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克星阵容搭配
对于未来战争克星阵容搭配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会
也有发展的必要
因为未来战争肯定是大规模的导弹化战争,还有信息战等等
运用高科技来进行的战争
但是坦克作为机械化兵力在战场上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
在未来战争中,机械化兵力会逐渐发展为运输
在不同的攻击基地之间的原油、食物、水等运输
众所周知,导弹有远程、中程、近程,最近的也在100KM以外
所以坦克会逐渐发展为近距离攻击的强大军团
它可以进行近距离防守、近距离攻击等任务
来达到其他战略装备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空军的克星
其实很简单,空军最直接的对手是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最害怕的对导弹部队和空军,因为这二者能直接攻击机场和航母,你只要能使得敌方的机场和航母远离你,这样只有轰炸机能攻击到你,而轰炸机单独执行任务是很危险的。
未来战争,首先抢的就是制空权,一旦失去制空权,只能依托地面防空部队进行被动防御了。
未来战争中直升机会起到什么作用
优点:
不受地形限制,机动性好
载弹量大,攻击火力强
可携带多种武器,攻击多种目标
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侦察能
便于与诸军、兵种密切协同作战
用途:
反坦克及装甲目标
近距离火力支援
为运输和战勤直升机实施安全护卫
争夺超低空制空权
道尔M2防空系统,5年击落45架无人机
道尔M2防空系统,5年击落45架无人机
无人机在现代社会成为许多军迷口中的“热点”,网上流传的无人机打坦克视频,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视频中,陆战之王面对无人机毫无还手之力,基本是被碾压。
无人机因为小巧很难被坦克发现,而无人机却可以对地面目标做“点名”式打击。这种场面在未来大概率会成为常态,也就是说,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一款诞生时间不长的武器装备,无人机从诞生时的简单侦查,到如今成为对地攻击主力。它在现代战争中的戏份越来越重。几年前,曾有军事专家预言,未来世界的战争场景,无人机将取代有人战斗机,承担更多作战任务。
随着无人机的登堂入室,也给现有防空系统带来了极大压力。毕竟现有防空系统针对的都是战斗机、巡航导弹以及弹道导弹,这些大型目标。
现有防空系统面对小巧的无人机,打击效率比较低,无法真正做到高效拦截,根本满足不了未来防空需求。因此,各国都快马加鞭,研发自己针对无人机的防空武器。这个领域俄罗斯走在了前面。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陆军司令奥列格表示,俄军方计划研发一款小型防空导弹,用于道尔-M2防空系统,这种小导弹是专门用来对付无人机的。因为体型较小,对同样小巧的无人机,打击效率更高,威胁更大。
不同于以往武器研发升级,俄罗斯此次推出小型防空导弹,等于给了道尔-M2防空导弹系统一把趁手兵器,提升它的反无人机战斗效率。和其他防空导弹防御系统不同,道尔-M2防空导弹系统似乎是无人机克星,它部署叙利亚的5年来共击落45架无人机。看似战果一般,但结合这期间叙利亚无人机来访频次看,道尔-M2对无人机的杀伤力已经很强了。
正是看到了道尔M2防空系统的潜力,俄罗斯才想到让这款防空系统兼职转正,去专心打无人机。为此俄军方专门给这款系统配备小型防空导弹,按照俄军方规划,新式防空导弹体型不但小巧,造价也比老款低很多,据称这种小型导弹造价甚至比无人机还低。弥补了老款导弹造价太高,打无人机花费太贵的缺陷。
不过目前这种导弹还在研发中,实战效果如何还不好说,不过就俄军方介绍来看,这种导弹除了体型比现款小之外,制导系统并没打折扣,也就是说,它依然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很多军事专家都认为,未来天空是属于无人机的,这一点不可置否。毕竟无人机比有人机有更大的优势,制造和使用成本都更低。自古有矛就有盾,无人机成为天空主宰的那一天,也是防空导弹升级完成的那一天。未来世界,无人机也无法做到包打天下,因为它的对手已经出现。
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装备
萨达姆的最后王牌——伊拉克陆军
T-62坦克
