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插图

我觉得练罗虎王的人 看好他瞬间的爆发力 还有拥有肉盾的性质 综合起来看

万寿+飞仙+真逢龙+真轩辕+百步+破碎+诛仙+霸者 这是纯输出的命格

万寿+飞仙+真逢龙+百步+破碎+天地+霸者+诛仙 这是半爆半肉的建议命格

如果你觉得 你可以把格挡堆的很高很高 是可以弥补韧性的不足的 (至少80%左右)

我个人觉得 万寿+飞仙+真逢龙+真轩辕+天地+斗转+百步+破碎 放弃诛仙和霸者 这样好些

能保证输出 又能有生存能力

所以我觉得 虎王本身就是一个很纠结的伙伴 是武圣 堆暴击后不肉 堆肉了没暴击 技能又白瞎了 半肉半爆 如果格挡堆得够高 倒是可以考虑

奥拉星手游金刚虎王装备怎么搭配

在奥拉星手游当中很多玩家还不清楚,亚比金刚虎王装备如何搭配比较合适。对此小编已经整理好了相关的游戏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一起来看看吧!

《奥拉星手游》金刚虎王装备搭配推荐

1、带天启然后刷慢速,适合群攻的亚比,尤其是输出的,还有溅射伤害,对于金刚虎王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2、金鬼算是万金油吧,而且适合冲满战,毕竟金鬼也是算比较好获得的,起码来说比天启还好弄,也算是比较通用。

3、修罗竞技场除了削属性,还能回体力值,相当于有了削属向还有续航向,而且还能令对方害怕,对于虎王来说感觉修罗用处不大

4、天量满速在竞技场也是比较烂大街的,但是天量竞技场上真的很肉,但是虎王肉装真的没什么用,该秒还是被秒,无非就是伤害抗性多一点。

谁是二战坦克王者?!求:虎1、豹、虎王、T-34/85、IS-2、IS-3、萤火虫、潘兴坦克的战斗力数据比较!

楼主,你的问题真是越来越复杂啊,我们还是先列举数值,然后进行比较好了。

1. 火力:

a. 虎1:

虎式坦克装备88毫米KwK 36 L/56加农炮一门,火炮身管长度是口径的56倍。以下是不同弹种在不同距离的穿甲厚度:

弹种 Pzgr.39 Pzgr.40

--------------------

100m 120mm 170mm

500m 110mm 155mm

1000m 100mm 138mm

1500m 91mm 122mm

2000m 84mm 110mm

b. 豹:

豹式坦克装备75毫米Kw.K.42 L/70加农炮一门,火炮身管长度是口径的70倍。以下是不同弹种在不同距离的穿甲厚度:

弹种 Pzgr.39/42 Pzgr.40/42

--------------------

100m 138mm 194mm

500m 124mm 174mm

1000m 111mm 149mm

1500m 99mm 127mm

2000m 89mm 106mm

c. 虎王:

虎王坦克装备88毫米KwK43 L/71型加农炮一门,口径和虎1一样,都是88毫米,但是倍径数更大,火炮身管长度是口径的71倍,长6.3米。他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所有型号的正面装甲,也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以下是不同弹种在不同距离的穿甲厚度:

弹种 Pzgr.39 Pzgr.40

--------------------

100m 202mm 236mm

500m 185mm 216mm

1000m 165mm 193mm

1500m 148mm 173mm

2000m 132mm 153mm

注:其实在盟军大规模轰炸德国本土之后,德国的穿甲弹生产开始走下坡路,又因为缺少稀有金属,使得穿甲性能远不如上面的数据,在700米外打不穿豹D的炮塔正面,500米处打不穿潘兴的炮塔正面,以至于该潘兴车组都不敢相信自己顶住了虎王的攻击。

d. T-34/85:

T-34/85坦克装备一门85毫米56倍口径ZIS S-53型加农炮。以下是不同弹种在不同距离的穿甲厚度:

弹种 APBC APCR

--------------------

100m 118mm 172mm

250m 116mm 163mm

500m 111mm 140mm

750m 107mm 121mm

1000m 102mm 110mm

1500m 93mm 100mm

2000m 85mm 89mm

e. IS-2:

IS-2坦克装备122毫米 D-25 Model 1943 L/43加农炮一门,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其穿甲能力和虎王坦克差不多。

弹种 穿甲弹 破甲弹

--------------------

100m 205mm 242mm

500m 185mm 218mm

1000m 160mm 200mm

1500m 136mm 175mm

2000m 120mm 158mm

f. IS-3:

