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的问题。
孙策(175~200)
中国东汉末军阀,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权之兄。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 兴平元年(194),至寿春从袁术,不得志。二年,乃托辞率其父所遗千余兵南渡江,进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沿途无犯,得到周瑜及其他豪族支持,所向皆破。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 , 孙策与之决裂并接受汉朝参与讨伐袁术的诏令。三年,拜讨逆将军,封吴侯。四年,袁术死。孙策率军攻庐江太守刘勋 ,得袁术 、刘勋残部2万余人,领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得豫章郡(今江西南昌 ),于是统一江南,为孙氏割据江东奠定了基础。此时北方袁绍势力正强,曹操对他极力拉拢。正当孙策欲渡江北进,继续扩大势力时,被仇家刺死,临终前嘱孙权继承其业。
作为东吴的开山鼻祖,孙坚、孙策父子的人品与经历是颇有几分相似的,两人都心高志大,敢于问津帝王之霸业:都骠悍刚烈,武艺出众,勇与身先士卒:而且最后都是麻痹大意,死于非命,寿祚不永.
孙策的骁勇果敢酷似乃父,而韬略见识似乎还更胜一筹。孙坚阵亡时,孙策年仅十七,却已显示英雄本色了。为了继承父志,他毅然放弃了使他父亲丢掉性命的传国玉玺,以此为代价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作为自打江山的资本。那个卑劣而又愚蠢的袁术还自以为占了大便宜,虽然这时的孙策还未褪尽好强争胜的孩子脾气——与太史慈的格斗就活象两个任性的顽童的打架,但他由于得到周瑜的帮助,注意延揽人才,善于采纳妙计,在加上他本人又武艺高强,总能亲冒矢石,冲杀在前,因而在江东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赢得了小霸王的威名,奠定了江东的基础。
不幸的是,可能因为对江东的开拓太过顺利了,这位少帅逐渐养成了极度惟我独尊的坏脾气。如在对于吉的事件上,这种脾气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当然这也是每一个君王的通病,只是孙策就更加突出罢了。
孙策的轻率比起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嘉对此早有预言“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果然,在厉兵秣马、准备逐鹿中原的时候因单骑出猎而被刺客暗算。死时二十六岁。他临终时对孙权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不单是有自知之明的鉴定,而且也是对孙权的最好评价。孙权儒子,惜哉,假若孙策不死,天下事未可知也
pk赛季群雄割据刘备势力可以和孙策势力结盟吗
可以。我们在加入同盟之后就可以跟其他的盟友进行一起争霸三国,而且三国志战略版怎么加入别州盟友之间还可以进行互相借地出征或者驻守,所以不管是抵御外敌或者出征讨伐,盟友都是我们最可以依靠的后备力量。
1、可以获取同盟的资源生产增益效果。
2、可以领取攻城略地等同盟开展的活动,获取活动奖励,比如金株等,奖励非常丰厚。
3、能攻占和盟友相邻的领地。
4、与同盟一起攻占洛阳,平分天下,获取海量的赛季奖励。
小霸王孙策如此英勇,为什么打不过匹夫刘表?
孙策作为江东势力的第二代领导者,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却也在前去荆州讨伐刘表时遭受到刘表的伏击,不过这也是因为刘表过于奸诈。如果论单打独斗的话,刘表是万不能及孙策的。孙策在孙家几个领导者当中谋略虽然差些,但是武力值还是很高的,所以不可能打不过刘表这样一个昏庸无能的荆州刺史,况且刘表最后还因为内讧失了荆州。
当时孙坚投奔在袁术的阵营当中,但是孙坚当然也是暂时留在袁术身边,等到了时机自然就会离去。因为此时孙坚刚击退了董卓而导致兵力下降,势力有所减小,所以孙坚要找一个地方积累一些势力。孙坚在击退董卓之后,前往洛阳休整片刻。在洛阳这个地方孙坚捡到了传国玉玺,也正是因为这个传国玉玺才导致孙坚失去了性命。
在洛阳的时候,孙策表示孙家得到这个传国玉玺,就是老天给的机遇,这就代表着孙家将来一定会一统天下,成立自己的江山霸业,而孙权却表示孙家拿到这个玉玺却是一个不好的象征,很有可能还会带来杀身之祸。后来在途经荆州地段的时候,原以为刘表会全力阻拦孙坚并夺走传国玉玺,但是正面交接的时候,刘表却没有发起战争,反而还十分友好的接待了孙坚等人,还为孙坚准备了离去的船只。
可是就是因为刘表如此的亲切和蔼,所以孙坚等人放松了警惕,就乘着刘表准备的船只离去,可是谁知道,他们登上船只的时候,刘表便起了杀心。命人在岸上射杀孙坚,孙策也因此受了重伤。所以由此看来孙策并不是打不过刘表,而是因为刘表太过于狡诈,孙策等人防不胜防,于是就中了刘表的奸计。
三国战役系列---被小觑的战役——“霸王孙策”平江东(一)
对东吴来说,孙坚是奠基人,孙策是创业者,孙权是守业者。
可以理解为孙坚在游戏里注册个帐号,就挂机了,父业子承,孙策接过帐号打怪升级,开疆扩土,最后又把帐号免费送给了弟弟孙权。
或许是曹操平定北方太过于精彩和艰险,又或许是被演义中大肆宣扬的刘皇叔所吸引,所以总有人选择性忽视东吴的实力,觉得东吴只是配角。但魏蜀吴,三足鼎立,缺一足不可,曹操败袁绍,征吕布成就霸业;刘备夺荆州,入蜀地建立根基;那东吴的基业是怎么打下来的?孙策是怎么白手起家的?
