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将士张辽阵容搭配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远征将士张辽阵容搭配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张辽突袭的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非合肥之战莫属了,合肥之战中,曹操与刘备作战,张辽奉命留守国都,因为曹操是远征作战,几乎抽调了全部的精锐,留在城中的都是老弱病残。孙权部队觉得时机到了,想要趁机攻打曹操国都,一举占领曹军的大本营,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无论从军备、人数还是武力来说,张辽几乎都是不可获胜的,张辽对这种情况也十分头疼,但面对国主临行的嘱托,张辽思索再三,决定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与敌人面对面的硬拼肯定是没有胜算的可能性了,张辽决定突袭。凭借过人的胆量,张辽率领八百部队,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直驱而入,来到了孙权的军营,孙权手下没有料想张辽突袭,一时之间,竟无人敢上前,随后,张辽又突破了包围圈揪出了自己阵营中的人,与孙权军队厮打纠缠,从早上到中午,孙权一方早就没有了十万大军的气势,无奈只能退兵重新整顿,张辽乘胜而归。
张辽突袭进入敌方阵营,杀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所到之处,无人能挡,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连魏文帝提到张辽也不禁感叹“此亦古之召虎也”
揭秘张辽为什么是三国正史中第一名将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史料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张辽为什么是三国正史中第一名将?
《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史载,在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和对西汉王朝边患不息的焦虑,通过人向汉武帝建议:和亲之后汉朝已经取信于匈奴,只要诱之以利,必定能将之击溃。于是聂壹奉命以自身作饵,亲到匈奴阵营,向当时的军臣单于诈降,更称自己能斩杀马邑县令,迫使马邑举城投降,然后可尽得该城财物。单于信其言,又贪其利,便立刻策划起兵。聂壹回汉后,以一名罪犯的首级讹称为马邑长吏之头,以示时机已至,引诱匈奴军深入重地。
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讵料单于走到左云一带时,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悉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马邑之谋”亦以失败告终。聂壹一片丹心付于荒草,不但无功,还成了汉、匈两方都怀疑的人。为了避祸,他改姓为“张”。
三百年后,老张家有一个男娃出世了,他便是张辽。张辽年轻时,曾经做过郡吏。东汉末年,因其武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并派他带兵到京城。后来又被大将军何进派去河北招兵买马,张辽回来时,189年,何进的势力已被消灭。于是又归附董卓,后来董卓兵败,张辽又带着手下的将士们归附吕布,担任骑都尉。198年,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击败之后,张辽率部投降,被拜为中郎将、赐关内侯,并担任鲁相。后因战功被晋升为裨将军。
张辽归降曹操以后,跟从曹操转战南北,讨袁绍,平河北,征荆州,战孙权,屡立战功,与曹仁、夏侯渊、张郃、徐晃被并称为曹操的五大良将。曹操剿灭袁绍的势力后,派遣张辽管辖鲁国各县,并跟随夏侯渊剿灭东海的昌豨,成功劝降。后随曹操去黎阳剿灭袁谭、袁尚联军,因战功而升为中坚将军。
曹操返许,命张辽和乐进攻下了阴安,再随曹操再攻下邺。更攻下了赵国、常山。205年,随曹操成功剿灭了袁谭,攻下海滨,并击败辽东的贼兵。张辽引军还邺城时,曹操亲自出迎张辽,更与张辽共载一车,并封张辽为荡寇将军。
接着张辽又率军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各县,在临颍屯兵,受封为都亭侯。207年,随同曹操进攻于柳城的袁尚,途中遇上乌桓军。张辽壮气奋发,劝曹操即时赴战,曹操壮其行为,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辽遂引军突击,大破敌兵,亲斩单于蹋顿於阵前。
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随后张辽还驻荆州时,军中忽有谋反者骚动起事,半夜惊乱起火,全军乱作一团。此时张辽顾谓左右道∶“不可惊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于是传令军中,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很快骚乱就平息了,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斩杀,彻底平息了事态。
其时卢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讨梅成,又命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讨陈兰。当时梅成诈降于禁,于禁引军便还。不料梅成趁机率众往投陈兰,二人据险扎营于天柱山自守。张辽意欲进山,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很难深入用兵。”而张辽却说:“这正是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荡寇将军张辽)功也。”
张辽不仅长于征伐,而且颇有战略眼光。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袁尚时,张辽劝谏说:“许昌,现在是天下的都会。天子(汉献帝)正居许昌,您千里北征,如果刘表派刘备偷袭,挟持了天子而号令四方,形势就危险了!”果然,曹操北征之后,刘备即向刘表建议袭许,而刘表不能用其计。但就当时形势而言,在刘表为失计,在曹操为侥幸,张辽的担心是很有见识的。
