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火烧队阵容装备搭配
织田火烧队阵容装备搭配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升级t2兵种,跟他兵力一样,技能等级别太低,就可以打了。
拓展:
《文明与征服》是一款由广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多文明大战场策略手游,于2021年12月29日开服运营。
游戏讲述了在泰拉大陆上,一群来自不同文明的领主,为了联盟与荣誉,召集李世民、凯撒、织田信长等历史名宿,集结华夏连弩兵、马穆鲁克等传奇兵种,组建队伍,结成联盟,冲破迷雾,凭满腔热血逐鹿天下,一路征服所有不服,从大陆边缘走向世界中心的史诗故事。
打不过的原因可能是不在意兵种的适应性和克制
很多小伙伴在队伍选择的时候根本不主动兵种的适应性和克制关系!这样会导致很多战斗出现打不过,损耗大的情况,我们要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宁可不克制,也不能被克制。因为克制会导致你的伤害减少15%,同时你对手对你造成的伤害增加15%,这样会使你发挥不到一半的实力。
同时我们队伍适应的配置也要遵循一个原则:输出必须是S,最好队伍全S,队伍最多一个A,B不能玩。我们在考虑阵容构成中,首先就要考虑的就是兵种适应性,很多人认为那20%的属性可有可无,但其实不是的,实际情况中,3S队伍胜率明显要高!这也是为什么火烧队基本不带西奥多拉的原因,因为西奥多拉弓兵适应性并不是S。
文明与征服玩家投稿丨版本T0海尔曼最全配将思路,绝不能错过的大佬攻略!
2021年度SLG新作,由广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匠心研发的融合rts元素的多文明战争策略手游——《文明与征服》即将上线!
《文明与征服》多元文明的交锋,穿越时空的博弈,你能在这广袤的沙盘世界攻城略地,也能观看不同疆域和时代的历史英雄同台竞技,更能在这瞬息万变的策略战场中掌握机遇。泰拉大陆每日战斗不断,各方势力互争领土,若想连战连捷,阵容搭配至关重要。
今天战略学院导师战略学院导师@顾辞就为我们带来了破甲坦克海尔曼英雄及阵容介绍,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一、海尔曼技能分析
海尔曼的技能焚尽鹰旗是在准备以及每回合有50%的概率嘲讽敌方1~3人,使其降低30点的防御,并提升自己与随机一名友军15点的防御。
降低防御就等于反向给友方的队友提高了30点的力量或智力,而且还能提高自己和随机友军一人15点防御,提高了坦度,再配合一些增伤的技能辅助C位将伤害拉满。
所以根据它的技能特性可以把它定位为辅助而不能做C位。由于只能嘲讽1~3人,然后降低30点防御,这就需要打AOE(范围性作用技能)的友方英雄与其搭配。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海尔曼的两套搭配阵容及思路。
二、阵容搭配
(1)AOE火烧队
1.技能搭配
主将关羽:车悬之阵+北非掠袭舰队
副将织田信长:阿金库尔之焰+迦楼罗之羽
副将海尔曼:瑞士卫队+十字军谕令
2.搭配思路:
首先是织田的阿金库尔之焰发动配合织田的被动技能天下布武使敌方全体被施加灼烧。
接着海尔曼的嘲讽破甲1~3人,瑞士卫队弥补海尔曼未嘲讽到的敌人,并使其受到的伤害增加,十字军谕令提高友军的伤害。
最后就是关羽的表演时间,在灼烧效果下关羽的自带技能有25%的概率再发动一次,配合织田信长和海尔曼的灼烧及破甲打出高额的伤害。车悬之阵为关羽免控,北非掠袭舰队进一步补充输出。
总体来说这套阵容就是织田施加灼烧,再加海尔曼的嘲讽,破甲和增伤效果,关羽再将AOE伤害(2人)达到最大化。
3.进阶技能:
黑衫回旋齐射替换掉北非掠袭部队
战争之王替换掉迦楼罗之羽
铁浮屠阵替换掉十字军谕令
黑衫回旋齐射可以增加力量,免控效果及提供AOE伤害。
战争之王使得关羽的所有准备技能取消准备阶段,这是质的飞跃。
而铁浮屠阵更换十字军谕令,因为能提高技能发动率,使阵容输出频率提高。
4.战报及效果图
02破甲突击队
1.技能搭配
_主将副将副将
英雄哈拉尔德拉格纳海尔曼
技能一骑枪对决长船入侵瑞士卫队