IS-2坦克装备122毫米 D-25 Model 1943 L/43加农炮一门,和IS-2一样。

g. 潘兴:

M26坦克装备90毫米M3型火炮一门,其身管长为50倍口径。穿甲弹分被帽穿甲弹、高速穿甲弹、普通穿甲弹。美军规定,对付德国重型坦克,必须使用被帽穿甲弹和高速穿甲弹。其中被帽穿甲弹在1000码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22mm,在2000码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在1000码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99mm,2000码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

h. 萤火虫:

萤火虫坦克装备17磅Mk.IVMk.V坦克炮一门,口径76.2mm,倍径数为58倍。17磅炮的穿甲能力与潘兴的M3型差不多,以下是英军在1000码距离上测试的数据:

普通穿甲弹 Mk.3T 110mm

被帽穿甲弹 Mk.4T 118mm

风帽穿甲弹 Mk.8T 140mm

脱壳穿甲弹 Mk.1T 195mm

所以,在1943年,萤火虫是唯一一种能够以较远距离在正面摧毁德国虎、豹的西方盟军坦克。

结论:纯粹从上面的数据分析,火力方面,最强的是IS-2、IS-3(主要是其口径太大)、潘兴和虎王,使用脱壳穿甲弹的萤火虫也可以和上面三种坦克相媲美;而使用风帽穿甲弹的萤火虫只能和虎1、豹式差不多;一旦换用普通穿甲弹或被帽穿甲弹,萤火虫的火力也就和T-34/85差不多。

2. 防护:

a. 虎1:

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100毫米,炮塔弹盾厚110毫米,侧面装甲80毫米。

b. 豹:

豹式坦克正面装甲厚80毫米,但35度的斜角使防护效果相当于150毫米装甲;侧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装甲,防护效果相当于58毫米;炮塔正面的弹盾厚110毫米,侧面65度斜角的装甲厚45毫米。斜面装甲使豹式坦克的防护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虎式坦克。

c. 虎王:

虎王的正面装甲为100-150毫米,侧装甲和后装甲80毫米,底部和顶部装甲28毫米。炮塔分波尔舍型和亨舍尔型两种,波尔舍型炮塔正面装甲厚100毫米,具有60度的倾斜角度,侧装甲和后装甲80毫米, 顶装甲为40毫米;亨舍尔型炮塔正面装甲厚180毫米,81度倾斜角,侧面装甲的倾斜角度被修改为69度。

d. T-34/85:

T-34/85的装甲沿袭T-34/76,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但是正面装甲有32度的倾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倾角一直延伸到炮塔。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顶部装甲18-22毫米。

e. IS-2:

IS-2的正面装甲为100-120毫米,倾角30-60度,实际上最大处相当于160毫米,侧装甲80毫米,顶装甲19毫米。

f. IS-3:

IS-3的正面上装甲板120毫米,18度倾角,下装甲板120毫米,27度倾角。侧面上装甲板90毫米,30度倾角,下装甲板60毫米,30度倾角。后部上装甲板60毫米,42度倾角,下装甲板60毫米,49度倾角。炮塔正面装甲160毫米,侧后部均为110毫米,顶部20毫米装甲。

g. 潘兴:

潘兴坦克的正面上装甲板厚120毫米,前下装甲板厚76毫米;侧装甲板前部厚76毫米,后部厚51毫米;后面上装甲板厚51毫米,下装甲板厚19毫米。炮塔前装甲板厚102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板厚76毫米,防盾厚114毫米。

h. 萤火虫:

萤火虫坦克的车身直接使用美制M4谢尔曼坦克,正面装甲厚51毫米,有56度倾角(相当于65毫米)。侧面则是38毫米垂直装甲。炮塔正面装甲厚76.2毫米。

结论:纯粹从数据分析,防护方面,虎王和IS-3最强(IS-3没有上过战场,只能看实验数据),其次是IS-2,下面是潘兴,然后是虎和豹(豹式侧面装甲太薄弱,正面装甲强于虎),下来是T-34/85,最后是萤火虫。

3. 机动性:

a. 虎1:

虎式坦克的最高时速为公路38公里/时,越野10-20公里/时,最大行程140公里。

b. 豹:

豹式坦克的最高行进速度为公路46公里/时,越野24公里/时,最大行程公路200公里,越野177公里。爬坡性能30度,涉水深度1.8米,越障高度0.9米,越壕宽度2.45米。

c. 虎王:

