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养蛙阵容怎么搭配最好
谢谢大家对老鼠养蛙阵容怎么搭配最好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和蛙的关系,还折射出父母和你的关系。蛙的生活里有小老鼠、小蝴蝶、小蜗牛,但这一切都没有你。你只能看着,而参与不了他的生活。同样,年轻人远游在外,父母每天面对的,都是空无一人的房间,和无法触碰的你。而最终,人还是要回到真实的人生中来。偶尔不要再丧了,去广泛社交,去聚会恋爱,等蛙回家的时候,不如给妈打个电话。
《旅行青蛙》怎么玩?
最近朋友圏掀起了一波养“蛙”潮流,曾经一直晒白起,晒李泽言的少女们,纷纷开始晒“蛙”了。
这游戏叫《旅》中文《青蛙旅行》《旅行青蛙》《青蛙之旅》,汉化版可以到好游快爆App下载。
自从养蛙之后,每个养蛙的老母亲每天都会念叨3遍:“我的呱今天去哪里了呀?”“我蛙怎么还不给我寄明信片?”“我蛙怎么还不去旅行?”
显然,有中毒的迹象。
那么,这游戏为什么这么火呢?
作为一款放置游戏这游戏几乎不耗费你的时间,每天只要3个小时割一波草(四叶草每3个小时就会长满),然后每天为蛙准备好行囊(便当,护身符和相应的道具),如果有朋友来救招待下,平时收收蛙寄来的照片就行了。
它甚至不需要你怎么氪金或者可以完全不用氪金。有人说你花在《恋与制作人》4个野男人身上的钱,随便拿点花在蛙身上,你的蛙就可以走很远的路,去很多地方,交很多朋友,走上蛙生巅峰了。
所以这款游戏可以说是一款季度“佛系”的游戏了。
所以它到底为什么这么火呢?原因可能是这些明信片里的故事,蛙路过的风景,遇到的人,收获的美好!
蛙到过的风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我的钱包余额不足。不过没关系,我的蛙会替我去看,并将这些珍贵的照片邮寄给我,于是我又可以发朋友quan炫耀了。
看,这是秋田县入道埼灯台,我蛙和小老鼠一起去了!
这里是爱知县名古屋城,和大阪城、熊本城并称为日本的三大名城~我蛙去过了!
这里是兵库县有马温泉,日本三古汤之一,是不是棒棒哒~
蛙收获的好友
蛙来到了一间杂货店捣乱,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过据说杂货店老板是他朋友的老父亲,所以这些捣乱都当做视而不见了。
娃跟着好友仓鼠去他们的集市了,小仓鼠想要一包核桃,可是话都说不清,被笑话了!
见证一对蝴蝶的爱情,吃了一脸狗粮,单身蛙伤不起伤不起!
当然了还有遇到一些乡下土巴老,带着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螃蟹来城里,看他对着高楼大厦挪不动步的时候。
蛙立马李泽言附体:大惊小怪!
日常迷恋蛙
重要的是,我家的娃萌萌哒,哪怕在家乖乖做手工,吃饭这些日常都能俘虏一大票少女和老阿姨的心。
还诞生了一堆表情包。
而且你们有没有觉得,蛙的表情,怎么那么像口嫌体的李泽言啊。
可怕,感觉这是李泽言亲生的无疑啊~
你:泽言啊,我给你生了个“蛙”。
李泽言:笨蛋,哪里像我!
我给你生了个“蛙”,李泽言:笨蛋,哪里像我!
隔天,蛙儿子低调晒黑卡。
蛙儿子:看到没,我爹给的黑卡!今天你们想吃汉堡还是罗宋汤啊?我请客!
仓鼠:哇哦哦,我可以要一斤核桃吗?
蛙儿子:看到没,我爹给的黑卡!