阅读孙策的一生,无疑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想想孙坚死时,孙策仅仅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面临父亲突然殒命,未成年的弟弟们还不懂事,自己苦往肚里吞,默默担当起家中顶梁柱的角色。从孑然一身到聚集起身经百战的铁血雄狮;从毛头小子到曹操都忌惮江东狮虎;从依附袁术到平定群魔乱舞的江东六郡;孙策,就是那个时代的“霸王”!
有人说不是孙坚厉害,而是对手太弱,拜托,难道不是孙策太厉害而显得对手弱吗,怎么在孙策之前刘繇,严白虎,王朗,黄祖等之前怎么没人收拾呢?江东地区地广人稀,在北方袁曹争霸中原,荆州的刘表安于现状的时候,这里成了当时的一个盲点,孙策善于把握崛起的时间,还选对了创业的地点。
孙策有着开挂的一生,一枝羽箭命中面门,赋予他一个路人甲的结局。常常感叹孙策如果活着会怎样(孙策遇刺之前想趁着官渡之战,曹操后方空虚,直插许都,迎回天子),但是只有活着才能书写历史,刘备就深知此道理。
科普下:(如果有不认识的名字,请看雪花的上篇文章“带你认识三国中易叫错的姓氏”)
“荆州”古时又称“江陵”,位置在湖北省,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
“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位置包括江苏部分、浙江部分、安徽部分,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琅琊榜中胡歌饰的演“江左梅郎”,江左、江东都是指长江以东。
魏蜀吴创始人第一次碰头,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相信当时孙坚孙文台在虎牢关前的骁勇,给董卓和各路诸侯流下了深刻印象,讨董结束后,各路诸侯各回各家,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孙坚受刘表手下黄祖埋伏,中箭身亡(个人觉得孙坚是刘表和袁术争夺荆州的牺牲品,主角是孙策,老爹先不多赘述)。
我们来看看孙坚给孙策留下的“遗产”
1)程普、韩当、朱治、黄盖、祖茂几位将领,吴景,孙坚的舅父,孙静,孙坚的弟弟,孙河,孙坚族子。
2)一千多旧部,还被袁术用了手段扣押在自己手里。这是孙坚留下最宝贵的财富,一支铁打的部队,以后江东的骨干力量。
3)玉玺,这一点是三国演义的杜撰,《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有可能孙坚确实得到了玉玺,但绝对没在孙策手上,只是后来玉玺辗转到了袁术这,而孙策又从袁术借来兵,演绎中孙策玉玺借兵桥段刻画的合情合理,就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样一看,孙策基本是白手起家,对比下刘备也是白手起家,他手里还有关张呢,孙策从16岁(191年)接过重担到26岁(200年)身亡,共九年平定江东(从孙策真正领兵开始算,其实是六年),让东吴真正崛起的就是孙策!而刘备从起家开始算,九年还没有个落脚地呢。
孙坚中伏死后,子承父业,孙坚有四个儿子:策、权、翊、匡,继承者是大儿子孙策无疑。但是,老东家袁术却将孙坚官职让他的侄子孙贲承袭,这就是袁术讨人厌的地方了,当时在军中任职的只有孙坚的侄子孙贲,把孙贲牢牢把握在手中,然后再取消掉孙贲的指挥权,就可以把孙坚那些身经百战的旧部属收拢住。孙坚战死时,孙策并不在军中,当时他在和母亲(吴夫人)在舒城,袁术这样玩弄权术,孙策只能忍辱负重,但是他在舒城结交了一位挚友,东吴后来的大都督-周瑜。
“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三国志卷46 孙破虏讨逆传》
孙策迫不得已只好携家投奔舅舅吴景,吴景当时是丹杨郡的太守,并将父亲孙坚葬在了曲阿,守孝三年之后,孙策在舅舅的资助下,亲自招募几百人,没有想到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没有自己的班底到底还是不行,孙策想来想去只有投靠老东家袁术要回自己的旧部。