伊军地面部队中,真正称得上精锐的是萨达姆的嫡系共和国卫队。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重建了陆军部队,裁减员额,压缩编制,将建设重点置于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方向。目前的伊拉克陆军共有3个装甲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另外大约有15-17个步兵师。这些部队编成为5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至少1个机械化师/装甲师和2—4个步兵师,能独立执行特定的战役任务。伊军装甲师由2个装甲旅和1个机械化步兵旅组成,机械化师由2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装甲旅组成,步兵师则包括3个步兵旅和1个坦克营。每个师通常另有4个炮兵营的压制火力。标准的机步师编制上有100-150辆坦克,坦克师有200-250辆坦克,人员在11000-14000人之间,主要使用T-54、T-55、T-62坦克以及BTR系列装甲车。共和国卫队员额虽只占伊地面部队的20%,但装备普遍比一般的陆军部队好。伊军700辆T-72M主战坦克全部装备共和国卫队4个装甲师,BMP-1/BMP-2步兵战车也主要装备共和国卫队师。共和国卫队师的主要支援火力是独立炮兵旅,拥有法制GCT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奥地利GHN-45 155毫米加榴炮等相对先进的装备。
五花八门的主战坦克
T-54坦克
伊拉克的多数坦克装甲车辆是在两伊战争期间购买的。那时,从苏联、法国、西德、意大利、巴西、波兰、南非等数十个国家进口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从苏联进口的数千辆T-54、T-55、T-62及T-72M,从罗马尼亚进口了100余辆M-77,从阿拉伯国家购买了少量PT-76水陆坦克。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约有半数的坦克装甲车辆躲过了打击。据统计,目前伊拉克共有2000余辆坦克,包括T-72M、T-62、T-54/55和M-77。
海湾战争中被击毁的伊军T-72M主战坦克
这些坦克中较先进的是T-72M主战坦克。海湾战争中,伊军T-72M由于弹药落后、安全装置隐患及糟糕的战术素质,在美军地面进攻前一败涂地。但客观讲,T-72的大口径主炮在地面对抗中有一定威力,若配有素质过硬的坦克手,在未来战争中仍可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装装甲板的伊军T-55坦克
伊陆军师还装备有1500辆T-54/55系列坦克,这是典型的战后第一代中型坦克,虽不能与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对抗,但不失作为伊步兵部队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由于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限制,伊拉克无法对T-54/55动大手术,因此改进重点放在装甲上。伊军T-54/55坦克大都安装了附加钢板,但没有安装国际流行的附加式反应装甲。海湾战争中,美军还曾缴获过T-55改型,装有1门俄制125毫米滑膛炮,采用自动装弹机,乘员也减少到3人,但火控系统没有任何改进,不具有行进间射击能力。伊拉克还在T-54/55的底盘上安装苏式160毫米迫击炮,用于攻坚和城镇作战。这种重型迫击炮发射重达40千克的弹药,威力近似于155毫米榴弹炮,在城市作战中的作用类似二战期间的突击炮。
伊拉克还封存有2000辆以上旧式坦克,包括M47、“百人队长”、“酋长”等英美系坦克,甚至还有二战时期生产的T-34。这些旧式坦克无论是性能还是保养状况,都无法与当今任何一款西方坦克抗衡,但它们至少还是有一定装甲的火力平台,在地面战争中可作为固定火力点使用。
