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巷战最强阵容搭配推荐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车臣巷战最强阵容搭配推荐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车臣巷战最强阵容搭配推荐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其实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是惨胜而不是惨败,虽然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仍攻下了格罗兹尼,把车臣武装打到了南部山区。
首先回顾一下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
1994年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部长格拉乔夫认为车臣武装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上都与俄罗斯有巨大的差距,他特别有信心的估计只要1个星期拿下格罗兹尼,再用半年时间彻底肃清残余势力。
▲俄军部队进军车臣
12月10日俄空军很快就击败了车臣空军,掌握了制空权,随后俄军调集12万兵力向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进攻,很久就完成了对格罗兹尼的合围。12月27日,俄军采用二战时老旧战术出动战机、组织强大火炮,对外围进行火力覆盖,很快就夺取了格罗兹尼外围所有重点据点。一开始俄军的进展很顺利,于是俄军乐观的认为拿下格罗兹尼很容易。
巷战开始后,由于大意,俄军甚至在通讯过程掌采用明码通讯,使得车臣武装可以轻易窃取俄军情报,还有机会进入俄军通讯网发布虚假情报。
车臣方面虽然总兵力只有3万人,但他们并没有采取与俄军正面对抗的作战方式,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战术,充分利用大量高层建筑和狭窄的街道,对俄军进行伏击。为此杜达耶夫将车臣武装化整为0,分散成一个个的坦克猎杀小组,他们隐藏在高层建筑的残垣断壁中,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露出獠牙的毒蛇随时给予俄军以致命的伏击。
▲在残垣断壁中奔走战斗的士兵!感觉像是上色的斯大林格勒巷战
12月31日凌晨,还没有察觉到城中隐藏着巨大危险的俄军开始了进攻,他们以坦克和步战车组成第一梯队在地空火力掩护下,对市区展开强攻,为了不影响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俄军没有要求步兵下车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结果131摩步旅首先落入了车臣武装的伏击圈,车臣武装用RPG火箭弹对装甲车辆侧面进行无情的攻击,俄军主力确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被压缩在狭窄的街道内,由于不清楚敌军的位置,俄军的攻击毫无作用,同时火炮发射时的火光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车臣武装用RPG对T-72a坦克发射了7枚火箭弹,使得T-72瞬间殉爆。
▲被击毁的俄军BTR装甲车
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屠杀?开始了,只装备轻型武器和车臣武装,利用地形优势,对俄军的装甲车辆和人员展开了?屠杀?,俄军两天就损失了26辆坦克中的20辆和120辆装甲战车中的102辆,1000多官兵中人中包括旅长萨文在内的800多人阵亡,俄军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被击毁的俄军车辆
惨败的俄军迅速对第一次作战进行了认真总结,将兵力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将营级单位作为城市攻坚的核心力量,突击群的坦克拉开车距,互相掩护,步兵则在坦克周围肃清楼房,随后俄军再一次攻入该城,这次的进攻就变得顺畅多了,杀伤了大量的车臣武装。随后车臣武装又改变战术,利用狙击小组狙击俄军步兵,俄军也见招拆招,采用步兵携带火箭筒乘装甲车突入地方纵深,然后依托车体掩护,向敌人发射致命的燃烧空气爆炸弹头,最终依靠重火力和人员优势,俄军成功拿下格罗兹尼,但也付出了阵亡1376人、失踪408人、2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被毁的惨痛代价,可以说格罗兹尼是用年轻俄罗斯军人的鲜血和生命打下的。
▲俄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俄罗斯付出惨重代价原因分析
(1)大意轻敌,骄兵必败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自上到下都存在严重的轻敌心里,俄军高层和俄军指挥官思想麻痹、盲目冒进,导致了格罗兹尼巷战俄军的惨重伤亡。
(2)明码通讯,低级错误
俄军在战争中竟然采用明码通讯,被车臣武装监听,使得信息形成严重不对称,这也是俄军犯得最低级错误
(3)战术陈旧,丢掉老本
其实苏联军队早在二战时就有着丰富的城市巷战经验,柏林攻坚战时,苏联军队就学会进攻时先侦查,再测绘城市地图,再将攻城计划准备的事无巨细,还要准备好预备计划以防意外情况,此外步兵也要做好肉搏战和逐屋扫荡的准备,此外还要配备工兵连,炮击炮连,喷火排,但是俄军早已把苏联红军用献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抛诸脑后了。
