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巅峰阵容搭配最新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刘璋巅峰阵容搭配最新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刘璋巅峰阵容搭配最新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东汉末年,刘璋接位之后益州可谓一团乱麻,几波势力动乱不断,与此同时,东州和益州两大集团明争暗斗,更是爆发了益州VS东州2.0流血事件,但是一切并没有就此结束,事情总是越来越多,刘璋在益州派系和东州派系之间的稀泥还没有搅和完,又一个选择放在了刘璋的面前,而这个选择可是无法“和稀泥”了。
建安十三年,曹操剑指荆州,这一指,可以说是将刘璋指进了整个局势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们可以先简单地提及一下益州的地理道路问题。益州我们之前有提到过,是一块易守难攻之地,有山川之固,但是这不代表完全没有路,益州有两条和外界联通的道路。
第一条在北面,不是经常说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嘛,就是从蜀地进汉中,再从汉中出关中;另一条则是东面,走长江这条路,可从荆州用水路入蜀。而现在,曹操进军荆州,战火也就慢慢开始蔓延到刘璋的门口了,刘璋也开始逃不掉军阀之间的争斗拉拢了。
这个时候,官渡已结,赤壁未开,刘备尚且不成气候,孙权又势力不大,唯有曹操正站在人生的巅峰,刘璋于是作出了第一个选择,亲近曹操,而且不是一般的送送礼就完事了,为表诚意,刘璋一共给曹操送了好几拨礼。
第一拨是“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曹操当时很高兴,本来就顺风顺水的,益州又来套近乎,瞬间感觉自己“猛猛”哒,用自己手上的天子“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封了几个官下去;第一拨外交成立之后,刘璋觉得还不够表现自己的诚。
于是又来了第二拨“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这里面去送礼的外交官就是张松的哥哥张肃,同样,曹操一样很高兴,大手一挥,给张肃一个广汉太守的官职。
两拨下来,刘璋应该是感觉马屁还没拍够,又拍了一个自己最为亲近的人——别驾从事张松去送第三拨礼,这个益州别驾其实官位很高,我们可以理解为益州地区的秘书长了。
张松这个人也确确实实适得其位,可以说是才高八斗了,不过有一点非常的遗憾,那就是长相,按照史书的记载是身材短小,放荡还没有节操,而且张松既没有生对时期,也没有去对时候。
汉代是一个讲究仪表相貌的朝代,此时曹操又正是傲慢之时,不巧之上更不巧的是,这个张松也不是好说话的软蛋,脾气也不小,这次的外交一来二往。
可以说是弄得非常的不愉快,而不愉快之后,曹老板又被赤壁之战打的灰头土脸的撤出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张松回去之后,就在刘璋耳边不停地煽风点火,再加上曹操确实在赤壁之后失掉了往日的威风,刘璋又特别信任自己的这个小秘书,几番下来,也就动摇了。
那么失掉了曹操,谁又比较好呢?张松这个时候才慢慢托出自己的小心思,介绍了其心中的另一个优秀人选:“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刘璋这个时候也没得选其实,曹操不行,孙权距远,张鲁有恶,眼下唯有刘备还看起来是个有实力的“好人”,于是也就答应了下来,那又要派一个人去和刘备交涉,这个人选应当是谁呢?