技能二伙伴骑兵野蛮战吼长生军剑舞
主将哈拉尔德:骑枪对决+伙伴骑兵
副将拉格纳:长船入侵+野蛮战吼
副将海尔曼:瑞士卫队+长生军剑舞
2.搭配思路:
这套阵容主要是围绕海尔曼破甲效果(降低敌方防御)来搭配的。海尔曼使用瑞士卫队吸收伤害及提供禁疗,增伤效果。
哈拉尔德和拉格纳的自带技能搭配骑枪对决与长船入侵制造AOE伤害,利用伙伴骑兵与长生军剑舞来提供连击,进一步提高输出。
这套阵容技能相对比较好获得,对于一些没有核心武将和技能的小伙伴,这套阵容是不错的选择。
3.战报展示
三、总结
海尔曼在搭配上以辅助为主,技能嘲讽可以1~3名敌人并破甲(降低30防御),搭配AOE伤害的英雄及技能可以更好地利用破甲效果。
并且自带技能提高15点防御,使得5星满红的海尔曼具有不错的坦度,完全不需要一些提高坦度的技能,只需要搭配瑞士卫队来弥补嘲讽的不足就可以了。
《文明与征服》低战控制队玩法攻略
在文明与征服中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低战控制队应该怎么玩,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文明与征服》低战控制队玩法攻略。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明与征服》低战控制队玩法攻略
低战控制队
开荒一定要抢先手,没有刘邦的领主们不要着急,这里推荐一个低战打架的阵容:布狄卡、李舜臣、李世民(属性全加敏捷,升星到满红)
布狄卡:山地猎兵/蒙古怯薛/封狼居胥/胜利祈愿/野蛮战吼
李舜臣:山地猎兵/朦胧钟摆/意志之锤/帕提亚战术/锤趈战术/雪原战术/野蛮战吼/胜利祈愿
李世民:帕提亚战术/意志之锤/封狼居胥/朦胧钟摆/山地猎兵/野蛮战吼
野蛮战吼一级就够,只要他的迅捷!这个队伍的特点就是T2也可以打T3,同时还可以磨血。克制火烧、突击,可以跟敏捷不高的刘邦及萨拉丁硬碰硬,但是会汉尼拔的防守反击队克制!只要你出不了手,你就是我的菜!有刘邦的朋友可以换掉布狄卡或者李世民,有北定中原的朋友可以换掉野蛮战吼。
友情提示:刘邦不一定非要和项羽组队,人家项羽跟秦始皇加一个坦克也同样可以混的不错!
这个队伍对实力派玩家效果并不好,因为实力派玩家的六星英雄不缺属性点,他们同样可以点敏捷增加先手的成功率,不过因为有朦胧钟摆的效果,只要对方没有善德,这个队伍都可以过去撞一撞的!重点是兑兵,用低级兵去消耗对方高级兵,俗称磨血,然后再派你的主力去打这队被耗掉一部分兵力的高级兵,很大概率可以获胜。
阵容详解
骑兵冲阵(文明传承主洗冲阵)=突击队=骑兵=T3翼骑兵套装(移速增加)(刺客野战队)
1号位:萨拉丁/腓特烈/拉格纳/拜伯尔斯/西庇阿/查理曼/贞德/立花訚千代
2号位:腓特烈/亚历山大/君士坦丁
3号位:善德/理查一世/刘邦/克里奥佩特拉/西庇阿/拉格纳/拜尔波斯/查理曼/立花訚千代/贞德
盾兵固守(文明传承主洗固守)=防守反击队=盾兵=T4罗马军团套装(坦克对抗队)
1号位:君士坦丁/亚历山大/海尔曼
2号位:汉尼拔/北条/项羽/织田
3号位:武则天/凯撒/善德/查理曼/伯利克里/立花訚千代/李世民/西奥多拉
弓兵屠戮(文明传承主洗屠戮)=火攻队=弓兵=T4长弓兵套装(战法中路队)
1号位:关羽/玛丽
2号位:织田/玛丽
3号位:善德/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凯撒/玛丽/武则天
枪兵军纪(文明传承主洗军纪)=控制队=枪兵=枪兵特殊套装尚未出炉(控制游走队)
1号位:项羽/刘邦/李世民/李舜臣/布狄卡
2号位:刘邦/李世民/李舜臣/布狄卡
3号位:秦始皇/李舜臣/布狄卡/凯撒/克里奥佩特拉
求明朝时的几个重大抗倭事件,越详细越好
-- 作者:She
-- 发布时间:2006-3-20 22:42:27
-- [转帖]大明的最后辉煌-大明援朝抗日战争
序言
时间进入到公元一千五百九十二年,自1368年太祖朱元璋创立帝国以来,大明已经历了十四帝二百二十四年的时光,此时的帝国正处在一个大动荡年代的紧要关头。大明的属国朝鲜突然发生的一场战争,把没有任何准备的大明朝生生的拖入其间,风雨飘摇前夕的大明朝被迫倾全国之力参战,而大明朝的军人们为了信守帝国承诺,为了维护帝国的尊严,匆匆收拾行囊慷慨赴朝,浴血奋战七年,谱写了一曲帝国夕阳中最后的辉煌篇章......