英国“酋长”主战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酋长”坦克。英国“酋长”主战坦克于1967年服役,战斗全重达55吨,前装甲采用陶瓷—钢复合装甲,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复合装甲的坦克之一。自1968年之后,伊拉克并没有从英国进口任何坦克,但伊拉克1990年拥有的“酋长”却多达300多辆。这些坦克从何而来?伊朗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与英国关系密切,共从英国购买了700多辆”酋长”。两伊战争中,半数以上的“酋长”是由于贸然推进、油料耗尽而被伊拉克缴获的。“酋长”主战坦克是“挑战者”主战坦克的前身,具有鲜明的英国风格:机动性较差,但火力强大,装甲坚实,其主要武器为一门大威力L1lA5 120毫米线膛炮。如果保养得当,弹药充足,“酋长”的战斗力不在T-72坦克之下。1997年,美军侦察机在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一次大规模演习的坦克集群中发现了5-10辆“酋长”主战坦克。如果现在这些“酋长”们还能开动,在未来战场上与美军M1A1甚至英军 “挑战者”-2较量,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面。
伊拉克“酋长”坦克还有一个有趣插曲。海湾战争中,部分伊拉克”酋长”坦克参加了入侵科威特战斗,随后有三十多辆被联军缴获。战后,这些“酋长”作为伊拉克的战争赔偿被送给了科威特。科威特也由此成为这批“酋长”的第4个使用国。几经辗转易手的“酋长”,折显出20年来风云变幻的波斯湾政治格局。
“三世同堂”的火炮
海湾战争中美军缴获的伊军各型火炮
伊拉克一向重视炮兵部队建设,伊拉克炮兵曾经在两伊战争中以压倒性优势重创伊朗步兵部队。伊军装备的各类压制火炮曾多达上万门,现在的火炮保有量仍在6000门以上。这些火炮按性能基本可分为三个档次。
高档火炮由少量奥地利GHN45榴弹炮、苏制M46加农炮构成。这类火炮威力大,射程甚至比美军现役火炮还远,属炮兵部队的精华,但目前可用的数量不超过200门,其中进口的150门GHN45、从南非引进的少量G5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GHN45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是加拿大火炮专家布尔的杰作,发射普通远程弹时射程达30千米,发射底排增程弹时射程可达39千米,最大射速7发/分,急促射速3发/16秒,这些性能在七八十年代鹤立鸡群,即使现在也非常优秀。海湾战争中,由于美军装备的M198牵引式榴弹炮射程不如GHN45,美军地面部队推进时总是提心吊胆,其炮兵连发射若干发炮弹后,都要立即转移阵地,以防遭到部署在纵深地带的伊炮兵还击。一名炮兵军官回忆道:“如果伊拉克炮兵训练有素,我们很可能要吃大亏。”美军目前的主力压制火炮仍是当年的M198。
伊军130毫米M46加农炮
伊拉克装备的苏制130毫米M46加农炮的知名度仅次于AK-47突击步枪,战后的大部分局部战争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M46的身管长达52倍口径,弹丸初速930米/秒,最大射程27-32千米,使用新的底排增程弹射程可达38千米,是50年代射程最远的野战火炮。M46配用有苏式火炮的独门弹药——杀伤榴霰弹。这种弹药没有爆炸性弹头,依靠在发射药筒内装填的大量箭形霰弹杀伤近距离集团冲锋的步兵,在300米距离上甚至可以将薄装甲的装甲车,如M113和“布雷德利”打成筛网。伊拉克的大部分130加农炮或毁于战场,或被美军缴获。现在伊军保留的苏制130毫米M46加农炮不足50门。
苏制122毫米D30榴弹炮
伊拉克炮兵的中坚则是苏制122毫米D30榴弹炮及各国仿制品、152毫米D1榴弹炮等。这类牵引式火炮虽然射程较近,但弹丸威力大,使用年限不超过30年,精度好。海湾战争中,伊军两个步兵师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共和国卫队师的炮兵部队,采用类似二战日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的战术,依靠幼发拉底河的谷地岩石峭壁,挖掘坑道以发扬直射火力,曾经给进攻中的美机步24师造成很大威胁,美军不得不依靠反炮兵雷达和武装直升机来对付这些难缠的目标。
伊军炮兵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古董级火炮,如二战时期的美制75毫米M116榴弹炮、105毫米M101榴弹炮,苏制57毫米反坦克炮、76毫米加农炮等,总数超过3000门,占伊军火炮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些旧式火炮中最有特色的还数苏制SU-100和ISU-122自行火炮。这些自行火炮当年又被称为“强击火炮”,用于支援步兵进攻。目前伊拉克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中装备的SU-100和ISU-122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向伊出口的,历经多次战争,现在仍有大约50门保存下来。ISU-122和ISU-152曾是”虎”和“虎王”坦克的克星,大口径榴弹的冲击波和爆轰效应能震坏敌坦克设备,甚至使坦克解体。伊拉克目前的主战坦克,无论是T-72M还是T-62,使用伊拉克自制的穿甲弹,都很难击穿美军M1A2坦克的前装甲,而用大口径榴弹压制或直瞄射击,则足以破坏坦克的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人员与后勤的困惑