所以啊,其实蛙啊,你是富二代蛙吧!放个老公替蛙整理包裹图。其实我家泽言是很细心很暖的。
所以,小学森我总结下:游戏为什么好玩呢?其实就和你们玩《恋与制作人》是一样的,抖S心态,老公越不理我我越爱,蛙越不回家我越爱~
金铲铲之战驯龙养蛙韦鲁斯阵容玩法详解
金铲铲之战目前版本中驯龙养蛙韦鲁斯阵容比较强势,部分玩家可能还不会玩,下面一起来看看金铲铲之战驯龙养蛙韦鲁斯阵容玩法详解吧。
金铲铲之战驯龙养蛙韦鲁斯阵容玩法详解
阵容组成
棋子:韦鲁斯、璐璐、黑默丁格、娜美、俄洛伊、塞拉斯、老鼠、巴德。
羁绊:3驯龙大师、3星界、2格斗、2射手、2冒险、1吟游诗人
上九之后可单挂亚索/奶妈/派克,如果决赛打物理阵容,娜美可以换佐伊。2星带装备佐伊优先3星娜美。
这套阵容6人口搭配强度比冒险韦鲁斯更高,搭配3法和驯龙让阵容输出点变多。阵容的控制更多,大头点控,璐璐加上维鲁斯的控制。
搭配璐璐的韦鲁斯攻速,比2射手的爆发更高。
推荐装备
韦鲁斯:羊刀、飓风、死亡之刃/巨人杀手
俄洛伊:石像板甲、龙牙、救赎/日炎其他棋子装备有闲钱合成基克先驱,多余腰带出伏击都可给璐璐,多余的输出装备可给橙卡。
巨龙圣坛
T0圣龙符文:强攻、三费之力、星间赠礼、DD街区、实战训练、便携锻炉、珠光莲花T1圣龙符文:百宝袋、源计划植入、复苏之风、星界赐福、狩猎律动、伺机待发等增加经济收益类的符文和增加装备容错的符文都可考虑。(他们都是每个阵容通用类海克斯。)
运营过度
开局拿反曲最优,第一个海克斯有强攻、3费之力或者开局利滚利最优。开摆也可以,都是经济类较好的。
2-1升4,2-5升5,开局星界或者驯龙比较胡就可考虑玩这套阵容,过渡阵容方面直接3星界+2格斗/2射手即可。
3-2升6,6人口固定搭配:韦鲁斯、璐璐、大头、娜美、俄洛伊、塞拉斯。
如果阵容棋子质量差卡星界羁绊D卡争取棋子大部分棋子2星就可稳血,特别是前排俄洛伊与娜美2星后可较大提升整体强度。6人口优先开3法师2驯龙,维鲁斯靠着璐璐加攻速,无需老鼠开2射手。4-1拉七人口。7人口正常补一个老鼠,这里根据自身血量和有没有同行,卡50利息慢d三星韦鲁斯,还是直接梭哈速度三星上人口。
正常情况5-1上8人口,上8人口的前提是韦鲁斯、俄洛伊必须三星。8人口根据来牌补巴德开3秘或者补小炮开3驯龙。
升9就要靠橙卡打后期了,如果法系装备多就上佐伊或者派克,也可以下掉老鼠上索尔/熬兴。物理装备多就单挂一个亚索来增加阵容控制就好。
小学生养什么蛇好?
·低难度·
(饲养环境简单,容易开食。)
玉米蛇、各种王蛇、奶蛇:老鼠、蜥蜴
赤链蛇:老鼠、蛇、泥鳅、蜥蜴、蛙
黄链蛇:蜥蜴、蛇、蛇卵
渔游蛇:鱼、蜥蜴、蛙
虎斑颈槽蛇:鱼、蛙
红脖颈槽蛇:鱼、蛙
各种水蛇:泥鳅、鱼、黄鳝
草腹链蛇:鱼类、蛙类
双斑锦蛇:老鼠、蛋、鸟
白条锦蛇:老鼠
红点锦蛇:老鼠、泥鳅
赤峰锦蛇:老鼠
王锦蛇:老鼠、蛇、蜥蜴、蛋
黑眉锦蛇、老鼠
(王锦蛇和黑眉锦蛇部分野生个体比较神经质或者有疾病,可能拒食)
蛙和老鼠还有鱼哪个有营养
你好!