俄军在进攻时,采用二战时的陈旧战术,先火力覆盖,再装甲部队突击,但是由于俄军没有要求步兵下车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丧失了基本的步坦相互协同保护作战,而且装甲车辆没有拉开车距,都是严重的低级错误。
(4)俄军战士年轻稚嫩,车臣老兵战争经验十足
此外俄罗斯的战士多是年轻军人,战争经验严重不足,而车臣武装多是一些经历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战争经验十足,并且对于灵活作战炉火纯青。
(5)俄罗斯动荡不安、士气低落、武器装备缺陷
此时的俄罗斯国内也是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阵痛,社会动荡不安,士兵们士气低落,此外由于存在大量的偷卖武器装备事件,甚至坦克上的反应装甲都有被卖掉的,武器装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当然这次的车臣战争彻底打醒了俄罗斯巨熊,特别是普京上任后,重新整顿俄罗斯军队,俄罗斯军队从此又出现了血性,此外俄罗斯根据实战的教训,认真总结战争经验,为第二次车臣战争顺利拿下车臣奠定了基础。
实践是检验部队的唯一标准,部队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获得最快速的成长
第一次车臣战争有多惨?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最惨巷战
喜欢看战争大片的小伙伴们一定会看过一部俄罗斯非常经典的战争**《炼狱》。这部**是根据第一次车臣战争所改编的**,这部**给很多小伙伴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车臣战争可以说是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这次战争正是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后最惨的一次城市巷战。那么现在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炼狱》讲述的是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俄军第131摩托化旅在格罗兹尼遭遇埋伏的悲惨故事,在这里面所有的内用都是取自于真实的战例。这场战争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城市巷战,曾经一度威震四方的俄罗斯军队出动了有三万多大军在进行战斗,打了整整三个多月。俄军损失惨重,军队的士气大跌,当时俄国官方公布阵亡人数达到3826人,受伤的有17892人,408人失踪,另外还有一名少将触雷阵亡。投入的2200辆坦克与装甲车,其中有225辆被认定彻底摧毁。
这场战争结束后,就连当时的美国也是唏嘘不已惊叹道:“打不起这样的城市巷战”。那么造成俄军损失惨重主要有哪些原因呢?主要有这五个: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战争爆发的时候刚好是苏联解体后没多久,当时的经济处于崩塌状态,政治也十分的混乱,俄罗斯的军队实力迅速下降,战斗力以及经验都非常的欠缺,另外士兵的技术能力也是不足的,完全无法有效的去应对激烈色战争。另外不会没有得到系统化的训练,而且还有着严重不满员的情况。1994年12月26日,俄罗斯的联邦安理会理事成员召开了会议,最终决定向格罗兹尼地区部署装甲部队,彻底的铲除车臣的分裂组织。而在此时此刻,俄罗斯连一个完整编制的坦克师都选不出来,当时俄罗斯最精锐的坦克师以及摩步师全部都缺员4-5千人以上。
第二个就是,当时俄罗斯的主战武器以及装备都已经非常落后了,俄军的坦克装甲以及车辆的复合装甲防护普片情况下都是不到位的。当时使用的T80主战坦克,燃气轮机怠速时候的油耗和作战时候所使用的油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以至于当时很多坦克在热车待命的时候燃料就已经全部耗光了。同时在这场战争期间,俄罗斯的战术通信技术也是非常欠缺和落后的。当时车臣的叛军经常能够监听到俄罗斯无线电的加密通讯,甚至还可以冒充俄罗斯的军官来对俄军下大一些错误的军事指令。
另外再当时的俄罗斯军队中还出现了一些非常让人乍舌的现象,在格罗兹尼市区激战后,那些在残废坦克身上更换下来的爆炸反应装甲盒,为了急于应战,很多T-80BV坦克的反应装甲里面都是没有炸药的,使得这层装甲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而这种情况发生有一部分原因竟是有一些士兵卖掉了里面的炸药用来补充他们可怜的低工资。
第三个就是当时俄罗斯士兵的战斗素质太低下,而且还狂妄自大,疆场会出现指挥脱节的情况。就比如当时俄罗斯的炮兵,隶属于5个完全不同的司令部,当时俄罗斯炮兵根本就不清楚该听哪个司令部的指挥与调遣。而且前线呼叫炮火支援的时候,火炮支援的反应速度太慢。当时俄罗斯的整个参战的部队都没有做好面对严酷战斗的准备,他们大多数人以为的就是开着坦克就这么闯入格罗兹尼,然后车臣的叛军就会跪下来祈求俄罗斯士兵的饶恕。
第四个就是,当时俄罗斯军队采取了错误的战术战略方针。在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市中心的时候,131摩步旅采用的是一字长蛇纵向行军队形。而且打头阵的坦克连个扫雷犁都没有安装,步兵也都坐在了装甲车的车顶上,期间甚至连搜索以及侦察队都没有派出去过,一个个的都成为了暗中车臣反叛军的活靶子。知道打头阵的坦克和最后一辆坦克被摧毁后,整个纵队便这么瘫痪了,在狭窄的街道上任人宰割。由于堵塞了通道,而且还过于的拥挤,俄罗斯的坦克火炮无法做到压制那些藏在地下室和建筑顶端的车臣反叛军。而且步。兵只能分散成为班排各自分散作战,整个部队犹如一盘散沙,这些缺乏实战经验的俄罗斯士兵们乱成了一锅粥,结果后一个个逐个被击破。