虎王坦克的最大时速为41公里/时,最大行程公路170公里,越野120公里。爬坡性能30度,涉水深度1.9米,越障高度0.85米,越壕宽度2.5米。

d. T-34/85:

T-34/85的公路最大速度为55公里/时,越野最大速度为40公里/时,公路最大行程300公里,越野最大行程250公里。爬坡性能35度,越障高度0.73米,越壕宽度2.5米,涉水深度1.32米。

e. IS-2:

IS-2的公路最大速度为37公里/时,越野最大速度为19公里/时,公路最大行程241公里,越野最大行程210公里。爬坡度36度,越障高度0.99米,越壕宽度2.48米,涉水深度1.3米。

f. IS-3:

IS-3的性能几乎和IS-2一样,公路最大速度为37公里/时,越野最大速度为19公里/时,公路最大行程220公里,越野最大行程185公里。爬坡度36度,越障高度0.99米,越壕宽度2.48米,涉水深度1.3米。

g. 潘兴:

潘兴坦克的公路最大速度为48.3公里/时,越野最大速度在20公里/时以上,公路最大行程200公里,越野最大行程160公里。爬坡度31度,越障高度1.17米,越壕宽度2.44米,涉水深度1.22米。

f. 萤火虫:

萤火虫坦克是将17磅火炮直接装在M4谢尔曼坦克上形成的,机动性能和M4差不多,其最高公路/越野速度为38-40千米/时,最大公路/越野行程160千米。爬坡性能31度,过墙高度为0.61米,越壕宽度为2.3米,涉水深度为0.91米。

结论:纯粹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机动性方面,T-34/85远远超过其他对手,豹式和潘兴其次,然后依次是萤火虫、虎王、虎1,IS-2和IS-3垫底。

4. 产量:

a. 虎1的产量极其有限,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总共仅生产了1355辆。即使在1944年4月,虎1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也只生产了105辆。

b. 豹式是德国后期的主力坦克,在后期德国坦克生产中平均产量最高,但是D、A、G三个型号加起来也只有6042辆。1944年5月开始研制F型,但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20辆左右。

c. 虎王坦克的产量更是低得可怜,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仅生产了489辆。

PS: 虎1、豹、虎王的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到了二战后期严重缺乏资源,生产能力不够,但更重要的是这三种坦克工艺太过复杂,废品率高,耗费大量工时,所以这三种坦克在战场上总在数量上出于劣势,不得不持续生产改进型IV号坦克,以弥补这三种坦克的数量劣势。

d. T-34/85秉承T-34/76一贯的易于生产的特点,各型T-34(包括改进的辅助车辆)在战时生产超过53000辆,其中T-34/85是产量最大的,数量上超过18000辆。

e. 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

f. IS-3重型坦克是IS-2的改进型,但是因为出场时间过晚,使其没有在二战中参与战斗,从1945年到1946年,总共生产了2311辆。

g. M26潘兴坦克也是出场太晚,只赶上了二战的收尾阶段,共生产了2428辆,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

h. 萤火虫坦克的产量也很低,英军下达订单为2100辆,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实际产量约为计划总数的一半。未能完成全部生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7磅火炮的实际生产量远低所需的计划产量。

结论,从产量来看,T-34/85远远把其他坦克甩在后面,然后是豹式,下面是IS-2、IS-3和潘兴,最后是虎1、虎王和萤火虫。

5. 战例:

a. 虎1:

米歇尔·魏特曼(所属第101 SS-坦克部队),他被后世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坦克指挥官之一。1944年6月13日,由魏特曼领导的第101独立重坦克营的第二连,在波卡基村遭遇英军,当时魏特曼击毁盟军超过24辆军用车辆,其中当然包含了不少英军的主力坦克。

国防军陆军502虎式重战车营第二连排长,奥托·卡里乌斯,公认的二战期间德军战车击破王,同时也是历史上击破战车最多的坦克指挥官,1944年7月22日那里维亚村,2辆虎式战车在卡里乌斯指挥下,20分钟内击毁苏军包括JS2重型坦克在内的共20辆坦克(大部分苏军坦克手未在坦克里,而是在外面和步兵休息,卡里乌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其个人击破战车总数:170辆左右、战防炮130门,大部份是在东线获得的。

b. 豹式:

1943年9月13日,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的7辆豹式坦克遭遇大约70辆苏联T-34/76坦克,在20分钟的战斗中,28辆T-34/76被击毁,豹式坦克无一损失。