斑游蛇(虎斑颈槽蛇),体全长近1000mm。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
你需要把它养在一个玻璃箱中,放上食盆和水盆、铺上沙土,最好设置一个蛇窝(用小花盆横着就可以,最好半埋在土中)和一些树枝,另外还要放上温度计(最好也放一个湿度计)。饲养缸的长度应为蛇长的一半,宽为蛇长的三分之一,缸口一定要盖好以防它在你不注意时逃跑,因为它们是天生的逃跑专家。饲养箱要能通风,虽然蛇对通风要求不高,但良好的通风是必须的。箱子的大小要适中,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树栖类要求箱身较高。还要配备盛水器皿,一是用来提供饮用水,二是让
食物方面要注意一般蛇只吃活的动物,比如青蛙、老鼠和小鸟,所以别指望它能吃火腿肠或汉堡什么的。(当然有些蛇也能吃死的,比如眼镜蛇和眼镜王蛇。不过连我都不敢养,咬一下不死也得躺半年啊~!同志!自己看着办吧……)你可以喂它们青蛙或雏鸟,老鼠一般就不大可能弄得上,除非你去逮(可以用老鼠笼子捕捉)。有的蛇还喜欢吃鱼,比如红点锦蛇和虎斑颈槽蛇(有毒)就很喜欢捕食泥鳅、黄鳝和其他鱼类。
注意别让蛇呆在阳光爆晒或潮湿阴冷的地方(饲养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8到30度之间,昼夜温差切勿超过6度,冬眠不在此例),否则可能使蛇热死、得皮疹或感冒引发肺炎。在秋季要尽可能多的喂给蛇高蛋白的食物,以让它能有足够的营养安全度过整个冬季。在春季蛇容易患口腔炎,要注意预防。
至于喂食,一般可以一星期喂一次,一次让蛇吃七八成饱(如果是一条一米长的黑眉锦蛇,八成饱就是让它吞下四五只中等大小的青蛙)。如果你想每周喂两次就让它每顿吃的更少一些。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自己衡量吧。
至于可爱的小型蛇,可以完全的养在玻璃缸里,玩时再拿出来。比较大的蛇也要有个饲养箱,当然空间相对得大一些。不然总不能让它在家乱跑吧,万一跑到邻居家就麻烦了。强壮的大蛇可以缠在你的身上玩,不过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建立在了解蛇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它有所举动。(惹它不高兴可能会把你的小手咬的净是小洞状牙印,而且每个小洞都冒出一小滴血……或死死勒住你的脖子使你乱翻白眼……蛤蛤~~你真惨啊~!)蛇在身体被放平的时候会感到安全,注意别过度玩弄你的蛇,不然可能使它精神不振导致绝食。
每过一星期可以给它泡几分钟的温水澡(水温25度)。天气好的时候,带上您的蛇去逛逛,让它们接受日光浴,利于增强体质。冬季让它们冬眠就可以了,要放在室内的饲养箱中,用棉布等把它盖上。相对湿度保持在20%--30%,直到它来年春天苏醒。
注意!到春天它刚苏醒的时候,绝不能一下子让它吃很多!!因为那时候气温低,影响到蛇的消化吸收,吃的太多很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而患病!!这个时期食物重在精而不是多,每两天少喂一些高蛋白食物,以补充它冬眠中所消耗的能量。直到气温稳定在18度以上的时候才可以让它大吃特吃一气。
祝快乐!!
林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称“田鸡油”,是名贵的滋补强壮品。中国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仅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蛙油及林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是供不应求,倍受客商青睐。
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人工养殖林蛙是致富于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产业,大有发展前途。
一、封沟养蛙
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陆栖生活。冬季水下越冬。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
(一)地形、地势
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如果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
(二)森林
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水源
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二、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选择
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到变为幼蛙,都要在繁殖场里完成。繁殖场应设在整个养蛙场的中心地带。选择地势平坦、面积大、向阳的地方集中修建,繁殖场要求距河流较近,可以引河水自流灌溉。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粘土壤为宜。繁殖场宜集中不宜分散,为了方便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场,也可建立几个繁殖场,分段饲养,做到就近繁殖,就近放养。繁殖场距放养场最好在2000米之内,以免远距离运输,造成蝌蚪死亡。