战争序幕
大明援朝抗日战争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也是中、日、朝三国首次大规模的冲突。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朝鲜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而日本史书则把这次战争分为两次来说,分别叫作文禄之役(文禄元年)和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整个战争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一直到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战争,史书记载大明朝是“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共计消耗银近八百万两,出兵数十万,反复与日军拉锯战,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的惨烈,局势的复杂和多变,过程的曲折,常常让人唏嘘不已,为之动容!这也是大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
这场战争按明朝军队大规模出兵朝鲜的次数可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援朝,若按照战争的进程又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王京、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第四阶段是日军再次入侵,明军第二次大规模入朝,展开战略总反攻,最终日本军队被全部赶出了朝鲜。
还在公元四世纪时,日本的大和政权就在朝鲜半岛的任那地区建立了最早的一块殖民地,而到了大和倭五王时期甚至先后向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宋派遣了几批使节,要求南朝的宋封其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时进时退,最盛时也曾一度攻到平壤附近。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孤悬海外,要向大陆发展只有朝鲜最便捷,所以说历来日本的侵朝包括丰臣秀吉,固有个人野心的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传统的因素。
丰臣秀吉还在日本战国时代征讨毛利时,就曾写信给织田信长说待到大军平定本州后就要进发九州,然后图朝鲜以窥大明。到了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给一柳末安的信中丰臣秀吉更是说“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 为了备战甚至他还曾委托欧洲传教士购买了两艘欧洲战舰,准备加以仿造。
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李昖,要求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要朝鲜国王率兵作为前导,书中说道:“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予入大明之日,将士卒临军营,则弥可修邻盟也,予无愿也,只显佳名于三国。” “秀吉入明之日,王其率士卒,会军营为我前导。” 其意图建立“三国为一”的大帝国的梦想昭然天下。 视大明为父国的朝鲜国王宣祖李昖断然拒绝。
1591年在征服了奥羽的诸大名后终于完成了日本统一的关白(宰相)丰臣秀吉,亲自坐镇在肥前新修筑的名护屋城,并将其作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部,不顾黑田如水等人的强烈反对着手备战。他还把关白一职交给了那个日后的杀生关白秀次以备不测。在战略上丰臣秀吉采用了德川家康“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提案,九鬼嘉隆的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短时间内一举占领全朝鲜。在将领和军队的配备方面,秀吉共调动了近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万用于作战,十五万人是先遣队。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宇喜多秀家为总司令官,小西行长率第1军,加藤清正率第2军,黑田长政率第3军,同时还有号称“海贼大名”九鬼嘉隆的四万水军和七百艘舰船。