1944年7月在华沙城下,党卫军维京装甲师大战苏军第二坦克集团军,该师一个坦克营在战斗中击毁107辆苏军坦克(包括苏联T-34,美国M4谢尔曼,英国瓦伦丁等型号),自己只损失了4辆豹式坦克和1辆4型坦克。

豹式坦克最著名的战例当属“巴克曼角落” (Barkmann's Corner)。1944年7月27日诺曼底战役中,隶属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赶大部队,途中发现美军15辆M4谢尔曼坦克和一队卡车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将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单枪匹马拦住美军去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毁9辆谢尔曼坦克和数辆卡车。美军不得不呼唤攻击机前来救驾,这才击伤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后巴克曼从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后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

c. 虎王: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参战,接着又在7月在波兰作战,第503坦克营的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也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由于技术原因,这两个连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1944年8月结束之前,这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毁了。

d. T-34/85:

1944年4月2日早上,3辆T-34/85在波兰的南部遭遇2辆德军IV.H坦克,在600米的距离交手,T34/85坦克在15分钟内将2辆IV坦克全部击毁,IV坦克向苏联坦克的正装甲开火14次,没有一次是有效的,几乎全部被反弹(1发75毫米炮弹打穿了T34坦克的正面副装甲),而T34/85中型坦克向IV坦克开火时,最多只用3炮就可以将其粉碎。

1944年9月11日早上,8辆T-34/85在华沙市区和6辆德军IV.G坦克展开巷战,仅仅10分钟就将德军坦克全部击毁(距离为560米左右),而自身只损失了一辆坦克。IV.G开火45次,只有不到12次是有效的,而T-34/85坦克的攻击没有一次是无效的。

1945年5月2日,22辆T-34/85在柏林和德军的8辆黑豹A交手,用了52分钟才把德军的坦克全部击毁,而自身居然损失了14辆。交手距离是1250米,T-34/85拿黑豹的正装甲和侧装甲都没什么办法,只好攻击它的后面,黑豹一共攻击22次,有4次被苏联人的坦克反弹了。

e. IS-2:

1944年6月,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作战,以彻底消灭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此战投共投入了4个近卫军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在粉碎德军防御阵地中发挥了巨大威力。IS-2重型坦克发挥出了强大的火力和防御能力。其中JS-2坦克炮长M·A马祖林上士与近卫军伍德洛夫中尉表现尤为突出,前者击毁击伤德军坦克21辆,装甲运兵车数辆,并歼敌数10人。终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后者在奥格莱德村成功伏击德国国防军501重装甲营,并击毁了3辆虎王重型坦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屠虎勇士”。

在匈牙利战役中,IS-2实现了与虎王坦克的正面较量,德国国防军503“统帅堂”重装甲营王牌人物第3连连长冯?罗森中尉在日记中写到了与IS-2重型坦克交手的过程:“……一眨眼的工夫,我们又和对方照上面了,1500米外一记精准的点射将一枚88毫米炮弹硬生生地送到了对方炮塔前部(当时的503重装甲营已经全部换装了“虎王”重型坦克),浓烟骤起,没来得及让我和炮手击掌庆祝一番,那辆被狠狠揍了一拳的苏联坦克居然又蠕动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斯大林”2型坦克(即IS-2)过招,122毫米的坦克炮和厚实的装甲让它简直就象一个怪物!情况可不太妙……”。

f. IS-3:没有战例。

g. 潘兴坦克,同样以为登场太晚,几乎没有战例,只有一次和虎1交过手,美军攻打科隆的时候,远距离偷袭敲掉过一辆虎1,但又被偷袭损失一辆,另外在夺取雷马根大桥时,潘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h. 萤火虫:

最著名的战绩当属1944年8月8日哥顿上士的ShermanMk.VC在圣·埃格南伏击战中击毁德国坦克王牌米哈伊尔·魏特曼(MICHAEL·WITTMANN)率领的虎式坦克分队。在这场战斗中共摧毁了4辆虎式坦克,包括魏特曼本人在内的20名乘员阵亡。(注:魏特曼的死因至今仍未有定论,此处列出的仅为英军观点)

在特萨尔森林,英军第24轻骑兵分队的柯尔菲尔得上士的单台ShermanMk.VC连续击毁了4辆豹式。同一时间在罗·莱伊地区道林格中士的ShermanMk.VC击毁了1辆虎和3辆豹式。另外在伯姆威地区英皇家龙骑兵近卫第4/7连的ShermanMk.VC取得了击毁虎王、Ⅳ式坦克、Ⅳ式坦克歼击车各1辆的战绩。