张辽在其二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其为将之勇力和智略皆有可观。张辽军旅生涯最辉煌的巅峰是对孙权的合肥之战。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派张辽、李典、乐进率七千余人驻合肥,并派护军薛悌送函给张辽,函署“贼至乃发”。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吴主孙权亲自率兵十万围困合肥。此间,驻守合肥的曹军仅七千余人。两军对阵,众寡悬殊。偏偏在这危急关头,曹操又亲自率兵西征在外,一时无法派遣军队来援救合肥。遇此严峻形势,对于驻守合肥的曹军来说,实在是凶多吉少。守将乐进、李典相觑无奈,猛将张辽见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远征在外,若坐等曹公派援军来救,即便援军来到,那时吾等也早被吴军击败。现在唯一的上策,是在吴军尚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挫其锐气,方能安定众心,鼓舞士气,得以守住城池。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李典与张辽素有隔阂,然在此危急关头,闻张辽之言,便慷慨陈词曰:“此国家大事,既然将军主意已定,奋不顾身,吾等能以小私而舍弃大义乎?”于是,张辽夜募敢从之士八百人,于破晓时突杀吴阵,直战至日中乃休战,使吴军遭受重创。此战中,“(张)辽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孙权猝不及防,10万大军被逼迫退守到一片高地。后来见张辽兵少,“乃聚围辽数重”。张辽军左冲右突,勇不可当,一度与数十人杀出重围,后见自己的大部人马还在围中,又折返回阵,救出自己的部下。孙权的军队“皆披靡,无敢当者”。一场大战从清晨杀到中午,“吴人夺气”,孙权只好撤退。
后孙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当孙权与诸将行至逍遥津北时,恰为张辽侦知。辽即率步骑突然而至,甘宁与吕蒙等吴将与辽力战,凌统则率亲兵护权出围。当孙权退至逍遥津桥时,见桥南已拆、丈余无板。在此危急关头,孙权近监谷利急中生智,于孙权坐骑后猛着一鞭,使孙权借助奔马之势飞桥而过,幸免于难。此战史称张辽威震逍遥津,是三国时期魏吴相争中创下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此役后曹操大赞张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又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巡视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后来继位的曹丕曾评价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并赞其“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魏书十七张辽传》(召虎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
此后,张辽以征东将军之职屯兵居巢(今安徽桐城南),防范孙权。曹丕接任王位后,改迁张辽为前将军,也封其兄及子为列侯。孙权再叛,曹丕遣张辽还屯合肥,晋爵都乡侯。曹丕准其母乘车及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这在当时是至高荣誉。后曹丕称帝,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至两千六百户。黄初二年,曹丕还特别替张辽建造屋舍,替他母亲兴建殿室,又把跟随张辽的步卒封为虎贲。
张辽不幸在此时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刘晔带太医视疾,甚至亲到其营执其手问候,赐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待张辽之疾稍愈,辽即还屯。正当其时,孙权复叛,黄初三年,曹丕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告诫部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其畏张辽如此。同年,张辽抱病与曹休伐吴,打败吴将吕范。
张辽是三国时名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晚年,他还带病征战。黄初3年(公元222年),张辽病逝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曹丕得知这一消息,痛哭流涕,为失去一员大将难过至极。谥张辽为“刚侯”,让张辽的儿子张虎继承了张辽的爵位。所以这大概是他为什么是三国正史中第一名将的原因了吧。
曹操远征乌桓谁以少胜多
曹操远征乌桓张辽以少胜多。
对于是否追击袁尚打击乌桓的问题,曹操内部的意见起初并不统一,大多数人赞同不要攻打。理由是乌桓太远,如果劳师远征,担心刘备会怂恿刘表北上攻打许都,许都才是最重要的,况且乌桓也不会被袁尚所用,他们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只有一个人支持攻打乌桓,就是郭嘉,曹操本人也是犹豫不决,倾向于攻打乌桓。
张辽向曹操建议,趁敌人阵型未稳之际,首先攻击敌军,曹操同意了张辽的建议,并且让张辽担任前线指挥官。张辽看到了乌桓军队的弱点,狭路相逢勇者胜,张辽一冲击就击杀了蹋顿单于,首领都没了,部将哪还有信心继续参战,乌桓军队迅速崩溃,曹军取得了远征乌桓的胜利,这也是非常有名的张辽以少胜多的战役。
张辽人物背景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聂壹的后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年少时为雁门郡吏,中平五年(188年),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入京后,先后隶属于何进、董卓、吕布,为骑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袭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皆披靡。
经合肥之战,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战后,升征东将军。曹丕即位后,转为前将军,受封晋阳侯。黄初三年(222年),带病率军攻吴,破吴将吕范。不久病卒于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辽
张辽逍遥津之战800勇士是步兵还是骑兵?