这场战斗的开端,整个131摩步旅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整个旅1000多名士兵,包括旅长在内800多人阵亡了,146辆坦克损失了122辆,仅仅只有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能够凭着自己的行动活着撤离了市区。这场战斗过后,该旅重建以后被归入到了被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序列。后来在2008年俄罗斯闪击格鲁吉亚的时候,该旅奉命参战了。战争结束后就直接驻扎在了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共和国古达乌塔市的第七军事基地,目前已隶属于俄罗斯南方军区。
第五个就是车臣的叛军很多都是前苏联的老兵,很多都是有过实战经验的,战斗力都是极强的。从很在开始,格罗兹尼就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这最城市是在1918年的时候建造的,在当时是完全按照要塞设计的军事化城市,在室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根据当时俄罗斯的联邦国防部的计算,当时车臣独立首领杜达耶夫的支持者超过了12万人,当时他手底下的叛军几乎都是当年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苏联老兵以及一些阿富汗的佣兵,就连杜达耶夫他本人曾经也是苏联的英雄空军少将。当时车臣叛军培养了大量的狙击手,在当时有20%以上的俄罗斯军人是被狙击手的冷枪所击毙的。以至于在当时俄军的哨卡人员在检查过往人员的时候会专门检查车臣人员的肩膀上是否会留有着打枪时留下来的印记。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巷战
格罗兹尼 俄罗斯的战栗
对抗方:俄罗斯正规军VS车臣武装
时间:1994—1995年,第一次巷战
1999年12月25日—2000年2月,第二次巷战
兵力对抗:(俄)12万人;(车)约3万人
伤亡人数: 第一次巷战(俄)上千人;(车)不详
第二次巷战(俄):1173人死;(车):不详
评论:原来,一座城市也有它的宿命。既然“格罗兹尼”在当地方言里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那么,这个车臣的首府早已注定将成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罗兹尼城,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所以,这里爆发的两次巷战,堪称越战后最血腥的战役。1994年后,它因“让俄罗斯军队战栗”而闻名于世。
早在1994年,格罗兹尼就要了上千俄罗斯士兵的命。据说,杀进格市的一个千余人的作战团仅剩下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车臣武装击毁了20辆;俄军的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车臣武装甚至将俄军死尸垒成沙包当作街头碉堡——死去的士兵丧失了最后的尊严。5年后,俄罗斯阵亡士兵的尸体再次被污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最惨烈的一天。俄军尸横遍野。天特别冷,尸体都没有腐烂,车臣武装踏着它们前进。
自打第二次巷战从1999年圣诞节开始以来,虽然官方报告称俄军平均每天有8人死亡、13人受伤,但报纸建议把这些数字扩大10倍才比较接近真实数字。
是狙击手,是车臣武装的狙击手和一批要钱不要命的国外雇佣兵屠杀了大部分俄军。整个2000年1月,75%的阵亡士兵死在这些屠宰者枪下,他们号称“一枪一命”。俄军士官赫尔巴德斯在他的战地日记里写道:“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的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1月18日,狙击手甚至射杀了俄军的格罗兹尼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头部两枪、背部一枪,枪枪致命。而那些雇佣兵们,每杀死100名俄军,将得到1万美元奖金。
凶狠、果断、对地形了如指掌的车臣狙击手如星罗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每个狙击手搭配一个机枪手和一个火箭炮手。这种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三种距离的火力搭配,简直就是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事实上,格罗兹尼巷战是一场狙击手的战争。普京总统调动了大批神枪队员应付局面,但最终他还是下令轰平了格罗兹尼才算了事。
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个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美国人说他们打不起代价如此昂贵的战争——以一寸土地兑换一条人命。
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以及评价
格罗兹尼巷战是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对车臣共和国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战役,在战役后,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也被作为了装甲部队不适合进行城市作战的典型性代表,战斗带来的残酷结果也大大的超出了交战双方的预计。