另外还有德川家康、蒲生氏乡、前田利家、伊达正宗、上衫景胜统帅的十万人马驻在名护屋做为预备队。一时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可都是日本战国混战出来的精英集团,是日本当时的最豪华阵容。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正式开始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战争过程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4月12日,丰臣秀吉命宇喜多秀家率小西行长的第1军(1万8千人)、加藤清正第2军(2万2千人)、黑田长政的第3军(1万1千人)以及九鬼嘉隆的战舰七百余艘,入侵朝鲜,攻破釜山,日军后续主力(8万人)和其余舰队相继入朝,日本举国之力意在短时间内控制全朝鲜。日军进展顺利两个月就占领了王京(汉城)、开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鲜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江”,这就是朝鲜称之的“壬辰倭乱”,天皇还特别做诗给丰臣秀吉以表庆祝。
明军进入朝鲜前,朝鲜军队同日军已在乌岭天险、忠州、临津江一线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最激烈一仗是临津江之战,基本都是全军覆灭。临津江之战是朝鲜军队同日军的一次最大的决战,参战兵力为日军主力15万,统率为宇喜多秀家,其他将领有小西行长、加腾清正、黑田长政等,朝鲜军共计集结了王军和临时拼凑的义军近18万,主将为朝鲜都体察使柳成龙和备边使李溢,日军以大军团强攻,结果朝鲜军大败。
朝鲜军连战连败的原因很多,朝鲜在李朝所统治下,一向重文轻武,在东人党和西人党的争斗以及号称南、北、老、少四党激烈的争权夺利中,屡次发生政变。造成国内武备松弛,元末以后“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君臣上下对日本的虎视耽耽和精心战备一无所知,可以说是毫无反应。明朝获悉了日本将要入侵朝鲜的情报,特意派使臣去提醒朝鲜国王李昖,李昖竟然置若罔闻。
日军能够迅速获胜的原因在自身方面主要有三点:
1. 武器装备优于朝鲜军。日军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器,主火绳枪射程能达到一百米左右,作战时采用三排轮换射击方式,排与排的射击间隔很短(有资料说是7、8秒左右),临阵时给朝鲜军带来很大的杀伤力,同时日军少量配备的火炮的射程虽然也不超过一二百米,但对此时还是以冷兵器为主朝鲜军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2. 战略战术的运用上远远高于朝鲜军。日军习惯以偷袭、强攻等闪电式战术打的朝鲜军猝不及防、晕头转向;并且日军在与朝鲜军相遇时尽量打歼灭战,可以起到彻底歼灭朝鲜正规军的作用,也达到了迅速瓦解朝鲜军队斗志的目的。
战斗中,朝鲜军队虽然也表现的很英勇,无奈的是无论在装备,阵法和单兵格斗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在日本延续百年的战国混战中磨练出来的日军,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水军连连的受挫。日本水军统帅九鬼嘉隆其实也是一位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被誉为“海贼大名”,但是他和他的水军不幸遇上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不世出的天才-李舜臣,此人时任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大家如果玩过有关日本战国的游戏,一定知道九鬼嘉隆在海战中的属性一般都是S,那么李舜臣如果出场的话,最少也是S+++的等级,可以说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能力和指挥艺术上差距太大,在日本威风八面的九鬼嘉隆遇上李舜臣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正是由于李舜臣所率领的被击溃后重新编组的水军的游击战,严重打击了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企图,日本陆军的补给开始出现危机。李舜臣的龟船舰队一个多月的时间先在玉埔海面击沉击伤了日本水军战船近50艘,朝鲜水军仅仅一人轻伤;随后又转战露梁海面连破日军龟井兹矩的补给舰队,击毙龟井兹矩,并将九鬼嘉隆水军的主力舰队黑岛舰队完全催毁。这样的战果令狂妄自大的九鬼嘉隆颜面尽失,更令戎马一生的丰臣秀吉目瞪口呆,制海权又回到了朝鲜手中,但水军的胜利并不能挽回整个大局。