从上面的介绍可见,伊拉克仍然拥有一支可以自卫的装甲兵部队,足以应付周边第三世界国家对伊拉克领土发动的进攻或骚扰。虽然如此,战争和制裁的后果仍然是显著的。
首先的问题是人员、装备不足。海湾战争前,伊陆军装甲师满编12100人,坦克245辆,步兵师编制为14100人和78辆坦克。战后,大多数陆军装甲师只有7000-9000人,坦克数量不足100辆,很多人员由预备役征召,战斗素养也很成问题。即使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师也达不到满编。4个装甲师在满编状态下应装备1320辆坦克,但目前只有700辆T-72M和几十辆用于训练的69式;每师人员在满编状态下应为11240人,目前只有8000-10000人。各种新装备,尤其是重型武器系统,靠进口等途径基本上无法获得,伊军装甲兵只能依靠现有装备想办法。 现役装备突出的问题是备件匮乏,弹药老旧难以补充,致使许多装甲武器系统无法使用。同时为了节约弹药,部队的训练也受很大影响。通常弹药的寿命在5-20年之间(具体要看装药、引信和发射药的情况)。伊军很多坦克、火炮弹药是十多年以前生产的,已经接近或者超过这个时限。伊军最老的弹药应该是苏联提供的,因为苏联经常将库存的原本已经老旧的弹药以很低的价格提供给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早在十年前,这些弹药就经常有20%-50%的失效比率。苏军自家在入侵阿富汗时使用的弹药有不少也是20年以上的库存弹药,其哑弹比例经常在30%左右。过期的发射药是另外一个问题,会使射击精度变差。
伊军缴获的“酋长”坦克,则由于无法继续获得只有英国才能生产的零配件和120毫米弹药,实际上面临成为鸡肋的境地。因此除了其中90多辆“酋长”被送给约旦外,其余的大部分已经封存。
苏联自用的T-72坦克装备精良
伊军精锐的T-72M坦克的2A-46型125毫米坦克炮,火力强大。能够自行生产的只有普通合金钢弹芯的穿甲弹。2000米距离上只能穿透300-350毫米的钢装甲,且存速低精度差,不能与苏军自用的高密度弹芯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相比。好炮没有好弹,伊拉克T-72M的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
伊军师炮兵的主力GHN45火炮也已经严重老化。GHN45的设计身管寿命是638发,伊军的GHN45经过十多年的高强度使用,大部分炮管已被打“秃”。伊拉克1997年曾试图再进口一批新炮管,但遭到奥地利拒绝。不过,伊拉克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军事工业,其自力更生能力不可小视,伊拉克曾自行研制了1000毫米口径、身管长达107米的超级大炮,射程达到数百千米。共和国卫队和很多主力部队的坦克备件一直得到优先供给,伊拉克80年代中期曾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设了T-72M组装厂,战后由于苏联的零件供应停止,这个工厂随即承担了自行生产和维修T-72M坦克备件的任务。弹药方面,伊拉克早在1987年就实现了火炮弹药的自给,这些有关的弹药和零件制造厂因此也成为近年美英对伊空袭中最主要的目标。
老A为什么被称为甲种部队的克星
说的都是什么啊?老A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是未来战争的需要,也是未来战争的必须,因为将来的战场大部分都在城市,所以你拥有千军万马,也是施展不开的,所以才有了老A这样的部队,他们最早出现在德国,是小型战争,和局部战的必杀武器,可以在瞬间摧毁敌指挥系统,使其瘫痪,从而使敌军彻底瓦解,这就是老A为什么是甲种部队的客星了,以少胜多,以优胜劣。。。
现代战争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中 陆战武器坦克的作用是什么