(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主要是由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四种池子组成。前三种池子应集中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场内合理分布,气温较低的地区还应建有晒水池。
1、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繁殖场,方便管理,经过试验,这三种池子可统一按饲养池标准修建。每个池子为20—40平方米的长方形,深度为0.5米左右,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左右,整个池埂呈梯形为宜。池内修建一个上口50厘米、深0.3厘米左右的安全坑防止池内断水,蝌蚪死亡,池子应成排成列修建,两列水池之间要修建主水渠。每个池子都应具有对角出、入水口和同侧出、入水口,以便根据不同生产时期采取不同灌水方法。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可用淤泥灌缝,严重的可采取池底覆盖塑料膜的方法保水,然后在池底表层铺垫砂石,防止池底污泥污染卵团。在一些气温较低的地区,应在繁殖场的上游修建一个或几个晒水池,使河水先经过晒水池提高温度后再注入繁殖池中。晒水池也根据地势修建,水深度在0.3—0.4米,面积根据条件宜大宜小,以能够充足供应繁殖池用水即可。
2、变态池
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整个池形呈锅底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
三、繁殖技术
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
(一)种卵及种蛙
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买。
1、种卵的采集与运输,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农民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性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因为林蛙产卵高峰期在早上5—8点,因此捞取蛙卵的最佳时间在早上6—11点。种卵的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2、种蛙的采集、运输与选择
(1)春季采集。林蛙一般在每年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出河,四月中旬到四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2)秋季采集。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的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3)收买。目前许多养蛙户采取收买种卵、种蛙的方法,此法是解诀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但应注意春季收买种蛙时要掌握好时间,排卵后的雌蛙,准备翌年产卵,因回捕率低,所以成效不大。
(4)种蛙的运输。不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必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5)种蛙的挑选。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二)产卵方法
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产卵的方法可用笼式产卵法和圈式产卵法。
1、笼式产卵法。用细铁丝或枝条编成笼子,将好的种蛙按雌雄厚1:1比例放入其中,然后把笼子放到产卵池中,适当调节水的深度使笼内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产卵笼应放在静水区,远离出水口和入水口,种蛙配对后,在水温10℃左右时,7—8个小时便可产卵。要注意准确掌握时间,及时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并把产卵后的种蛙取出送往休眠场。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选择中上游的几个池子做为产卵池。
2、圈式产卵法。在产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住。塑料膜或铁丝网高1—1.5米,向内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内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压实。按雌雄1:1比例投放种蛙,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对为宜。为了提高配对速度,可再加入10—20%左右的雄蛙,产卵后也应及时移送卵团和种蛙,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将整个繁殖场围起来,便于管理,极其方便可行。