日本陆军在占领王京后兵分两路:加藤清正的第2军攻打咸镜道,直扑中朝交界的会宁;小西行长的第1军经开城向平安道进发。釜山登陆不到两个月,日军就已经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罗道沿海以外的全部朝鲜半岛。正是因为水军的惨败造成的补给缺乏,无法扩大战果,恐怕朝鲜不等明朝出兵就已经灭亡了(其实和亡国也没什么区别了)。
朝鲜国王李昖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派遣使臣向明朝求援,大明神宗皇帝朱翊钧深知:“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决定立即派兵援朝。大明朝出兵驰援即将亡国的朝鲜,拉开了起于1592年结束于至1598年长达七年的援朝抗日的战幕。
至1598年战争结束,明军联合朝鲜军同日军进行了大大小小许多战役战斗,其中陆战海战都有,大家一般对露梁海战等海战的映象更深,了解的更多一些。但我认为海战的最终胜利是明军在陆战中不断战胜日军的必然结果,陆战才是决定明军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因此我想着重简述一下一些著名的陆战,并谈谈我对这些战役以及这场战争的一些看法。
我个人认为明军援朝战争中有八次陆战和一次海战,无论从规模和影响,还是在战术技法上来说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真实反映那个年代大明朝军队战斗力的以及朝鲜军、日军的水平。他们分别是:第一次平壤攻防战、第二次平壤攻防战、碧蹄馆遭遇战、王京战役、南原保卫战、稷城和舒川阻击战、蔚山会战、顺天攻防战、露梁海战,我就重点谈谈这九次战役。并不是说譬如闲山岛海战、青山之战、鸣梁海战以及晋州、泗川拉锯战等这些战役就没有什么可谈的,只是根据战役在战争中影响力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代表性而定,还有一点就是明军在战役中是否具有主导地位。
明军第一次入朝作战(第一次平壤攻防战、第二次平壤攻防战、碧蹄馆遭遇战、王京战役)
由于日本陆军给养的不足,宇喜多秀家连连向丰臣秀吉告急,被李舜臣打急了的九鬼嘉隆硬着头皮又派出了三支舰队同时增援。李舜臣利用闲山岛海域有利于朝鲜水军的有力环境,制定出了诱敌深入的计策,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增援的一支日本水军进入到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朝鲜水军主力立即以鹤翼阵迎敌,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展开进攻,一举歼灭日本水军的59艘敌舰、数千日军,这就是被写入马汉《海权论》里的著名战例闲山岛海战,之后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了这一支增援日军的残余部队,打乱了日军的补给计划。
一开始,明朝廷对敌情的估计过低,1592年6月2日只是命令辽东抚镇发精兵两万援助朝鲜。6月15日,游击将军史儒和戴朝弃率先头部队渡过鸭绿江,6月16日进驻朝鲜国王李昖所在的义州,6月21日副总兵祖承训(关宁铁骑名将祖大寿的父亲)、游击王守官率本部也进入朝鲜。
7月,游击将军史儒率本部亲兵2000人的偏师为先锋首先出征,游击戴朝弃紧随其后,副总兵祖承训率3000骑兵跟进。7月17日拂晓,明军和日军终于开始发生冲突......
第一次平壤攻防战
双方参战兵力:
明军:7000余人
主帅:祖承训
副将:史儒、戴朝弃、王守官
日军:主力为第1军 2万5千余人(号称3万,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主帅:小西行长(军团长)
副将:大村纯忠、远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战役结果:明军失利,伤亡近5000余人,日军伤亡不到1000人。
明军阵亡将领:史儒、戴朝弃
战役分析: 明军进到平壤附近,道路不熟又遇见夏季暴雨,史儒部和戴朝弃部先后进入了日军埋伏,史儒和戴朝弃力战牺牲,所率本部全军覆灭,祖承训率领3000骑兵一路急进乘日军不备,快速急进攻入了平壤城,随即陷入巷战,辽东铁骑很难施展身手,骑兵和火统的威力无法发挥出来,被日军火绳枪手连番伏击,结果3000骑兵大多数阵亡,只有祖承训等寥寥几人逃回,余部在祖承训率领下一天之内退过大定江,然后全部撤回国内。
小西行长充分发挥日军火器在巷战中的威力,巧妙避开明军的野战的优势,扬长避短,而明军主帅祖承训战前的自大(祖承训认为日军“蛮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军抗衡哉?”),连最起码的侦察都没有就轻率地发动进攻,加之正值夏季,连续降雨道路泥泞,日军获胜明军失利在所难免!
