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群弓阵容搭配pk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张角群弓阵容搭配pk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朱儁、张任属性计算
有人说PK赛季用朱儁和张任是哗众取宠,这样说的玩家,一定没计算过他们的属性。
满红张任45级可以达到232武力属性,带上装备有252属性,这虽然比不上五虎将,但肯定比很多白板五星的武力要高。
再加上兵书8%的攻防加成,效果超过大部分白板五星。
小知识:
提高8%伤害加成,比提高8%武力杀敌更多。
所以用朱儁、张任这样的武将打架,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如果是1-2赛季,就更不用说了。
本期花席介绍5个朱儁、张任群弓队伍,有些甚至比你的杂牌主力更好用。
1:袁绍+朱儁+华佗
2:袁绍+朱儁+张任
3:张角+朱儁+张任
4:吕玲绮+朱儁+张任
5:沮授+朱儁+张任
一:袁绍群弓
花席自己玩的袁绍、朱儁、华佗群弓,遇到各种国家队都能打一打,不过到4赛季后,花席玩群弓也比较少了,主要是花席抽到了SP袁绍和沮授。
妖术可以换风声鹤唳,纵兵劫掠可以换落凤,打孙尚香必须带纵兵劫掠。
没华佗的小群弓
袁绍:落凤+不辱使命
朱儁:无当/坐守+八门/御敌屏障
张任:白眉+纵兵劫掠
1-2赛季这一套小群弓,即使全都用A级战法,与五星队伍也有一战之力。
(没有白眉的话,建议张任兵书选百战)
二:张角群弓
这个队伍有张角爆发力度更强,张角只要打出2-3次战法就稳了,张任负责控制,朱儁做辅助。
三战诸葛黄忠张角能玩弓吗
大家好,我是三战配将君,每天帮你配将开荒冲榜,和你说求贤令的武将选择,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志战略版目前环境里,张角绝对是很多平民玩家的首发法师,主要还是比起陆逊司马懿庞统这些武将来说,张角的获取难度相对低一些,即便是一些微氪玩家也可能有那么1-2点的红度。本期内容,就给大家带来一套拥有比较高上限的张角群弓配置,实战强度方面还不错,基本上出门很容易实现多穿!
战报来源——村霸丨兽医
无当群弓玩法:
(主将)SP袁绍,战法搭配:威谋靡亢+卧薪尝胆
兵书——蛮勇非勇+胜战+执锐
(副将)沮授,战法搭配:八门金锁阵+刮骨疗毒
兵书——奇正相生+文韬+执锐
(副将)张角,战法搭配:太平道法+无当飞军
兵书——疾战突围+鬼谋+将威
(这个阵容不仅拥有控制上的联动,在前期也拥有稳定的输出伤害,不容易出现白给的情况,运气好打一些菜刀队的胜率极高,就是武将相对要难抽一些,毕竟SP袁绍和沮授都是PK赛季的武将,威谋靡亢经常还需要用到一张沮授来拆战法!)
接下来是前线PVP对抗战报:
一场1穿7的战报,打了12496战功。
四连胜战报,打了11409战功,一场差不多接近3000。
6连胜的战报,战功相对比较一般,只有一万出头!
总结:整体来说这个队伍还是比较能打的,发挥好一点就是出门上万的战功,常规的就是七八千的战功,这个倒是不难!关键是低红也能玩,队伍的控制就是上限,高红度只会更稳定更强一些,至于缺点的话就是比较吃战法,无法实现共存,低红情况下由于麒麟弓,满红的话稍逊麒麟弓一些!总体来说这两个阵容在强度方面都是过得去,平民满红大佬都值得整的那种!
三国戏英杰传张角武器搭配
作为群雄阵营唯一法师大C,张角的强势毋庸置疑,盾弓双S属性,让张角能够兼容非常多的队伍,如三势张角,锋失张角,武锋张角,甚至是群弓张角,均属于强队行列。
身为黄巾军的首领,自带战法五雷轰顶强势非常,对敌军随机单体造成136%谋略攻击的同时还有30%概率进入震慑状态,而且最恐怖的是触发五次,有专属宝物情况下更为恐怖,自身主将的时候还有额外加成,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输出呀,实战中有时候一发五雷轰顶破万也不少见,雷神张角恐怖如斯。
武锋藤甲盾
袁绍:御敌屏障+藤甲兵(官渡之战剧本可换为赵云)
张角: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左慈:武锋阵+刮骨疗毒
第一个登场的是武锋阵张角,此套阵容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袁绍前期的缴械效果,以及左慈的规避效果,让整体队伍顺畅的度过前三回合敌军爆发期,藤甲盾更是如此,摆明了冲着速攻兵刃队伍去的,配合刮骨疗毒跟御敌的减伤恢复,整个回合数拉起来了,张角中后期通过武锋的增伤以及士别三日的加持,打出爆炸伤害。
三势雷神盾(素材来源于粉丝八哥)
法正:三势阵+刮骨疗毒
张角: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周泰:抚辑军民+藤甲兵(军民可换为御敌,一力都可以)
第二位登场的是三势张角,其实这套阵容还有很多备选选手与战法,曹操,鲁肃,郝邵都可以的,这套阵容主要就是利用三势的强势,法正高频率的减伤回复能给予队伍非常好的续航,确保张角的输出空间,周泰主要辅助抗伤,军民+藤甲的组合,看看那个速攻队不怕死敢来爆头,整体还是蛮舒服的,而且法正主将位置,箕形阵影响也不大。
锋失妖星流(素材来源于UP善战三国)
张角: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于吉:藤甲兵+锋失阵
左慈:暂避其锋+刮骨疗毒
