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锋周瑜阵容搭配推荐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武锋周瑜阵容搭配推荐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有关孙权时期周瑜职位很低的说法非常流行,而这种观点因被当作“职位高低与实权大小”无关的典型例子不断出现,更是误导了不少人。很多人不去考证周瑜的职位到底是不是很低,却不断强调职位高低与实权大小无关。乃至越来越人误以为周瑜在当时的孙权集团中确实职位不高。所以有必要普及一下事实。
首先需要说明“职位高低确实不代表实权大小”,但举周瑜作例子实在是太不准确。周瑜英年早逝,把周瑜过世后,一些职位才高过他的人当作周瑜在东吴官职低的证据,可以说实在是大错特错。直到209年,周瑜攻取南郡,被任命的偏将军时,孙权仍然仅是讨虏将军。同年,刘备到京口与孙权相见,求借南郡,才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结果周瑜就在次年因病去世,孙权都来不及给周瑜加官。那么时间就截止到周瑜去世,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官职明确在周瑜之上。
一、代理车骑将军,徐州牧孙权(由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迁)
二、征虏将军,豫章太守孙贲(孙权的堂兄),由朝廷派人直接任命
三、绥远将军、丹阳太守孙瑜(孙权的堂兄)
四、行(代理)扶义将军、吴军太守朱治
五、右都督、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需要说明的是朱治仅是代理扶义将军,所以其正式官职未必高于周瑜)
六、左都督、裨将军、江夏太守程普,周瑜死后才迁荡寇将军。
七、偏将军,新都郡太守贺齐
八、偏将军董袭
九、裨将军,彭泽郡太守吕范
十、偏将军或横野中郎将吕蒙,吕蒙出任偏将军具体时间不确定,所以当时可能也仅是中郎将。
十一、武锋中郎将黄盖,后迁偏将军
十二、抚军中郎将张昭、中郎将韩当及以下的徐盛、鲁肃等人都是中郎将、校尉。
周瑜当时在东吴的官职确实并非仅次孙权,孙权的堂兄孙贲、孙瑜都压在他头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孙贲的征虏将军与孙权的讨虏将军一样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孙瑜的绥远将军估计也是一样。当时孙权自己都仅是杂号将军,他的兄长能当上杂号将军,是朝廷或者说是曹操的意思,可不是孙权上表请求封的。
至于吴郡太守朱治仅是代理的杂号将军,还真未必比正牌的偏将军周瑜高。而且不管是朱治,还是孙权的这些堂兄都是镇守一方太守,在赤壁之战与南郡之战,全都不在前线听从周瑜指挥。而且周瑜还有都督称号,属于加官,可以直接管理同级将领。因而在当时的荆州前线,周瑜无论官职还是权力是当之无愧的NO1,那些裨将军、中郎将、校尉当然要听从偏将军周瑜的指挥。绝对不是什么官职很小却能统领大官的典型例子。
倒是诸葛亮曾经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统领过已经牙门将军的赵云入川,算是以低级军衔统领高级军衔的典型例子。
这篇文章本来只想普及一下周瑜的官职,没想到下面评论跳出一个人硬是要声称程普与周瑜官职相同,两人都是总指挥,谁也不能指挥谁。好吧,我就列出《三国志》中的原文 : “ 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汇陵, 虽事决于瑜 ,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看清楚“ 虽事决于瑜 ”,也就是“ 虽然决定权在周瑜手里,但是程普却以资历持重力争。 ”好吧,谁是主将清楚了吧。
三国志战略版武锋阵怎么兑换?
1、点击战法;
2、选择阵法选项;
3、点击选择武锋阵;
4、点击事件选项;
5、集齐六张卡牌才能兑换;
6、点击兑换战法即可兑换武锋阵。
扩展资料
战略版小技巧:
1、神级辅助刘备,推荐阵容:关羽+刘备+张飞或赵云+马超+刘备。
2、第一武将吕布,推荐阵容:吕布+董卓+貂蝉或吕布+马超+郭嘉。
3、战法克星诸葛亮,推荐阵容:诸葛亮+徐庶+法正或诸葛亮+曹操+周瑜。
此时建议周瑜使用火攻的部将是谁
黄盖。
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顺风而前,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
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自焚剩下的战船,引军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
好了,今天关于“武锋周瑜阵容搭配推荐”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武锋周瑜阵容搭配推荐”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