骑兵. 如果不是,没那麼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 看看吧 人家写的 我觉得好 个人见解 800骑兵破孙权
合肥因为是阻碍东吴北伐的重要障碍点和补给点,孙权欲开僵辟土,就必须攻占合肥。曹魏与东吴两方从208年至253年,在合肥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东吴从未占到便宜。其中有四次的总指挥是孙权,合肥之于孙权的概念几乎就是恶梦。从他攻占荆州之后的30年,东吴没有再扩充一点的疆域。
第一次合肥战役爆发于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北归,曹军驻扎在荆州北部。孙权企图乘机捞点好处,派周瑜率军攻打江陵,而自己则亲自进攻合肥,既想开拓荆州的疆土,又想占领淮河以南的土地。周瑜在江陵打的顺风顺水,孙权起初的态势也不错,开战初就将合肥团团围住。此外孙权还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想谋取更不的利益,但不久后张昭败退。曹操接到孙权大举进攻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了援兵解围。孙权围合肥城久攻不下,便想率轻骑亲自突击敌人,遭到大臣反对,孙权放弃了突击的想法。久围之后,合肥城遭到了吴军和梅雨的双重打击,城墙破裂多处,吴军每一次冲锋都会冲垮城墙,情急之下,合肥太守刘馥命令用草和棕榈叶补上城墙,夜晚则点火照亮城外,观察敌人行动以作防备。在援军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刘馥又听从了蒋济的计策,假装四万援军已到合肥附近,还派主簿假扮迎接张喜,并命三个守将带信出城后装作偷入城。当中,一个成功回城,两个却被孙军擒获。孙权得信后,真的以为曹军援军来了,便慌忙烧了辎重,撤退回江南,第一次合肥之战告终。此次大战,孙权得胜机会很大,但还是失败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孙权在指挥作战方面太差。
第二次合肥战役的背景是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孙权在同刘备合解之后,也赶紧班师,集中10人企图吃掉合肥守军。曹操对此早有防备,在出征张鲁前,曹操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命令张辽只有在孙权率军攻打时才准打开。孙权见曹操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便亲自率十万人出征合肥。张辽和乐进李典素有矛盾,在孙权进攻前夕,张辽打开曹操送来的函件,曹操叮嘱,如若孙权军来到,张辽和李典应出城迎战,乐进率军守城,至于护军薛悌则不要出战。魏军才七千人,吴军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各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张辽认为曹操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有何疑惑?李典对张辽的想法比较认同。李典张辽都是勇将,于是他们连夜募集勇士,一共得到了八百人,张辽下令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大战,吴军士气高昂。天亮时,张辽被甲持戟,率先发动攻击,魏军虽少,但全是骑兵,吴军虽多,但多为步兵,骑兵机动性好,杀了就走,吴军怎么都围不住八百魏兵。张辽杀入吴军大营后,他一个人就杀死吴兵数十人,斩大将二人,在突击的过程中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让东吴军马彻底记得了名字。冲入大营后,张辽望见孙权帅旗,发了疯的杀过去,吴军宋谦、徐盛两部都抵挡不住,吴军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冲能砍的人,慌忙之下士兵全部溃散,纷纷向后逃,幸亏潘璋在后督战,见吴军败退,急忙驰马追上,在乱军斩杀二个逃兵,士兵见此,都回头再战,将张辽挡在孙权营前。孙权见情形如此紧张,急忙登上附近的山顶,拿着长戟自守。吴军将张辽挡在山下,张辽冲不上山去,便在山下大骂孙权,企图激怒孙权下山迎战,孙权不是孙策,没有自己哥哥动辄就单挑的胆量。不过孙权眼睛还算不错,心理也过硬,虽然性命危急,但还是清醒的看见张辽只带了几百人,于是下令让军士将张辽八百军团团围住。张辽的坐骑体格比较好,打了半天没有累,带着张辽从乱军中冲了出去。有几十个魏军见张辽冲出,纷纷高呼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了吗?张辽见壮又再度冲进包围网,从吴军中冲出一个口子,救出了被围的几个人,余部几百人全部退入合肥城。经此一战,吴军被吓破了胆,本来还指望十万人打七千人能占点便宜,结果这仗之后吴军士气全失,顿失锐气。孙权只能下令全军修整守备,合肥城内的曹军也有了准备的时间。魏军死守合肥,孙权轻松率军围住了合肥。但是吴军连续攻打了十多日,遇到守军的死守,吴军死伤惨重,恰逢当时淮南疫疾流行,吴军病死不少。孙权不得以,只能命大军班师,而他自己则莫名其妙的带着一千虎士和凌统、甘宁、吕蒙、蒋钦几员大将断后。吴军从逍遥津北撤退,张辽在合肥城上看到吴军主力撤退,乘机率军追击围住了孙权。孙军一千人顿时混乱,孙权被围后凌统亲率三百近兵冲入重围,甘宁在外围引弓射击,吕蒙、蒋钦率几百人死战挡住魏军。凌统一阵拼杀,终于救出孙权,凌统让孙权一个人先走,他自己回头再战抵挡魏军。但孙权在逃跑的路途中碰到被自己人毁掉的桥,桥板被拆,孙权过不去,魏军杀到,孙权狗急跳墙,抓着马鞍、用助跑冲过断桥,孙权在逍遥津南面遇到三千人吴军,小命总算是拣回来了。孙权成功逃脱后,凌统和甘宁在自己也身受创伤的情况下,杀死数十人后,披甲潜行逃走。此战,是孙权一生中最屈辱的一战,10万人打七千,不仅输的惨,而且自己也差点被活捉。能把仗打的这个份,孙权的军事水平真是低到了极点。