(三)孵化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自然孵化法比较好。自然孵化是蛙卵依靠自然水温孵化、与天然野生蛙孵化方法基本相似,即:将卵按每平方米15团的数量放在孵化中,任其自然孵化、生长。孵化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孵化时,要将卵团放在浅水区,待卵团膨胀后再移到深水区,如果直接放到深水区,由于卵团未膨胀,浮力小易沉底,受污染,加上深水区水温低,孵化速度慢,蛙卵易损废。二是在孵化初期要采取同侧入水,出水和封闭(半封闭)式灌水法,以保持水面的稳定和水的温度。池内水深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夜间因气温较低要覆盖。三是要注意防止卵团被污泥污染。以蒿秸、枝条等在池面上搭成小方格,将卵团控制在一定的区域,避免漂浮到池边被污染。四是要注意防止天敌侵害,要及时驱逐家禽,特别是家鸭和青蛙等天敌。五是孵化期注意保持环境宁静,避免振动池埂,不可搅动孵化池内的蓄水。六是孵化期水温应控制在10—15℃左右,经专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水温雌蛙比例可提高20—30%。
(四)饲养方法
蝌蚪的饲养是直接关系到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幼蛙的质量。
(一)铒料的种类及加工。铒料分精料和粗料。精料主要是玉米粉、豆饼粉、麦麸等,粗料主要是各种植物的嫩茎叶,如:蒲公英、蒿草等(有毒的除外)。精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把玉米粉、豆饼、麦麸按3:1:1比例,适当加工入少量鱼粉,均匀混合,加水煮成糊状,冷却后饲喂。粗料加工过程主要是将嫩茎叶加工成2—3厘米的小段,然后煮熟冷却备用。
(二)饵料的投放。将煮熟、冷却后的饲料,投放在边缘的浅水区,以便于蝌蚪采食。投放方法:用一米长左右的蒿杆枝条等,把饵料粘在其上,投放到水中,让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两头架起固定,既有利于蝌蚪均匀采食,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污染水质。也可用宽2厘米、厚1厘米、长1米左右的窄木条,效果更佳。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确定:蝌蚪初期,大约一周左右可以不喂饵料;7—10日龄左右,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即可;10—25日龄上、下午各投放一次;25—35天左右,食量大,到高峰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投一次。饵料量目前尚无明确标准,可按蝌蚪数量适量投喂,以每次投喂稍有剩余为标准,在35日龄左右,每万只蝌蚪食量可达到2—3公斤。蝌蚪到40日龄进入变态期,已基本停止进食,因为蝌蚪发育快慢不一,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灵活运用饲喂方式及饲喂养,以免饵料不足或过剩。
另外用取油后的林蛙副产品(肢体)磨碎加工是一种极好的饲料。饲喂方法:将加工好的饲料粉配合少量的玉米粉和青菜按上述方法投喂即可。
(三)灌水技术
蝌蚪期必须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水量,因此正确地掌握灌水技术是蝌蚪饲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蝌蚪初期,气温较低,需氧量少,因此水流应通过晒水池,主水渠,然后在池子同侧进水、出水保证水的温度和池内水的相对稳定。在夜间或阴天要加大灌水量,使水深达到50厘米左右,起到保温、防止结冰的作用。到蝌蚪生长后期(30日龄以后),气温渐高,蝌蚪耗氧量增加,所以应采取对角线式灌水法,加大灌水量,增加换水速度,既能降低温度,又能保持水质清洁,提高含氧量。
四、放养技术
蝌蚪变态后要在养殖场内均匀分散,防止幼蛙上岸后局部密度过大,造成幼蛙大量死亡。因此,在蝌蚪40日龄时要进行人工疏散到变态池中,密度为每平方米变态池5000个左右,每公顷养殖场可投放蝌蚪5万只左右。蝌蚪疏散到变态池后,应注意看管,防止被山洪冲毁,严防天敌危害,同时需要继续饲喂少量饵料,保证水量充足,保持水质清洁;气温低的地方可清理周围庶光树枝,增加光照。或用塑料膜铺底的办法提高水温。
五、越冬技术
人工养殖的林蛙与天然林蛙一样,基本上是水下越冬。因为人工养蛙数量远远超过了野生林蛙数量,所以河流的自然情况不能完全适应养殖林蛙的需要,需要人工修建林蛙越冬场所。一是整理天然河道,在自然的河道深水区,要适当加深、加宽、扩大,河流分岔多的需要进行修整合并,使河流集中,水量充足,使林蛙安全越冬。有的深水区自然隐蔽物较少,需要加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二是林蛙集中分布的范围,在河床的一侧修建小型水库,蓄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同样投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供林蛙越冬。人工水库越冬可采取散放法,让林蛙自由寻找越冬地点。也可用笼装法,在笼内装一些草把之类的作为隐蔽物,然后将林蛙装入,放到越冬池中。
林蛙在水库中越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检查越冬河流的水量变化,特别是翌年1—2月份,水量小,要经常检查避免有冻干断水的河段,使林蛙冻死。二是有些水库属死水区,要经常打通气孔,保证林蛙的需氧量。三是注意防止黄鼬、鼠类等天敌危害。
六、捞捕技术
每年秋季林蛙体大肥胖、蛙油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成集群性下山入河,是回捕林蛙的最佳时期。
人工养殖林蛙的捕捉方法,目前主要用塑料膜拦截法和瓮子捕捉法。这两种方法,回捕率高,对林蛙的伤害小,且捕捞简单,成本低,此外还可采用翻石法、网捞法、草把诱捕法等方法进行捕捉。