而此时,虽然增援的日军岛津义弘部到达了朝鲜,但日军却并未抓住有利的战机乘胜进军义州。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李舜臣所率领的朝鲜水军对海路补给线的打击;二是散落各地的朝鲜官军和各地蜂拥而起的义军逐渐形成抗日的主力(包括由各寺庙和尚组成的僧兵),不断骚扰日军,截击日军逐渐拉长的补给线,打击小股日军,使得日军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和精力疲于应付。可以说日军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只能怪自己预先估计不足,导致不足的兵力还要分散使用,丧失了绝佳的机会,浪费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战役后续: 初战失利,明廷朝野震动,经过一番朝野辩论后,10月17日,神宗命宋应昌为经略、正在宁夏平叛的陕西讨逆军务总兵李如松为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提督,调兵4万3千人东征。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加之又非常熟悉朝鲜情况。让他做东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个英明决断。于是明朝的大军渡过鸭绿江,开始大举援助朝鲜,1593年1月3日进驻肃川。
明军这4万3千人的部队都是从全国范围调集的精锐之师。这支军队的主要构成是:辽东精骑1万人;宣府精骑8000人;大同精骑8000人;江浙步兵3000人;蓟镇精锐步兵5000人;保定府精锐步兵5000人;后续部队为四川副总兵刘铤率领的川军5000人。辽东、宣府和大同共2万多轻骑兵主要是用来突击,备有轻甲、马刀和长矛,同时也备有火统。蓟镇、保定的步兵则来自明军的神机营,以火统、鸟枪和火炮为主要武器,钱世桢率领的江浙兵是原戚继光抗倭时训练出来的部队,拥有丰富的抗倭经验,刘铤的川军多年来一直与西南少数民族作战,山地作战经验丰富。可以说这些部队全是神宗在位前期练兵的精华。
第二次平壤攻防战
双方参战兵力:
明军:4万余人
主帅: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张世爵、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钱世桢、李芳春等
日军:主力为第1军 2万5千余人(号称3万,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主帅:小西行长(军团长)
副将:大村纯忠、远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战役结果: 明军获胜,前后毙伤俘日军1万2千余人,“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根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一万一千三百余名,只余六千六百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其中在平壤城被击毙的有1646人,烧死近5000人,生擒5人;而明军共计伤亡1200余人,其中进攻平壤城伤亡796人。
明军阵亡将领:吴惟忠
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
战役分析: 此战前,小西行长曾佯装与大明朝廷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为条件同明朝谈判。李如松认为日军的这样的行为必定有诈,况且如此划界,让他们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也是不能容忍的,在随军参谋李应试的提醒下,李如松决定将计就计,出奇兵偷袭。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1月6日(正月初六),当明军来到平壤城下时,小西行长的部将看出破绽,登城据守,决战在所难免。李如松决定强攻,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
正月初八天刚亮,明军开始进攻。李如松命游击将军吴惟忠的精锐步兵在前,副总兵查大受的辽东铁骑居后进攻牡丹亭;副总兵祖承训、副总兵钱世桢、游击骆尚志、朝鲜备边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攻含毬门和南芦门;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明军主力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个方向,东面给日军留出退军路线。李如松率领亲兵百余骑进逼城下,指挥战斗。(其中祖承训率领的明军乔装为朝鲜军以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日军也一直以为芦门方向的是战斗力很弱的朝鲜军,因而没有重点防范。钱世桢率领的江浙兵也正是率先突破城南的芦门,夺取了日军旗帜攻入平壤城的。)
此战是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的一战,战争形势就此逆转。明军上上下下都表现出了天朝军队的风采,主帅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参战明军充分发挥了明军中火器的巨大优势,而明军的火器是明军中的王牌武器虎蹲炮(虎蹲炮是明军将军炮之一,明军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靖年间,炮长2尺重36斤,上加铁箍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装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1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大将军炮和佛郎机炮,其中威力最大的大将军炮就超过了一百门,此炮射程远,威力大,可见明军的火器编制已占到明军中很大的比例。
明军攻城时,日军将领大友义统率领一支部队来增援平壤,结果被明军震天动地的炮声所吓倒不战而退。平壤城地势易守难攻,小西行长占有地利,明军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大炮猛轰并辅以火攻,日军防不胜防被烧死在各堡垒中不计其数,日军退缩到平壤城练光亭一带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双方均伤亡惨重,连李如松坐骑都中弹而死,强攻一天明军疲劳过度,被迫撤退,小西行长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当晚李如松写信给小西行长劝其撤退“以我兵力,足以将你歼灭。但不忍多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先路”,小西行长回信说“情愿退兵,请不要半路拦截。”日军连夜跨过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撤去半路埋伏的李锰,并命明军追击,同时大炮猛轰冰封的大同江,大同江冰面被炸开,淹死的日军就有近5000余人。残存日军向开城方向逃窜。
日军在日本战国时代基本上没有见过什么真正意义的大炮,日军的火器还是以火绳枪为主,为什么日本没有装备火炮了?按理说日本很早就从西方引进了火枪,这是因为日本天皇明令禁止所有使用车轮的运输方式,人人步行、骑马、乘轿成为了日本社会的独特现象,同时火炮由于没有装置车轮的合适炮架,几乎不可能(而且很明显不切实际的)在野外移动,日军没有装备火炮就不难理解了。(可笑的日本天皇!!!)所以打了无数战争的日军完全不了解火炮的厉害,日军的将领和士兵由于没有应对火炮的经验,不会躲避炮弹。据守平壤的虽然是日军中最精锐的小西行长第1军的部队,非常强悍,死了一批又冲上一批,呵呵,日军的敢死队精神,但日军战国时代神勇的武士依然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靶子。随军的明朝医生在书中记载:“每落炮一发,倭兵辄死伤数百,然毫不在意,仍蚁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我大明神武啊!)