之后的几年,孙权称帝。称帝后,孙权非常希望开疆辟土,吴军在合肥又打了两场硬仗。公元233年十二月,孙权第三次攻打合肥,这次大战前,魏军在合肥外修建新城。开战之后,孙权出兵想围攻合肥新城,但合肥新城离水太远,吴军都是水鬼,下了船就不会打仗。在合肥城外,吴军二十多天不敢下船,隔着远远的观望。魏军主将满宠算透了孙权的本质,他派遣了六千步骑兵,在肥水附近隐藏做伏兵,等待孙权上岸。后来吴军果然上岸,满宠率伏军突起袭击,斩首数百,部分吴军逃至河中溺死。孙权吃此大亏,只得撤退,之后吴军全线进攻六安,又没有打下来。第三次合肥大战,孙权再次输的异常窝囊。第二年二月,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蜀军倾巢而出,力图一战定江山。为了更大的打击曹魏,诸葛亮派使者请东吴一起出兵。孙权答应,第四次合肥之战由此爆发,同年五月,孙权率军进驻巢湖口,十万吴军围攻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孙权又派陆逊、诸葛瑾率一万余攻打襄阳;孙韶、张承攻打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魏军主帅满宠一方面派人向洛阳求援,另一方面则集合部队企图和吴军决战。朝中大臣刘邵认为满宠应该死守不能进攻,避开吴军锐气。曹睿听从刘邵的计划,先派前队出发,曹睿自己也率军亲征。满宠招募了十多个壮士,命他们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顺风放火,烧毁了吴军的攻城器具,又放箭射杀了孙权的侄子孙泰。吴军士气低落,加上又听到曹睿大军将至,于是孙权只能选择撤退。东吴另外两路,孙韶军也同时回师,只有陆逊军继续战斗,取得一定战绩,但是不久后陆逊军中流行瘟疫,不久后陆逊也撤退了,第四次合肥之战结束。东吴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蜀汉的失败,诸葛亮听说孙权战败,魏军全部向自己压来,顿时自感回天无术,不久后劳累过度,病死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放弃进攻策略,孙权也自感无力再扩充疆土。渐渐对开战失去兴趣,此后的孙权越来越老糊涂。一个区区的合肥就让吴军死伤几万人,而且无进展,把吴大帝如此折磨的死去活来。
张辽武艺很强吗
史书记载的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三国魏名将,著名的战术家。使长戟,武功高强,又谋略过人,多次建立奇功。还有着武将少有的突出的语言才能。
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威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演义中的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被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到许昌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张辽,后世称张辽乃魏之五子良将之首。 历历战功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从攻袁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被曹操重视了),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附:于赤壁之战后,与乐进,李典等人共守要塞————寿春。孙权率十万大军来犯,张辽等仅以八百之众抗击,竟将孙权击败。
吴国有婴儿不肯睡觉并哭闹,其母教训之:再哭,张辽来了! 婴儿立止哭泣。
智平叛乱
时荆州未定,(曹操)复遣辽屯长社(地名)。临发(出发前),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全军一片混乱)。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译文:别慌,这不是全部的人马,一定是几个人带头的小叛乱,想要用火烧造成混乱罢了)”辽将(亲自率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乃令军中,其不反者(无意造反的人)安坐。”有顷定(不一会),即得首谋者杀之。
勇登峻险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发生叛乱),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分兵两路讨伐)。(梅)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两队叛军合二为一),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陈)兰等壁其上(据险而守)。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合肥激战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曹操派遣三将守卫合肥)。太祖征张鲁,教(注释:教:诸侯王公的文书,这里可以理解为锦囊)与护军薛悌(给护军薛悌一个密封的文书),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在边缘写着:敌人到了才打开)。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看曹操的锦囊),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兵力悬殊,出战的话怎么能赢呢?)。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等到救兵赶到),彼(孙权军)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这是叫我们在他们还来不及合流之前袭击他们),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英雄所见略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八百壮士),椎牛飨将士(大吃大喝一番),明日大战。平旦(清晨),张辽被甲持朝(全副武装),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孙权麾下(身先士卒,直闯本阵)。孙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孙权被这仿佛神兵天降的突袭吓得够呛,大家连忙保护孙权撤退到一个土山之上,用长戟守卫)。辽叱权下战(张辽:竖子孙仲谋,下来应战!),权不敢动(孙权暗忖:如此猛将,如何可奈何!),望见辽所将众少(突然发现张辽的人数不多),乃聚围辽数重(包围战法)。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虽有重重包围,奈何张辽当世之猛将,硬是杀出一条血路),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马被围困。。。)