孙策在安葬父亲之后,孙策还干了一件事,他知道想要为父亲报仇,成就霸业,光靠自己是万万不行的,如一艘小船,没有前进方向。孙策来到江都,拜会贤才,招贤纳士,他对人才的重视丝毫不亚于曹操和刘备,孙策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自己的子房——张纮,他闻得张纮贤明,在公元194年去拜见袁术前,曾经多次恳请张纮辅佐自己,张纮先是拒绝,但孙策是声情并茂,礼待有加, 张纮最终被感动,给孙策指了一条发展方向:“先栖身丹阳,然后占据吴郡、会稽,然后扫平荆州、扬州,凭借长江天险,扫除群雄,匡扶汉室,会终成霸业。”这一段对话,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孙策就是依靠这个战略方针,称霸江东。
我们再来看看孙策与袁术的爱恨情仇:
孙策生得面如美玉,目若朗星,绝是一个超级大帅哥,袁术第一次见到孙策时,忍不住地脱口而出:“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话虽这么说,但是袁术一直都不信任孙策,见到孙策看对眼后,答应孙策任九江太守,后来想想又反悔了,于是袁术最终将太守之职改为自己的亲信陈纪担任。再后来,袁术攻打徐州,因为粮草问题与庐江太守陆康闹得不愉快,袁术大怒,心道这我不能忍,就叫孙策攻打庐江,并许诺如果打下庐江,就让孙策担任庐江太守,孙策轻松打下庐江,袁术却再次将太守之职给了老部下刘勋。
袁术这坑爹货,已经玩弄权术坑了孙策好多回,孙坚旧部朱治见袁术政德不立,劝说孙策过江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孙策也深深的认识到袁术的嘴脸,这和孙策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时曲阿被扬州刺史刘繇给强占了,袁术派孙策的舅舅吴景、堂兄孙贲攻打许久都没战果,暂时拿刘繇没有办法。孙策趁机请缨带着旧部去进攻刘繇,袁术思考下便同意了,袁术表孙策为折冲校尉,授兵千余、骑数十匹,及相关的军需,令其讨伐刘繇,孙策从此离开袁术。
借兵一事不那么简单,是孙策具备很多条件才借来的:
首先时机很对,刘繇一直不服袁术,想想袁术自命不凡,袁绍、曹操他都看不上呢,小小的刘繇却不俯首称臣,袁术一直想收拾他。
再者袁术应该是欣赏孙策的能力,但又怕掌控不了孙策,在当时江东一带诸侯多且强盛,刘繇,严白虎,王朗都相当有实力,袁术也不能说稳定吃掉这些势力,只把孙坚的旧部和门客千余人、马几十匹给孙策,袁术觉得孙策不能翻出什么风浪,也是存在借他人之手,消灭孙策的意思。
再看下孙策的对手,当时江东的诸侯们:
刘勋:前任太守陆康被孙策击败,袁术出尔反尔任命了刘勋为太守,庐江在当时属于袁术的势力范围。
刘繇:从姓氏看得出来,扬州刺史刘繇也是个汉室宗亲,得到了一些实力派如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等人的支持。而袁术却占据了扬州北部,堂堂扬州太守,地盘却让别人占了,这就是他和袁术有摩擦的原因,并让自己的亲信樊能张英二人带着军队屯扎在江边抵御袁术。
王朗:会稽太守,对,你没看错,就是演义中被诸葛亮骂到身亡的魏国三公,但是实际跟诸葛亮都没见过。王朗当时已经做了四年会稽太守,百姓安居乐业,都很拥戴他。
严白虎:东汉末年盘据吴郡一带的地方豪帅,原名“严虎”,别号“白虎”,山贼出身的豪帅,江东民风彪悍,地方豪强众多,严白虎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黄祖:刘表手下,江夏太守,与孙策有杀父之仇,孙策羽翼丰满后一定要收拾他的。黄祖擅长利用地利进行防守,孙坚、凌操、徐琨都折在他手里,可见黄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沙羡之战,孙策讨伐黄祖,打出了生涯极佳一战,但黄祖未死,后来孙权也是多次讨伐黄祖,才得以报仇。
离开袁术的孙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孙策是怎么一步步从“江东泥沼”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得到了哪些贵人的相助?请见下回三国战役系列~
请各位大大点个赞,你们的点赞,就是我的动力。
好了,今天关于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霸业孙策阵容怎么搭配最好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