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 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
在格罗兹尼巷战中,面对着一个土地面积很小的城市,俄罗斯发动了四个机械化步兵师的优势兵力对格罗兹尼进行了第一次攻击,根据有关方面记载,在第一次战争中的第一天,俄罗斯就损失了80%的机械化车辆和60%的人员,而通过艰辛突围进去的一个团的兵力当中,仅剩下了一名军官和十名左右的士兵存活下来。最终拥有巨大优势的俄罗斯军队损失了坦克及其装甲车辆102部,死亡官兵近千人。车臣武装却凭借着自己对地形的熟悉,一步步狙杀俄罗斯官兵,几乎没有太大的人员损失。
1999年12月25日,俄罗斯决定对车臣武装发动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是比斯大林战役以及第一次巷战更残酷的结果。俄罗斯军官有1173人在这次战争巷战中死亡,甚至俄罗斯前线指挥官都被车臣武装人员射杀。车臣武装甚至把俄罗斯士兵的头颅割了下来对俄罗斯进行示威,有三百部左右俄罗斯车辆损毁。
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是俄军获胜,在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的命令下,俄军发动了最激烈的轰击,将这个小小的城市用炮火轰平,这座城市也成为了俄罗斯军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
格罗兹尼巷战是现代军事史上军事作战中最残酷的城市作战,俄军在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中也被很多军事分析家和理论家称为装甲部队不适合进行城市作战的绝好素材,虽然在武器装备和火力打击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俄罗斯,但是他们却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控制住格罗兹尼的大部分城市区域。
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 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
对于格罗兹尼巷战最后的结果,很多军事评论家认为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准备不足的原因导致的巨大的伤亡结果,军事评论家认为俄军在进攻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并且错误的判断了战争形势的假设方向。计划的制定过于乐观片面,在1994年俄罗斯只剩下了苏联红军的影子,由于军队的生活条件下降,俄罗斯不对兵员紧缺补充,士气低下也是格罗兹尼巷战付出惨痛代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格罗兹尼巷战被认为是越南战争之后最残酷的巷战,俄罗斯根据二战时期的作战经验制定了城市战的作战指挥计划,但是俄罗斯军队从来没有进行过城市作战演练,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城市作战演习,准备不足加上没有实战演练的经验导致了格罗兹尼巷战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中,很多军事评论家和分析家认为是装甲部队对城市作战的不适宜导致失败,但是最终的原因是存在于俄罗斯军队的准备不足和判断错误导致的结果。
格罗兹尼巷战的巷战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跟属下车臣共和国曾发生了号称二战后最惨烈战争,战斗之残酷超出了对战双方的预想。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被叛军占领时,格罗兹尼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两次巷战,格罗兹尼这座历史名城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市内有苏联时代修建的四通八达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战争而设计。
1994到1995年的第一次巷战时,首先攻进市中心的俄军第131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遭到车臣武装精锐部队阿布哈兹营和穆斯林营的猛攻,第131旅攻入市中心的300多人中伤亡达70人,旅长阵亡,第81摩托化步兵团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撤离市中心。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俄军死尸甚至被车臣武装用来当作沙包,垒在一起筑成“人体碉堡”,在1994年12月31日到1995年1月2日的三天里,俄军坦克和装甲车损失即达250辆。这其中穆斯林营跟阿布哈兹营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悍是因为这两营的战士里有近一半人马是西方军事强国退役的特种兵组成,这里面有来自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成员,有来自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成员,有来自法国的宪兵部队还有来自波兰的雷鸣特种部队,这些成员久经战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跟俄军作战中,他们划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基本三人一组,这一小组配有火箭筒,远程狙击步枪,重机枪。可以说对阵俄军的战斗中机动灵活,远的目标用重机枪,近了用火箭筒,发现可以下手目标用狙击枪,这样特种作战方式让久未参加作战的俄军损失惨重。