辽复还突围(好一个张辽,回马又杀了进去),拔出余众(全员脱出!)。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孙权虽然人多势众,却无人能阻挡张辽之锋芒)。自旦战至日中(从白天大战到中午),吴人夺(夺:丧失)气(吴军士气),还修守备(张辽领军回城修筑守备工事),众心乃安,诸将咸服(全军上下心悦诚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孙权攻不下合肥,撤退了)。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张辽不愧乱世之青龙,竟然还敢引兵追击,甚至几度差点擒获孙权)。太祖大壮辽(曹操这才意识到,张辽不是普通的猛将啊!),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一些人对当日的战斗依然感慨不已)。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其他事迹
曹丕叹服——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深得器重——辽还屯雍丘,得疾。帝(曹丕)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
孙权丧胆——孙权复叛,帝(曹丕)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英雄之死——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官位
郡吏,骑都尉,鲁相,中郎将,关内侯,裨将军,行中坚将军,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前将军,内朝官,亚于车骑、骠骑大将军;晋阳侯,谥曰“刚”。
子女
张虎 编辑本段三国志记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
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傅子曰:太祖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孙盛曰;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不和,则弃师之道也。至于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墯;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辽与太祖会摩陂。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魏书曰:王赐辽帛千匹,谷万斛。分封兄泛及一子列侯。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孙权复称藩。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张辽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湖中岛上,为衣冠冢,现存墓冢,张辽陈列馆、逍遥阁和渡津桥。
现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逍遥津公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张辽墓、包括建碑亭、墓丘、亭廊、三国故事瓯塑,更换铜质张辽塑像,使张辽墓景点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提高景点的三国文化内涵;整治公园环境等。全部项目已于2003年上半年竣工。
在逍遥津,逍遥津为古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因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闻名。公元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企图一举攻占合肥,打开通向中原通道,但却被只有七千人合肥守将张辽打败,以至于最后在部将的掩护下,纵马跃过西津桥(后称飞骑桥),夺路而逃。 如今的逍遥津公园就是在原址上建立的,公园呈扇形铺开,由水系自然分割为东西 两部分。 东园水域辽阔,草坪如毡,主要由青少年活动区、文化活动区、动物展区组成,内有儿童乐园、游乐场、草坪广场、逍遥湖、逍遥阁、渡津桥、文化宣传长廊、茶社等设施。 从东园跨过北津桥和南津桥就进入了西园,西园里内河道密织,满目绿树红花,主要景点有逍遥水榭、三折曲桥、梅花山、牡丹园、藏幽园、张辽墓等。 此外,逍遥津公园内还广植各种名木奇花,全园有多达180余种不同的植物,不仅有麻栎、侧柏、银杏、白皮松等百年以上树龄的名树,还有象征中日友谊的杜鹃、桧柏、山茶。 逍遥津公园环境优雅、风光怡人,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典雅,又有南国园林的妩媚清秀,是新“合肥十景”之一,游人可一边欣赏如画的景致,一边遥想当年古战场的雄浑惨烈。 三国杀中的张辽 前将军 魏势力 4体力 武将技: 突袭——摸牌阶段,你可以放弃摸牌,然后从至多两名角色的手牌里各随机获得一张牌。 相关FAQ: [Q] 当场上有3个或者更多的角色时,张辽发动突袭能否只选择获得一张牌? [A] 可以。 [Q] 张辽发动突袭能否一张牌也不获得? [A] 不能。张辽发动突袭至少要存在一个有手牌的角色。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张辽不能发动突袭。 [Q] 张辽发动突袭能否从一个角色手牌里获得2张牌? [A] 不能。 [Q] 张辽发动突袭能否从一个角色手牌里获得1张牌,从牌堆里摸一张牌吗? [A] 不能。如果突袭一个角色的1张手牌,就不能再从牌堆里摸牌了。 三国版杀游戏角色 魏国初始人物角色,魏国副杀手,每夜可执行刺杀。阵亡后可以选择邓艾或者张郃作为继承继续游戏。 开局知道夏侯惇。每夜1个ID指认郭嘉/荀彧和魏国君主,每夜1个ID指认太史慈,指认出太史慈自己不能得到结果。 技能: ☆英雄相惜:被动技能。若刺杀到关羽,则攻击无效且单方面认识关羽。张辽存活时魏国杀手刺杀关羽成功率减半。不可被继承。(指认技能) ☆威震逍遥津:主动技能,只能使用一次,当夜东吴阵营所有行动成功率减半。不可被继承。 (全局技能 公告) ☆乱箭齐发:被动技能,指认出太史慈后,令其退出游戏。不可被继承。(指认技能) 评价:猛将、统帅、义士
曹营的徐晃,张辽,张郃,三人的能力如何排名?