坦克是陆战之王,它集机动性、防护性、攻击性于一体,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希特勒的闪电战就是以坦克为核心实现的,通过快速分割包围对手来达到战术目的。
在朝战之后,美军开始越来越依赖空军来击败对手,特别是从中东战争开始,美军开始通过强大的空军优势打不对称战争,战争局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似乎空军就可以决定战争的结果,而且完全一边倒。陆军的作用仅用于地面战领,美军当时使用的MA1型坦克也几乎没有遇到象样的对手,一路长驱直入,只剩零星的抵抗,而伊拉克20万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几千辆坦克被美军的集簇炸弹、武装直升机象玩游戏一样的全部催毁,期待中的坦克大战最终并没有出现。
也许有人会认为坦克是乎已不能在现代战场生存,也无法左右战争进展和输赢,空军、武直、反坦克导弹都是坦克的致命克星,坦克就是一口活棺材!但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这是在不对称战争条件发生的,如果美军面对中俄这种防空强国、在没有空优的情况下,那么它的陆军靠什么打击对手呢?其实,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就打过一场100%的空优战争,结果美军70%~90%的空中打击都被欺骗了,南联盟的主要军事装备被保留了下来,而美军的战机则有多架被击落,还包括F-117隐性战机。这次战争表明,完全靠空军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不能进行地面战领,很难彻底击败对手。
2、战争成本高,对恐怖活动、人民战争、低成本目标难已操作,害怕战争长期化。
3、面对真正的对等军事强国,美军在失去空优后,地面没有坦克情况下将无法组织进攻。
而且,这几年坦克也在进步中,特别是主动防护能力提高很快,如:炮射导弹打飞机、激光对抗系统、红外热诱弹、烟幕弹、主动反应装甲、主动近防系统、隐身系统等等,特别在有已方空中保护的情况下,坦克在进攻中的作用就可以完全的发挥出来,在打击地面小目标和掩护步兵进攻方面是其它武器无法比拟的。
现在战争是全系统的对抗,单一的武器是无法决定战争胜负的,而且空军、武直的克星也有很多,也就是说坦克的天敌也有克星,物物相克又相互依存是自然法则,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
坦克在未来战争中还将扮演重要角色。
求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苏联战役中最后一关攻略
任务开始时我方的基地车出现在南面的海港中,登陆以后碾死附近的敌兵,展开建立基地,地图第一次拓展后,将蛙足里的步兵放进周围的建筑,用工程师占领西面的油井和第一个冷却塔,通过双矿厂攀科技出天启防守敌方未来坦克的进攻,并在北面敌方主攻的路口及矿厂附近构筑防御,超武倒计时结束后结合技能轰击位于东北角上的敌方空军基地,将其摧毁后建立机场出双刃直升机配合天启向桥后推进,瓦解幻影坦克和未来坦克的多次进攻,摧毁西南面的第一个未来科技公司工厂,随时注意击毁西面海域上来犯的航母,接着让天启前出至中央盟军基地外围,消灭在那里巡逻的盟军步兵车,使用超武轰击基地后天启及双刃突入,摧毁第二个工厂,之后逐一拔除中央岛屿上的防空设施,消灭零散的地面部队,用天启将工程师运到东西两个冷却塔附近占领,西北角上的小岛上是个盟军的小型基地,附近还有船厂,可用超武炸毁,东北海域上的一艘空中炮艇则可用米格击落。击毁最后一个工厂后,地图第二次拓展,敌方的西格玛调谐器出现在东北面的海岛上,周围还有质子对撞机和超时空转换仪,使用我方超武配合卫星坠落的技能摧毁质子对撞机和其他建筑(注意通过摧毁建筑获取资金),并对西格玛调谐器造成创伤,由于岛屿无法登陆,外围部署了大量的阿波罗空优战机,岛屿两侧的船厂不停的建造水翼防空艇和海豚,双刃无法直接突击,只能先用米格进行防守或争夺制空权,同时占领岛上的油井,并开设分矿,此时敌方的水翼和海豚会通过东面海道配合时间暂停的能力反复攻击我方船厂和矿厂,可生产潜艇拦截,控制住敌方攻势后,只需等待超武和攻击技能倒数时间结束,集中攻击西格玛调谐器,一旦这个建筑被我方摧毁,苏联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好了,今天关于“未来战争克星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未来战争克星阵容搭配”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