这个时候,历史上的法正可以说就算是正式出场了,这个人物大家不会很陌生,我们简单地提点一下他的前景,法正并不是益州的本地人士,而是由于后来天下饥荒而不得已入蜀依附刘璋,可以归结到东州派系当中,不过法正在益州这么些年过得并不算舒服。
官场上并不得意(久久不得提升,多年之后才做到军议校尉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并不算很高,只能是参议军事而已,对于法正来说是非常的不满意了),人场上还比较失意(法正在益州的名声一直都不是很好,又受到了很多人的诽谤),所以法正对刘璋可以说是非常失望的。
不巧的是,这个对刘璋失望的人却和刘璋的秘书长张松关系极好,于是乎,这么一件美差就落在了法正的头上,刘璋身为一个老实人,万万也不会想到,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最近的人张松就已经开始联合自己的好友法正,开始了对自己的不忠之事。
法正正不得志,既然老板看不起我,身为下属可以怎么办呢?对!没错!换主子!同时还有说法就是法正的祖父法真有“玄德先生”美号,而恰恰刘备字玄德,两个人一见面可以说是相见恨晚啊,刘璋更想不到,这哪里是出使,分明是埋雷。而曹老板更想不到,自己一时的傲慢,将会在六年之后为自己制造一个巨大的麻烦,养肥一只会杀人的绵羊。
不过,刘璋门下的益州派系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其中的黄权就极力劝阻这件事情,他就看的很通透:“刘备有枭名,今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主,此非自安之道。”
汉中乃益州的门户,刘璋且有自知之明,无奈之下张松再次把握住了这次良机,一番言语开始诱骗刘璋“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一番话语说下来,把刘璋说的一愣一愣的,于是便答应了刘璋的意见,采取了迎接刘备的态度。
不过,刘璋门下的益州派系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其中的黄权就极力劝阻这件事情,他就看的很通透:“刘备有枭名,今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主,此非自安之道。”
其意思简言之就是刘备是个英雄,你能把他收来做部下么?不太行,那将他作为宾客呢?刘备也必然不会满足,如此一来,这刘备入川百害而无一利,更有一名叫做王累的明白人,以死进谏,但是却都没有被刘璋所采纳。
到这里,有人会说到刘璋不明事理,不晓人心。但是笔者认为,并不能这么看这件问题,其实刘璋迎刘备确确实实是有理由在里面的。从军事上来说,此举非常像当时的孙权借荆州的一部分给刘备以抗曹操,简单地说就是希望能够有一只可以帮忙抗敌的且有战斗力的看门狗,只不过刘备本事实在是极佳,不仅可以抗曹,更是使得“荆州一去不复还,益州也将入其嘴”。
从局势上来看,刘璋是确确实实没有办法抵抗曹操的,汉中如若一破,蜀中如同大门敞开,而此时有且仅有刘备可以依仗,纵然有风险,这也是其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除此以外,刘璋是个老实人倒也确实是个重要的原因,先是对待刘备以诚相待,毫不设防,后来也是对待刘备也可以说是仁尽义尽,尽到了地主之谊,不过这里详细的内容我们另叙。
袁绍和刘璋相似吗
这两人差别还是有点大的吧。
相同点可能都是家世显赫,继承了父辈很多“福利”。同时,他们都是士族利益的代表,在这方面可能袁绍更给力点,四世三公,庞大的士林声望。
但是,两人性格差别还是很大的。我认为袁绍还是比刘璋要给力的多。袁绍是多谋而无断,任人唯亲,刚愎自用,看不起寒门弟子,最后被许攸那把火烧得半死不活。但是他还是有些气概的,巅峰时期几乎统一中原,官渡之战的失利也算他运气不好,毕竟曹操也九死一生的。
而刘璋这个人,基本可以认为是个窝囊废,差他父亲刘焉几筹的,没有掌控力,权利基本被益州士族掌握。而且还无比天真,难得做的决定之一居然是请刘备入蜀……引狼入室。
曾以数百士兵对抗一万多敌兵的大将霍峻,最后是何结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一年后,刘备依庞统提出的计谋,召白水军的杨怀到来并将其斩杀,吞并其部队。派黄忠、卓膺率军南下进攻刘璋,占领涪城。对于刘备来说,能够击败益州牧刘璋,夺得西川之地,离不开众多谋士武将的支持。其中,有一个人虽然名气不如魏延、张飞、赵云等人,却是蜀汉甚至三国最厉害的防守大将。在刘备进攻益州的过程中,此人以数百兵马击败刘璋1万大军。
一