我觉得按照能力,张辽的武力和智谋排首位,张辽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他曾经率领七千兵士抵御孙权十万大军的包围,可见张辽的能力。其次就是张郃,张郃是三朝元老,在诸葛亮北伐时,发挥了许多的功劳。最后的便是徐晃,徐晃的武力不亚于张郃,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张郃强。
张辽,曾经辗转各地,拜在了许多人之下,在徐州之战役中,投降于曹操。刚开始张辽被任用为中郎将,此时他还没有被曹操重用。在官渡之战后,张辽的能力就显现出来。在远征乌桓时,张辽率领一支轻骑,追杀乌桓的单于蹋顿,他率领曹军穿梭在山水之间,最终杀死了乌桓的单于,立下了许多的功劳。此后,曹操开始对张辽另眼相看,在曹操在讨伐汉中时,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讨伐合肥,此时合肥只有七千兵士,张辽知道此役非常难,但是他却没有放弃。在张辽的谋划下,孙吴的十万大军被张辽所迫,断绝了孙权北上的决心。这件事过后,张辽被曹操封为五子良将之首,可见曹操对张辽的喜爱。
张郃,曹魏的三朝元老,为魏国建立了许多的功劳,在晚年时也被曹丕重用。在诸葛亮北伐时,斩断了蜀军的粮道,诸葛亮也为此叹息,北伐的蜀军只好南下班师回朝。如果不是张郃,那么魏国将继续遭到诸葛亮的骚扰。在武力和智谋上,张郃不逊于张辽。
徐晃,曹操麾下的将军。在诛杀关羽时,立下了功劳。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徐晃奉命镇守襄樊之地,在与东吴的联合下,一路杀到荆州,徐晃重创了蜀国,使蜀汉失去了荆州之地,徐晃的武力也不亚于前两位将军,但是曹操十分的信任他。
曹操远征乌桓时的谋臣
曹操远征乌桓时的谋臣是郭嘉。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柳城。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再次进言。
曹操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爆发了白狼山之战。此役,张辽率领先锋大破乌桓,乌桓单于蹋顿被临阵斩杀,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
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人物评价:
“智信仁勇”是古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其中“智”指智慧,有智者才能谋大业,成大事。郭嘉“谋功为高”,作为曹操的谋士,他堪当此任,而且相当成功。足智多谋,正是郭嘉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的最重要因素。
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曹操对郭嘉的去世,非常痛惜,“追思嘉勋,实不可忘”,称赞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见识都超过同辈,是自己的“奇佐”。
张辽的生平
张 辽(公元169-222年) 字文元,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今朔城区大夫庄)人,著名的军事将领。
张辽少年通武,本系汉武帝时朔州人聂壹的后代,因避仇而改姓,幼时为郡吏,并州刺史丁原以他武力过人,召以从事,让他带兵至京都,又从何进。何进派他到河北招募军队,何进败,张辽以兵随董卓。董卓被吕布杀死后,张辽又投吕布帐下为将,吕布占领徐州,很倚重张辽。后吕布在下邳被曹消灭后,张辽随归曹操。由于战功卓著,被任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候。
张辽一生几乎全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先后跟随曹操战山东、讨袁谭、灭袁尚、平辽东,在极端混乱的三国时代,结束“豪杰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北方渐趋统一,这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张辽不仅勇猛过人,有胆有识,而且精于用兵,善于谋略,建安20年(公元前215年),张辽驻守合肥,孙权乘曹操进兵汉中之机率领十万大军来取安徽,双方在合肥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张辽率手下强兵将士800人冲锋陷阵,连杀敌兵无数,直冲到孙权帅旗之下。孙权大惊失色,部将闻风丧胆,不战而逃。后来发现张辽部下仅几百人,才又返回,把张辽包围起来,面对重兵围困,张辽毫无惧色,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进杀出包围圈数次,竟无人能够阻挡。孙权围城十几天未果,只好撤军,张辽又乘胜追击,连打胜仗。这一次激战,张辽打出了魏军的军威,也显示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曹操闻讯,非常赞赏张辽的胆略和才识,遂拜他为征东将军。
张辽是三国时名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晚年,他还带病征战。黄初3年(公元222年),张辽病逝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曹丕得知这一消息,痛哭流涕,为失去一员大将难办过至极。谥张辽为“刚候”,让张辽的儿子张虎继承了张辽的爵位。
大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
四处为官——
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个人理解为寻找明主之路)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招降昌豨——
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译文:数日以来,我每次去到城周围的时候,昌豨总是一直给我眼神。又看见他射的弓失更加稀少了,这一定是他有所犹豫,所以没有力战。我要前去与他对话,说不定可以劝降。)”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归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曹操认为这样不好,这里看得出曹操还不是很信赖张辽)”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张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这里显示出了张辽的自信)”
历历战功——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从攻袁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被曹操重视了),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智平叛乱——
时荆州未定,(曹操)复遣辽屯长社(地名)。临发(出发前),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全军一片混乱)。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译文:别慌,这不是全部的人马***,一定是几个人带头的小叛乱,想要用火烧造成混乱罢了)”乃令军中,其不反者(不***的人)安坐。辽将(亲自率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定(不一会),即得首谋者杀之。
勇登峻险——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发生叛乱),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分兵两路讨伐)。(梅)成伪降禁,禁还(于禁个笨蛋,就这样撤退了)。成遂将其众就兰(两队叛军合二为一),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陈)兰等壁其上(据险而守)。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译文:这就是所谓的一对一,勇者才能向前)。”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重点推荐:合肥激战——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曹操派遣三将守卫合肥)。太祖征张鲁,教(注释:教:诸侯王公的文书,这里可以理解为锦囊)与护军薛悌(给护军薛悌一个密封的文书),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在边缘写着:敌人到了才打开)。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看曹操的锦囊),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兵力悬殊,出战的话怎么能赢呢?)。