东计划时,孙权竟然这样说道: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在这样的自保策略下,孙吴不断错失机会,竟然连一个江夏都打不下来。好不容易打下来了,由不敢坚守,只是掠走了部分人口便退兵回东吴了。直到曹操挥师南下,鲁子敬才催促孙权,赶紧建立孙刘联盟,以抗曹操,力保?鼎足?。
借荆州到底是对是错
孙权因为自己缺乏霸王胆气,错失了占据荆州的最佳时机,使得鲁肃不得不在曹操南下之际,火速催促孙权,联络刘备,希望刘备帮助刘表的两个儿子稳住荆州局势,抵御曹操下江东。
此时,孙权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派鲁肃北上联系刘备。但是,鲁肃出发之后,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荆州刘琮投降,占据了三家都希望得到的战略要地。面对不利局面,鲁肃并没有放弃,而是星夜兼程倍道,在当阳见到了刘备。原本打算投奔苍梧太守的刘备集团因为鲁肃的到来改变主意,决定与孙权攻抗曹操。
刘备、诸葛亮之所以答应鲁肃的计划,其中肯定有交换条件。从后来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个条件大概与荆州有关,也就是后来的?借荆州?。
鲁肃见到刘备后,得知他们将投苍梧太守,恐怕预料到了事情严重性。一则,江北失去一道抵御曹操的屏障,孙权将孤身迎战。以孙权的胆识,投降是极有可能的。第二,苍梧(今广西梧州一带)远离主战场,刘备完全可以静观事态变化,如诸葛亮所盘算的那样,无论哪家得胜都可从中渔利。假如刘备从苍梧发起攻击,向东、向西、向北,都有望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目标。
然而,在诸葛亮的计划中,最优选择就是占据荆州,然后西取巴蜀。鲁子敬既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便能跟满足刘备、诸葛亮的需求,这笔买卖也就顺利的成交了。
其实,借荆州是鲁肃为实现战略置换所行的一步险棋。当时,孙刘两家都没有把握单独自保,必须联合起来,才有望对付乃至击败曹操。既然联手,就得共享战争成果。?借荆州?说白了,实际上就是瓜分击败曹操之后由孙刘两家占领的地盘。因为,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更不是孙权的,谈不上谁借给谁。?借荆州?应当是把该分给孙权的地盘暂时借给刘备,而孙权这方需要打下其他地盘来交换。
因为达成了这样的条件,刘备、诸葛亮便加以利用,以?赖账?的方式,借而不还。虽然如此,东吴却籍此实现了?鼎足江东?,历史也因此进入三分天下时代。假如不把荆州?借?给刘备,孙权敢灭了这个维系三家暂时平衡的刘氏集团吗?从当时的形势看,孙权没有胆魄,也没有能力这样做。从他们出兵为刘备打合肥、南郡的战役来看,孙权远远不及乃兄孙伯符,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胆略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同样,攻打刘备孙权也是心中无底。听说刘备占据了荆州(治所),便立即与之和婚。
所以,借荆州三国棋盘上的一个大招,绝不是鲁肃的失误。这个计划,孙权当时是极力支持的。
孙刘联盟为三国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鼎足江东?这个总体战略谋划之中,鲁肃在历史即将走到拐点的时候,提出联合刘备共治曹操,便将历史导向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周瑜打赢赤壁之战,其实,也是鲁肃总体战略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
周瑜根本就没有鲁肃这样的战略谋划,鼓励孙权与曹操决战,仅是凭借自家实力,根本就没想到要去联络远未成气候的刘备集团。实际上,赤壁之战的决战地点是在乌林。准确的讲,火烧赤壁应当是?火烧乌林?。乌林在赤壁对岸,假若没有刘备的配合,周瑜要打赢这场战争,恐怕会有不小的难度。
对于鲁肃借荆州以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并不赞同,甚至还给孙权建议,以孙权嫁妹为名软禁刘备。若此,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东吴又将直面曹操。这条计策幸亏没被孙权采纳,否则,便正中曹操下怀。当时,曹操听说孙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吓得毛笔都掉在了地上。
此后,鲁肃在极力维持孙刘联盟的基础上,与刘备据理力争,文武兼施,迫使刘备交出荆州部分地盘,以湘江为界划清地盘(上文提到,孙权若及时占领这些地方,哪有这么多事)。这其中,?单刀赴会?是鲁肃约关羽谈判时提出来的,而非关羽英雄气概吓坏了鲁肃。就是这次?单刀赴会?,鲁肃义正辞严的指责关羽,刘备才不得不罢兵?还?了部分?债务?。
吴起、白起和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最厉害?
三个人中韩信最强,其次就是白起,最后才是吴起。
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
因为吴起是战国人,战国有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可以说是那时候最为杰出的将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而且白起还是四大名将中,最为强悍的一个。
同样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吴起,他连四大名将都不是,当然比不上白起了。尽管他有兵书留世,也是一个常胜将军,但是,比起战功卓越的白起和韩信来,他还是差的远的。
白起可能是古代将军中杀人最多的一个。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战国时期,因为打仗死在战场上的将领,有一百九十多万人,而被白起一个人杀的就有一百一十万。
因此白起也得了一个“人屠”的称号。
很显然白起绝对是那个时候,最为骁勇善战的一个将士。
但是,白起和韩信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的。
毕竟中国历史上的“兵仙”只有一人,这个人就是韩信。
韩信为什么能比白起厉害呢?
因为韩信打仗十分的灵活,更重要的是他什么仗都能打,尤其是擅长打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说,他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正是这一战,让韩信帮助刘邦杀出了汉中,占据了关中。
他打的背水之战,用三万士兵,打败了赵国二十万精锐部队。奠定了韩信名将的地位,让他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和项羽相匹敌的将军。
潍水之战韩信打败了龙且,为刘邦战胜项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韩信带领刘邦和项羽打了垓下之战,并且战胜了项羽,帮助了刘邦夺得了天下。
通过韩信的这些战役,我们可以看出。
韩信既可以打以少打多,也可以打以多打少的战役。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克的。
在这方面白起和韩信相比就差远了。
白起的话,只打有把握的仗,一场战役,只要白起觉得能打赢,他就去。但是,若是打不赢,即使杀了他,他也不去冒险。
白起最终的悲惨命运也是这样造成的。
本来秦昭襄王是想让他把秦国给灭了的。但是,他觉得那时候灭秦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赵国已经叫来了援军。
这时候要想战胜赵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所以他拒不前去,正是因为如此,他触怒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把他给处死了的。
所以说三个人之中,韩信是最为厉害的一个,白起只能屈居老二,吴起也只能排行老三了,尽管他们都是那个时候,最为杰出的人。
但是,通过他们的战役,还是能给他们排出一个一二三来的。
通过后人给他们的称号,也可以看出韩信最强,韩信的外号叫兵仙,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白起的外号就是人屠,听起来他就是为杀人而生的。所以,相对比这两个人来,吴起还是相对比较弱的。
好了,关于“霸王雄心吴国最强阵容搭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霸王雄心吴国最强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