在第一次巷战结束后的5年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开始了,这次巷战发生在1999年12月25日至2000年2月,俄军吸取了上一次巷战的教训,普京总统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狙击手跟神枪手,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有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
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武装直升机跟歼击机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在俄军称雇佣军)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
格罗兹尼巷战有多惨烈,俄罗斯士兵为何不敢前进
上世纪90年代的格罗兹尼巷战,一共发生了两次(分别发生在1994年与1999年),交战双方为俄罗斯与当时的车臣共和国,其战斗之惨烈超出了对战双方的预想。
一座城市有它的宿命。格罗兹尼是车臣的首府,“格罗兹尼”在当地方言里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这个车臣的首府早已注定将成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罗兹尼城,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1994年后,它因“让俄罗斯军队战栗”而闻名于世。这里爆发的两次巷战, 堪称越战后最血腥的战役。
格罗兹尼高楼林立,并有许多地下室、下水道、地铁、地道等地下设施,尤其是旧工业区,厂房破旧,废弃物堆积如山,便于车臣部队藏匿和进行巷战。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俄军的火炮、导弹等重装备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导航和联络系统也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俄军在明处,车臣部队在暗处,他们混在平民中间,把城内的居民当作“防火墙”、“人体盾牌”,阻止俄军进攻。俄军对这种城市巷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经验,因而攻城速度很慢,每天只有一二百米,特别是在市中心,拉锯战就持续了20多天。
俄军对伏击战也缺乏准备,自认为战场对自己单向透明,已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可以及时发现和跟踪车臣部队,迅速调动兵力、火力围歼对方,因而对可能遭敌伏击丧失了警惕。车臣部队正是利用了俄军的这种轻敌心理,利用夜暗和大雾作掩护,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区实现了伏击企图。
在1994年,格罗兹尼就要了上千俄罗斯士兵的命。当时进入格市的一个千余人的作战团仅剩下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车臣部队击毁了20辆;俄军的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车臣部队甚至将俄军死尸垒成沙包当作街头碉堡——死去的士兵丧失了最后的尊严。
5年后,俄罗斯士兵再次受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最惨烈的一天。俄军尸横遍野。天特别冷,尸体都没有腐烂,车臣部队踏着它们前进。
自打第二次巷战从1999年圣诞节开始以来,虽然官方报告称俄军平均每天有8人死亡、13人受伤,但报纸建议把这些数字扩大10倍才比较接近真实数字。是车臣部队的狙击手和一批国外雇佣兵杀了大部分俄军。整个2000年1月,75%的阵亡士兵死在这些屠宰者枪下,他们号称“一枪一命”。俄军士官赫尔巴德斯在其战地日记里写道:
“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
2000年1月18日,狙击手甚至射杀了俄军格罗兹尼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而那些雇佣兵们,每杀死100名俄军,将得到1万美元奖金。凶狠、果断、对地形了如指掌的车臣狙击手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每个狙击手搭配一个机枪手和一个火箭炮手。这种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3种距离的火力搭配,堪称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
事实上,这次的格罗兹尼巷战是一场狙击手的战争。俄军调动了大批神枪手应付局面,但最终还是轰平了格罗兹尼才算了事。
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个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
好了,今天关于“车臣巷战最强阵容搭配推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车臣巷战最强阵容搭配推荐”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