(一)塑料膜拦截法是指在林蛙下山的路线上设塑料膜围墙拦截捕捉的方法。在选好的森林边缘,用塑料膜围高1.5米,向内(林蛙下山一面)倾斜45—60°角的围墙,下端用土压实,在围墙内清理0.5—1米宽的平道上深挖50厘米的沟道,9月中旬到10月初的阴雨天气里,在沟道里便可捕捉到大量林蛙。
(二)瓮子法就是用柳条、榆树条等编成的鱼坞子形状的笼子,要比鱼坞子稍大些,在每年的8月末就应在坡度大,流速快的地方修建倒八字形的瓮子口,9月中旬把瓮子安装好,可捉到大量的林蛙。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尽量避免损伤林蛙,并做认真挑选,选留一定量的种蛙单独贮存。未成龄幼蛙应迅速送到越冬场,成龄商品蛙应尽快出售。
大棚生态综合孵化半封闭养蛙法
此法适合山区养殖。选择两山夹一沟,有水源、树木、植被和昆虫多的自然条件为养蛙场所,采用120—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进行人工孵化和幼蛙饲养,夏季在山林中进行区域放养,秋季收回,放入水库中越冬。由于大棚保温、防雨、人为调水、调温、喂食、无天敌,可使幼蛙孵化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野生的孵化只有50%左右;幼蛙比野生放散养的提前近两个月上岸。由于前期用繁殖昆虫人工喂养,幼蛙生长快,进入森林生活时,捕食和跳跃防天敌能力强。采用半驯化饲养后的林蛙,具有条件反射习性,于秋季气温低时回到驯养地点,回捕率一般高达38%以上,最高达46%,比野生的提高了30—38%,且生产周期由散养3年缩短到2年出栏。此法具有投资少(3000元可养10万只以上)、养殖量大(120平方米大棚年繁殖幼蛙30—50万只)、回捕率高、效益好等特点。
大棚立体综合生态全封闭养殖法
此法适合于庭院、郊区、农田、大棚、果园、荒山等有水源的地方养殖。采用塑料大棚孵化蝌蚪,小区域夏季圈养幼蛙,秋季捕回,利用温室、大棚打破幼蛙冬眠,投放人工繁殖的昆虫,快速育肥饲养的办法。其特点是集中饲养管理,天敌少、损失回收率高见效快,一所即可出栏。利用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葡萄、蔬菜、林蛙、昆虫等综合生态立体种养,可养5万只成蛙,年收10万以上。
室内高密度快速精养法
此法适合于大部分地区家庭楼内、平房及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先在室内小棚或室外塑料大棚进行种蛙配对、产卵、孵化,饲养上岸幼蛙。再利用仿生学原理,在室内用立体三层笼箱、投放人工繁育昆虫饲料,采用恒温快速育肥、高密度精养的办法,每平方米可养殖幼蛙500只,青年蛙300只,商品蛙150只。幼蛙饲养4—6个月即可出栏,一年四季均可养殖,每年可养三批幼蛙。立体养殖100平方米,只需1人管理,4—6个月可获纯利1.5—2.2万元。此法不受条件、气候的局限,投资可多可少,规模不限,易管理,见效快,成活率高达85%,收获率100%,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一亩地能放多少青蛙苗?
你好,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只,那一平方米等于0.0015亩,一亩地大约是666平方米,那就可以放养差不多40万左右只青蛙
一亩地可以养殖1000公斤青蛙。
青蛙养殖的主要品种为黑斑蛙,由于其具有摄食活饵的特点,传统养殖中均需培育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进行投喂,工作强度大,产量低,养殖成功率不高。近三年来,随着可摄食静态饵料的青蛙品种出现,青蛙养殖可全程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产量一路走高,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青蛙养殖产业迅速扩大。
青蛙可在池塘、稻田进行养殖,常见的养殖方式以稻田为主,养殖池均需开沟,并保留一定陆地供青蛙栖息、藏身,养殖池四周需设置隔离网,上空架设防鸟网,以防逃和防老鼠、蛇、鸟类、黄鼠狼等天敌。青蛙养殖的主要模式有高密度精养、稻蛙、蛙菜、蛙鳅、稻蛙鳅等多种,每种模式各有其特点。由于养殖开展时间不长,青蛙的养殖模式目前尚无一定标准,养殖户均根据自身条件在不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和方法。青蛙每年繁殖一季,一般每年的惊蛰前后结束冬眠出洞抱对繁殖,经2个月左右的蝌蚪养殖期变态成幼蛙,再经2个月左右的养殖,规格达40克以上即可上市销售。销售时间可持续至青蛙冬眠,由于春节前后青蛙价格很高,有的养殖户采用人工的方法,在冬天挖掘冬眠的青蛙上市销售,可延长青蛙的销售时间。
言归正传,养殖青蛙,一亩田到底要投多少钱呢?请看小白板。
一、场地建设费用。
1、田租 700元
2、挖池子 700元
3、水管电线 300元
4、围网 600元
5、短桩长桩 200元
6、天网 300元
7、地笼 200元
二、苗种、药品、饲料(按亩产3000斤计算用量)
1、饲料 15000元
2、药品 1000元
3、苗种 1000-2000元
三、人工成本 3000元
以上合计,亩产3000斤青蛙,投入可能在24000元左右。
每斤青蛙卖15元,每亩可赚21000元。
每斤青蛙卖10元,每亩可赚6000元。
养殖水平高,每亩可收4000斤-5000斤,养殖水平低,一两千斤也可能。
看到上面这些投入,你是不是有点害怕了?
目前来说,奔哥的合作社里的社员,养殖的都赚到钱了,极少数人也是保本的。
农业是碗辛苦饭,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就是胆大细心,还要坚持下功夫!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老鼠养蛙阵容怎么搭配最好”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