首先,这位将领就是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霍峻和他的兄长霍笃一起跟随刘表,后来,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自此之后,霍峻成为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在刘备进入益州的时候,就让霍峻也跟随左右。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进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准备回军南袭刘璋,留霍峻镇守葭萌城。而这,促使霍峻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
二
在刘备和刘璋正式决裂后,刘璋派遣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由阆水围攻葭萌。在刘备大军出动后,葭萌城为当时刘备在蜀中仅有的根基。如果葭萌城被刘璋攻破的话,刘备不仅难以夺得益州,甚至有兵败被杀的风险。面对刘璋的1万多大军,霍峻只有数百人可以用来守城。但是,就是依靠着这数百人,霍峻在葭萌城坚守了一年之久,这位刘备攻取巴蜀之地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并且,对于刘璋派遣的1万多大军,因为长期未能攻破葭萌城,所以逐渐疲惫和懈怠了。在此背景下,霍峻带着这数百人偷袭刘璋大军的军营,趁机斩杀了向存等敌方将领。
三
由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守卫葭萌城并立下大功的霍峻,堪比曹魏大将张辽。就张辽来说,其镇守合肥时,孙权派遣十万大军来进攻,结果不仅没有打下合肥,反而被张辽的八百精兵杀得丢盔弃甲,差一点就被张辽活捉了。在刘备平定巴蜀之地后,嘉奖霍峻之功,提拔他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对于蜀汉设立的梓潼郡,包含了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等重要的关隘。在此基础上,梓潼太守的霍峻和当时担任巴西太守的张飞,一起担负着防御蜀汉北方大门的重任。而这,无疑体现出刘备对于霍峻的信任。
四
最后,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17年,年仅四十岁的霍峻就去世了,还葬成都。对于霍峻这位防守大将的去世,刘备非常哀伤。并对诸葛亮说:“像霍峻这样优秀的将领,有功于国,我要亲临吊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对于霍峻的儿子霍弋,刘备“养其子霍弋于府上”,也即刘备将霍弋作为自己的养子。对于霍弋来说,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在蜀汉后期,霍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确保了蜀汉南中地区的安定。特别是在公元263年,霍弋准备带兵前去支援成都,不过遭到了后主刘禅的拒绝,不然的话,霍弋有可能击败邓艾的魏军。
刘表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六位谋臣,九大名将,带甲十余万
东汉十三州中,荆州面积仅在益州之下是天下第二大州,而且荆州治下的南阳郡有三十七个县、两百多万人口是东汉最大的郡,荆州自古人杰地灵,加上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也是荆州南阳人,所以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堪称是人才辈出。
自初平元年(190年)刘表执掌荆州开始到208年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为止,刘表统治荆州长达近二十年之久,其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那么刘表麾下阵容有多豪华?六位谋臣,九大名将,带甲十余万,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刘表之所以能迅速稳定荆州局势,和当地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他麾下谋臣大多数来自荆州当地大族,比如蔡氏、蒯氏、黄氏、庞氏等等,其中以蒯良、蒯越、伊籍、刘先、庞季、邓羲等人较为出名,和刘表麾下大将多数效力于刘备不同,谋臣效力于曹操的更多,比如上述六人除了伊籍效力于刘备之外,其余五人都北上为官( 蒯良可能在赤壁之战前去世)。