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等到救兵赶到),彼(孙权军)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这是叫我们在他们还来不及合流之前袭击他们),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英雄所见略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八百壮士),椎牛飨将士(大吃大喝一番),明日大战。平旦(清晨),张辽被甲持朝(全副武装),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孙权麾下(身先士卒,直闯本阵)。孙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孙权被这仿佛神兵天降的突袭吓得够呛,大家连忙保护孙权撤退到一个土山之上,用长戟守卫)。辽叱权下战(张辽:竖子孙仲谋,下来应战!),权不敢动(孙权暗忖:如此猛将,如何可奈何!),望见辽所将众少(突然发现张辽的人数不多),乃聚围辽数重(包围战法)。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虽有重重包围,奈何张辽当世之猛将,硬是杀出一条血路),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马被围困。。。)辽复还突围(好一个张辽,回马又杀了进去),拔出余众(全员脱出!)。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孙权虽然人多势众,却无人能阻挡张辽之锋芒)。自旦战至日中(从白天大战到中午),吴人夺(夺:丧失)气(吴军丧气),还修守备(张辽领军回城修筑守备工事),众心乃安,诸将咸服(全军上下心悦诚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孙权攻不下合肥,撤退了)。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张辽不愧乱世之青龙,竟然还敢引兵追击,甚至几度差点擒获孙权)。太祖大壮辽(曹操这才意识到,张辽不是普通的猛将啊!),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对当日的战斗依然感慨不已)。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其他事迹——
曹丕叹服——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深得器重——辽还屯雍丘,得疾。帝(曹丕)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
孙权丧胆——孙权复叛,帝(曹丕)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英雄之死——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官位——前将军,内朝官,亚于车骑、骠骑和大将军
张辽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并州]雁门马邑 [今山西朔县]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前将军 晋阳侯 谥曰刚
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张汛
子女 张虎
相关人物 丁原 吕布 曹操 孙权 关羽 李典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魏 吕布 董卓|李傕|郭汜
张辽 - 简明历史传记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说降关羽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抱病退吴将吕范。黄初三年,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三岁。
张辽 - 简明演义传记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
张辽的历史评价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三国志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魏文)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 张辽传》
(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 张辽传》
张辽 - 历史年表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是聂壹(西汉武帝时商人,曾发动“马邑之谋”,向匈奴进行诱敌战,可惜失败告终)之后人,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辽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馀人。辽募兵尚未还,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 <BR> 后来,吕布为李傕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为曹操所败后至徐州。</P><P>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岁。</P><P>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遣张辽与高顺等攻破刘备,但其后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张辽部领吕布军馀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P><P>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命张辽与关羽同为解白马围的前锋,击破袁绍军。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及曹操击败袁绍时,别遣张辽镇治鲁国诸县。</P><P>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张辽与夏侯渊同围昌豨于东海,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以来,辽每次行于重围外时,昌豨都会特别看著我。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内犹豫不定,所以才不求力战。辽希望能挑试一下他,并与之洽谈,倘若可以成功诱使昌豨下山,不是很好吗?”于是命人向昌豨说:“曹公有命,使辽为其传达。”昌豨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便说:“曹公神武,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于是昌豨便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支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辽如此诚而无诈,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BR> 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支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因为辽凭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既奉旨以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所以才会这样做的。”</P><P>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张辽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咸有功劳,行中坚将军。</P><P>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军攻袁尚于邺城,袁尚坚壁守叠,久攻不下。曹操纳郭嘉之计让二袁自行内斗而先还许都,使张辽与乐进攻拔阴安,迁徙其民至河南。</P><P>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军又再攻邺,这次终于攻破邺城,张辽奉命别巡赵国、常山,招降了缘山一带的贼众及黑山孙轻等。然后张辽又从攻袁谭。</P><P>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谭破后,又受命安抚海滨一带,征破公孙度所置的营州刺史柳毅、与长广太守何夔合兵讨允平贼从钱等。曹操表汉帝,称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收复东莱诸县后张辽引军还邺城,亲自出迎张辽,更与辽共载一车,封辽为荡寇将军,其见任如此。</P><P>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张辽复又别击荆州,平定江夏诸县,率军还屯临颍,封都亭侯。</P><P>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其后从征袁尚于柳城前,张辽谏曰:“许都是天子的所在地,乃四方之会。今公远征塞北,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曹操策判定刘表必不能任用刘备,遂继续出征。