这一队主要就是靠着张角单核输出以及缘分加成,有藤甲跟缘分加成下来,原本较为脆弱的三鲜实际面对兵刃队伍时也有这一战之力的,锋失阵的加持以及于吉张角联动,使得张角的威胁被进一步放大,最后搭配上左慈的减伤规避恢复效果,整支队伍变得非常能打
负面控制弓(来源于UP主森林与田)
袁绍:纵兵劫掠+卧薪尝胆/威谋
张角:太平道法+士别三日/无当飞军
沮授:八门金锁+刮骨疗毒
用张角取代朱儁原来的位置,不论是袁绍的前期联动八门控场,还是张角五雷轰顶发动的震慑,核心发动机沮授都能够很好的衔接,使得战法效果控场进一步延长,而且沮授携带的减伤恢复战法也能够使得队伍的血线保持在一个不错的位置,跟朱儁比起来上限变得更高,当然稳定性确实略有下滑,就看你的重点在那一块了
三国志战略版张角群弓阵容怎么搭配
在三国志战略版中张角群弓的强度非常不错,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张角群弓应该怎么玩,不要着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方面的详细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哦。
《三国志战略版》张角群弓阵容攻略
阵容介绍:
三国志战略版这款游戏中,很多玩家说起群弓阵容,第一感觉就是SP袁绍SP朱_沮授的控制流玩法,可是对于很多玩家来说,SP朱_这个武将还是相对比较难抽到的,并且即便好不容易把SP朱_抽到手,可是在红度方面也基本比不上张角!基本上张角这个武将有个3红加专属,在战法合理搭配的情况下,输出强度就要超过很多主流的法师武将了!
阵容搭配:
sp袁绍:威谋靡亢+纵兵劫掠(全武+速度)
兵书:胜而+胜战+执锐
张角:太平道法+无当飞军(全智)
兵书:疾战突围+鬼谋+将威
沮授:八门金锁阵+婴城自守(全智)
兵书:奇正相生+文韬+执锐
(这里就是把传统的SP朱_的“无当飞军+焰逐飞风”换成了输出上限更高的张角,降低了一些控制,可强度感觉反而更高了,毕竟焰逐飞风虽然有上限,可是也是比较看脸的!)
阵容总结:
这个队伍整体来说还是赢多输少,实战表现可以看到还是相当给力的,基本上主流的几个阵容都能打,并且由于有控制联动的配合,所以在上限方面也是比较给力的!个人感觉张角红度够高的情况下,这套群弓的实战表现还是相当给力的!
三国战略群弓张角的加点
三国志战略版张角群弓阵容怎么搭配
回答于2022-09-06
三国志战略版张角群弓阵容搭配,还有不少小伙伴不清三国志战略版张角群弓阵容搭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相关攻略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志战略版开荒打架肉天公
这队是由张角、法正和满宠组成的盾兵队伍,不过这队并没有选择携带三势阵,而是选择了锋矢阵,这队的核心思想就是仿造太尉盾的抗伤肉体系,输出位换成了张角加强了爆发和控制,输出对比司马懿也是毫不逊色。虽然后期要比太尉盾要差但是最重要的是前期15御非常好成型,开完荒就能立马去打架。
兵书加点
副将张角兵书:疾战突围+鬼谋+将威;加点全智力
主将法正兵书:严阵以待+守势+铁甲;加点全统
副将满宠兵书:援其必攻+速战+励军;加点全智力
阵容思路
副将张角 五雷轰顶、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主将法正 以逸待劳、抚辑军民、魅惑
副将满宠 镇扼防拒、锋矢阵、刮骨疗毒
开荒
首先是开荒,20级之前,技能上通过士别三日弥补张角输出不稳定的特点,并且保证自身的生存。三势阵进一步提高张角发动率,陷阵营保障续航拖回合。绝大多数情况下,4、5级地只要张角发动一次就能过。
张角:士别三日
法正(全防加点):三势阵
满宠(全智):陷阵营
20级之前一定要碰瓷,深度碰瓷,可以9级开4,然后15级开5,满红碰瓷技术好的应该是可以早1级开。黄权弓是最好打的,其次韩当弓,对上骑兵还是比较容易高损。
细节是,如果张角发挥不好,可能会打平。碰瓷之后,要预留3分钟以上的刷新时间,不然可能白打。
打架
20级之后的战法:
等我们打地打到20级以上的时候,我们的肉天公就开始了新阶段,战法配置都有很大的改变。首先装上天公会有一个质变,但输出节奏还是偏慢,导致开5依然会有不小的兵损,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看着346,机关枪开5级地乱杀,我们还在干着精算师的活。
新手期用这一套战法打地,这套只用于新手期打地。
张角:太平道法/兵无常势
法正:锋矢阵/士别三日
满宠:陷阵营/刮骨疗毒
新手期48小时前,要换回最终打架的那一套,那时候也差不多是32,33级了,换回正牌战法可以稳定低损开6,不要去羡慕兵刃队的无损战报,那是你没见到他翻车的时候,翻一次就当场和大家说晚安了。而我们这队始终稳定,慢慢就会追上等级开始超越。
到72小时左右,大区基本都可以开兵书了,开了兵书之后20格以内的7级地基本就可以乱射了。你不用纠结8本怎么憋,不用苦恼帅令坛需要多少资源,不用练兵武将,安安心心准备拿着你的开荒队上战场乱杀。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国志战略版的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体验一下。
好了,关于“张角群弓阵容搭配pk”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张角群弓阵容搭配pk”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