以上几则战果记录在英陆军第8装甲师的战史上,仅为两天内取得的战果。

6. 实战分析:

其实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两者的任务明显不同,重型坦克多用于攻坚和防御作战,而中型坦克则主要用于坦克决战。上面这些坦克,虎1、虎王、IS-2、IS-3都属于重型坦克,豹式、T-34/85、潘兴、萤火虫属于中型坦克。如果硬要放在一起比较,那么中型坦克从数据上看完全不是重型坦克的对手。实际上则不同,别的不说,T-34/85就有从侧面击毁虎1的记录。所以我们最好把两类坦克分开来对比。

先说重型坦克,上面4种重型坦克的机动性都很差,特别是虎王,到最后都没把频繁的故障隐患解决。所以,这4种坦克最多的任务就是防御作战,在远距离击毁敌方坦克。其中虎1最早出现,所以其性能完全不能和后面三者相比。IS-2坦克的设计初衷就是对付虎1坦克,所以其性能完全超越了虎1。虎王的性能则超过了IS-2,而IS-3出现太晚,去和上面3种坦克相比,其实有失公平,不过性能确实在这4种坦克中是最好的。

再说中型坦克,毫无疑问,萤火虫防护、机动性差,产量低,完全无法和其他3种坦克相比(事实上,萤火虫的作用是配合M4和克伦威尔,专门用于击毁德军重型坦克的,不算是主力坦克)。T-34/85主要靠数量取胜,如果比较性能,完全不是豹式和潘兴的对手,不管是火力、防护,都不是一个层次的,最多就是机动性强,对后勤压力小。下面比较豹式和潘兴,其实潘兴出场时间过晚,和豹式去比较是有失公平的,但是硬要比的话,其实两者也差不多,双方均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对方的正面装甲,也能在2000米以外击穿对方的侧装甲,机动性也差不多,产量也都比较低。

但是,如果光比较性能的话,其实不能反应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比如,德军的坦克在性能上对盟军、苏军均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最终节节败退,实在是因为数量上差太多。哪怕是一换五,德军的坦克数量也是越大越少,最终生产跟不上消耗,被慢慢消耗完。

所以说,在确定谁是二战坦克王者的时候,产量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来看,重型坦克因为产量普遍较低,不能战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都不合适竞争坦克王者。而且重型坦克在交战时,基本只能在远距离击毁对手,一旦被对方贴近,要么对方主炮威力太小,100米内都击不穿装甲,否则就等着被收拾吧,而且就算想逃,也根本跑不过中型坦克。诺曼底登陆后,法国战场上的虎1就曾经陷入这种窘境。

另外,后勤压力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比如虎1和虎王,重量实在太大,大多数路面、桥梁都承受不起,在战略转移时还要换专用的履带才能上火车,这样的坦克,实在是后勤部门的噩梦啊。所以,这一点上,中型坦克要明显好得多。

综合以上所有的分析,我认为二战的坦克之王,应该是豹式和T-34/85。豹式性能比较均衡,T-34/85产量实在惊人。如果豹式可以加强其侧装甲的话,我想他应该可以成为完美的坦克,独一无二的二战坦克之王。(潘兴的产量实在太低,而且登场时间太晚,参加的坦克交战也几乎没有,影响不大,而且性能上也没有明显超越豹式,所以不选)

PS: 以下是对莱维哈特相关质疑的回答

1. 虎1的侧装甲确实是80mm,我在上一个帖子中已经写明了,其实关于虎1的侧装甲能否顶住M4和T-34/76攻击的问题,牵涉到穿甲弹入射角度、攻击距离等多方面因素,我记得上次看过一篇报道,就有T-34/76打进虎1侧装甲的记录。

2. 关于上一个帖子里虎1和豹的对抗,我是依据楼主的意见进行分析,在完全理想的状态下比较。在实际战场上,首先坦克数量不会是1对1,其次可能存在伏击的情况,然后还有步兵、火炮甚至空中支援,这样分析起来,估计10万字都写不完。

3. 关于波卡基村战斗中魏特曼的坦克被毁原因,其实说法很多,还有一种说法是坦克履带让一门英军的6磅反坦克炮敲掉了,整个乘员组被迫撤离了坦克。我只能拣一种说法,不过目的在于说明虎式坦克的威力。