<BR> 行军中途与敌军相遇。张辽壮气奋发,劝曹操即时赴战,曹操壮其行为,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辽遂引军突击,大破敌兵,亲斩单于蹋顿于阵前。</P><P>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张辽屯军于长社。军队临出发之际,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半夜惊乱起火,全军尽受其扰。此时张辽顾谓左右道:“不可惊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于是传令军中,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不久情况稳定下来,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杀除,动乱亦告平定。<BR> 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P><P>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卢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又命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讨伐梅兰。当时梅成诈降于禁,于禁引军便还。不料梅成趁机会带其军众往投陈兰,二人转入灊山自守。灊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约有二十馀里,道路险狭,陈兰等众避于其上,山下进军难通。张辽意欲登山进兵,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张辽却说:“这正是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上山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荡寇将军张辽)功也。”于是增其邑,假节。<BR> 当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还时,任命张辽与乐进、李典等部领七千馀人马屯守于合肥。</P><P>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与臧霸同为征濡须口的前锋,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孙权都督公孙阳。</P><P>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大将吕蒙奇袭攻下卢江的皖城,张辽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无奈被迫退军。</P><P>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往征张鲁,先教护军薛悌,付其一书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张辽,上有字样云“贼至乃发”(贼军来到便拆信阅之)。不久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诸守将乃共同拆信视曹操所教,信中言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此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未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BR> 而李典亦与张辽持相同意见。于是张辽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共得八百人,于是开剥牛支让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天尚未亮,张辽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于阵中大呼己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见状大惊,其众手足无措,不知所为,只得走登于高丘之上,仅以长戟自守而已。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惧而不敢动;及至望见张辽所领之兵原来甚少,于是忽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张辽于吴阵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其围不禁冲撞而开,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但阵中尚有馀众未出,皆号呼张辽道:“将军舍弃我们了吗!”张辽复又还入重围,救出被困馀众。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没有敢当张辽之将。<BR> 自朝辰战至日中,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魏军此时还城修业进行守备,众心方才安然下来,诸将对张辽所为均表叹服。孙权守击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于是还军退师。张辽率诸军乘势追击,差点可以再有擒获孙权的机会。曹操闻此,大壮张辽的表现,拜辽为征东将军。</P><P>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复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增加张辽手下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P><P>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请降,留夏侯敦、曹仁、张辽等屯居巢。</P><P>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不足为患,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但张辽军尚未至,徐晃已破关羽,曹仁之围遂解。此时张辽与曹操会于摩陂。辽军至时,曹操乘车辇视出慰劳张辽,张辽遂还屯陈郡。</P><P>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时,张辽转封前将军。朝廷分封其兄张汛及一子列侯。不久孙权又再叛变,曹丕遣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朝廷又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至时,张辽导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看见此景的人均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后来文帝践阼,张辽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P><P>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张辽朝圣于洛阳皇宫,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叹息道:“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奭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于是为其建造第舍,又特为张辽母亲筑殿,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皆为虎贲。</P><P>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又复称藩。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并令虎贲问其消息,道路上往来相继不绝。张辽之疾久未痊愈,曹丕命人迎接张辽就行在所,自己则车驾亲临,执张辽之手,赐以御衣,又使太官每日送给御食。待张辽之疾稍可,辽即回还屯之处。正当其时,孙权复叛,曹丕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同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不久张辽病笃,竟逝于江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P><P>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P><P> 齐王芳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张辽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好了,关于“远征将士张辽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远征将士张辽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