值得一说的是蒯越,蒯越出身于襄阳蒯氏,长于谋略曾出任过大将军何进的东曹掾,他是荆州大族中最坚定的亲曹派,所以曹操南下荆州刘琮投降后,曹操曾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刘表麾下其实不缺名将,从日后的成就来看,黄忠、魏延、甘宁、文聘、李严五人成就和名气最大,其中黄忠和魏延是蜀汉名将;甘宁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文聘为曹操镇守江夏达数十年之久,关羽和孙权都奈何不了他。
李严是刘备临终前的两大托孤大臣之一,或许有人奇怪李严不是刘璋部下吗?怎么又算在刘表头上?其实李严是荆州南阳人,原先是刘表麾下的南郡秭归县令,208年曹操南下荆州时因为秭归离益州较近,所以李严就由秭归入蜀投奔了刘璋。
霍峻是南郡人,和其兄霍笃一同效力于刘表,赤壁之战期间霍峻率众依附刘备,被任命为中郎将,刘备入川之战中霍峻立下很大功劳,如果不是他坚守住刘备唯一的根据地葭萌城,刘备很可能会被刘璋南北夹击,所以刘备入主益州后把益州北部的重要关隘都委托给霍峻镇守。
黄祖是江夏太守,其实黄祖能力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弱,不仅孙坚死于其手,孙策和孙权先后五次攻打江夏,历经十余年才击败黄祖拿下靠近江东的部分江夏之地。
刘表麾下战斗力最强的是水军,掌管水军的正是蔡瑁和张允二人,他们两人的水战能力连周瑜都不敢小觑。
九大名将中,黄祖在赤壁之战前战死,曹操得到了文聘、蔡瑁和张允三人,孙权得到了甘宁,刘备得到了黄忠、魏延、李严、霍峻四人,相对而言刘备的收获最大。
得益于荆州大族的支持,单枪匹马入荆州的刘表很快平定了各郡的割据和叛乱势力,在北方群雄征战不休无力南顾的情形下,刘表的实力增长很快,《后汉书》记载:“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领,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在当时能拥兵十余万的诸侯并不多,可能也就袁绍和袁术兄弟有这个实力,以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前线只有三万多兵力来看,他的总兵力都未必有巅峰时期拥兵十余万的刘表多。
不过刘表过多的依赖于荆州大族的支持,其他出身一般之人就很少有表现的机会,比如甘宁就是因为得不到刘表的重用才会离开荆州前往江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刘表的发展。
刘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什么还要引狼入室招刘备入川呢?
对于军阀而言,军队与地盘岂不是与生命等价?将大量军资、军队交付刘备,还引之来自家地盘,这岂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军阀?这是乱世特有的疑惑,解答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特有的规则。乱势的规则就是上下级的明文约束不再起作用,实力即主权。朋友间如是、兄弟间如是、君臣间亦如是,而刘璋的故事则生动地体现了这套规则。
在大家的眼中,汉末军阀是这样的:你占领一个州,你就是土皇帝,我占领一个州,我就是土皇帝;在我的地盘里,我是君、其他人都是臣,在你的地盘里也一样;
我们之间的所有交流、冲突,都是我们两人做主的事情……这便是人们的固有印象,真的把军阀集团看作成一个独立国家了。
实际上,在一个军阀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元的。比如,曹操作为曹营集团的领袖,他与荀彧、钟繇等人是实际上的“合伙人”关系、但作为集团领导者,他也是荀彧的上级;他的心腹大将夏侯惇,固然是他的下级,但作为拥有独立部曲的领军将军,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夏侯惇也是他的“合伙人”。
在这种关系中,到底是“下级”多一些还是“合伙人”多一些,都由人物的才干强弱而定。
这恰恰就是乱世文化的特征——不确定的关系,带来的是更多的不稳定性,所以会有“你不重视我,那我就跳槽咯”(比如郭嘉、程昱都是几易其主)、会有“看你不如我,我带人单干咯”(比如张鲁、公孙瓒),不过更多的是“你这么厉害,我还是继续跟着你咯”。
形象一点说,那个时代的大集团,无非是一个又一个小集团的集合与吸纳,作为领袖想统领众多小集团,就需要过硬的驭人能力与权术,否则小集团的小领袖是不会甘心做自己部下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从下级变成合伙人甚是对手。
好了,今天关于“刘璋巅峰阵容搭配最新”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刘璋巅峰阵容搭配最新”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