4. 关于巴克曼的战绩,确实有两种说法,你说的也是一种。不过不管真相是正面交战也好,还是伏击也好,一辆豹式击毁那么多M4,足以说明其威力。

英雄连勇气传说,虎王和虎式哪个强一些

虎式的话,白板各种无语,但是升级后用好了会很给力。注意虎式适合后方机动支援,不适合前冲突击,玩命黑枪就好。

虎王,个人感觉还可以,不过历史上虎王并不怎么给力,游戏里给的都是理想数据下的虎王,同样,换装了亨舍尔炮塔和顶级发动机(跟虎式通用)以及悬挂的虎王会很给力。前提是你要当他是机动堡垒,继续机动黑枪流,但不是死蹲,死蹲无法发挥虎王的优势。

PS:虎王正面不错,但是首下,侧面防护很悲剧。车速最高28,爬坡稍微陡一点的一半都是8左右。零件比较容易坏,合理利用角度有很强的跳弹能力(包括首下和脆弱的侧面)。

潘多拉的回响百夫长阵容搭配有哪些

潘多拉的回响百夫长阵容搭配有什么:

1、具体的阵容搭配如下:百夫长、虎王、莱茵、A13梦约者和彗星这5个角色;

2、这套阵容也即是方队的组合,具体是针对步兵来组合的阵容,我们在对面的步兵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方队来进行战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3、方队的增益效果是:全队对敌人步兵的伤害提高20%,还有每编队一个潘多拉,最终的伤害就可以上升1.5%,满编的时候,还可以再额外增加1%。

潘多拉的回响R级角色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R级角色来进行单位支援、激活羁绊、碎片转换、远征任务等操作,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效率。

奥拉星金刚虎王怎么打&展示搭配&技能介绍

(而且附带降低速度的辅助方面,是很好的技能,不过虎王有了厚土印升级版,此技能删去)。魔高一丈:奥拉传统提升特功技能,多亚比PK战传统老招式,只是现在的清强亚比巨多,还是看使用方法吧。兽王神力:不用多说了,就是一个防御脆皮。居然有这种变态技能,相信单亚比PK一定要山多亚比吃不消耶。百兽神威:虎王亮点技能!威力150先发,完全是摆脱了速度的困扰,80%束缚,束缚什么的抓人还不错了,不过束缚后降低命中,哇呸呸,变态。变态。虎啸震天:威力280,虎王所谓的最大攻击绝招,附带中招的降速度,如果是100%命中该有多爽塞(所谓的厚土印升级版)。毫无疑问的配招:魔高一丈、兽王神力、百兽神威、虎啸震天。PK战与战术的搭配:战术搭配使用:强攻+束缚法(强大强大):阿波罗+八爪鱼+金刚虎王+狼王+玄武+奇灵王首发波罗兄,这只作为2013的年费亚比,无论是攻击,或是速度都有着不错的变通,双属性大招的掌握,相信首发强攻会有不错的理想效果。八爪鱼,当然也是被耗血所专用,吸附+虚弱封印。装甲壁垒不受降属性影响,八爪束缚这叫一个爽,八爪鱼本来攻击种族就很高,配上200的威力,外加40%束缚对方,这4个技能配合在一起来捏对方,简直就是个爽歪歪,由于没有提升防御的招式,特性石选择霸体,爽爽爽。歪歪歪。金刚虎王,本次解析的高潮,在此类战术的作用当然也是副抓人,虽说八爪鱼防御不错,但说实话,在一个好的抓人队伍里面是必须配有两个抓手的,而80%的束缚率也会将此战术的使用推向高潮。狼王,这只亚比似乎已经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炒的最凶的一只了,无论是先发清强还是保护自身属性都是超一流的,就因为这样,狼王也在单P中实力蛮横,而在多P中也适合大量战术配合,完全压制了凤凰、奇灵等一等亚比,所以强大的战术必须配有狼王。玄武,在此战术中也是耗血的主流,恢复性睡眠,少血,回血,少血,回血。霸体特性加双防,再次配合秒杀技能来破弱化战术,玄冥束缚完全克制凤凰,上古系大招的拼RP也相当重要,所以说玄武的使用也是战术胜利的关键。奇灵王,不用说大概也会知道,相信老玩家们战术PK时也一定要带,虽说在这次战术中没有太大作用,但是在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时也是翻盘的关键。大概的战术使用方法也只有这些,战术配合的话,也只介绍这种了,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战术使用提供帮助。

好了,今天关于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虎王搭配推荐阵容图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