火炮在冷兵器时代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明军由于驻守的边防要塞常年要受到蒙古骑兵的袭扰,所以火炮成了明军据守城池要塞的利器。当然火炮的机动性还是比较差,特别是在朝鲜多山的环境下,而且一遇到雨天威力就骤减,比如蔚山会战中明军失利的原因中的一条就是火炮的威力未发挥作用,此战后面我还要讲到。
讲到这里就多说说明军中火器状况和编制的情况。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明军就已首创火铳与冷兵器配合作战的战术,各地卫所驻军已有10% 装备火铳。永乐八年,明成祖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是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创造性的制定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逐渐成为军队的一个重要兵种。到了戚继光北疆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 左右,
其中车营编制:官兵3100余名,鸟铳512枝,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8门(火器手共计1320人,占战斗兵的65%),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
步营编制:官兵2700余名,鸟铳1080枝(火器手共1080人,占战斗兵的50%),火箭共6480支(216名党耙手);
到了后期明军一个标准的车营兵力在6600多人(步兵3200人,骑兵2400人),装备有:大将军炮16门,虎蹲炮80门,佛朗机256门,鸟铳256枝,3眼枪1728枝,弓箭1273副,大弩256张,火箭7680枝,腰刀5888口,藤牌256面,长枪、长刀、长斧1280件等;另外在甲胄方面一般只有军官、骑兵、少量步兵和隶属中军的传令兵及亲兵卫队才配备轻型铠甲。
明军的一些精锐火器部队,一名士兵一般配备一把长铳一把短铳外加腰刀,我还曾在一份些资料看到有的骑兵一人就配备6把火铳,没有考证过,不好确定。
所以明军的火器装备、质量和使用水平就大大高于日军。当时明军士兵很多连盔甲都没有同日军和朝鲜军的甲胄齐全形成鲜明对比,朝鲜军和日军一开始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明军强悍,其实这主要是在火器的时代,盔甲基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为累赘的原因。
战役后续: 李如松就凭此平壤一战,威名大振,成就其名将的称号。明军在平壤修整十天后,乘胜进军,加藤清正第2军不敢迎战,将开城屠掠一空焚城后南逃,2月19日,明军进驻开城,继而收复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明军继续向南迅速开进,直迫王京(汉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正月二十四日,明军的先头部队查大受部共3000精骑在王京郊区的碧蹄馆遭遇日军加藤光泰部,双方不期而遇的展开了一场大战......
碧蹄馆遭遇战
双方参战兵力:
明军:查大受3000骑兵加援军2000人,一共是5000余人
主帅: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李成梁另一子)、祖承训、查大受、杨元
日军:第3军、第6军、第9军 共计3万6千余人
主帅: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立花宗茂
副将: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战役结果: 日军失利,伤亡超过7000人,明军伤亡2500余人
明军阵亡将领:游击将军李有异(杀死日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于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明史 李成梁传》中则记载,当时有一武艺高强的金甲倭将拍马直取李如松,李如松力战不支,裨将李有升急忙拍马上前护主,被打下马来,一拥而上的日军武士将其砍作数段。紧要关头金甲倭将被李如松的兄弟李如梅一箭射于马下,此倭将可能就是日本关西悍将十时连久。)
日军阵亡将领:小川成重(被李有升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久野重胜(被祖承训斩落马下)、池边永晟(被祖承训斩落马下)、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斩落马下)
战役分析: 李如松派出的祖承训和查大受率3000明军骑兵原本只是要搜索撤退中的日军主力的位置,日军第1军在后撤中得到第3军,第6军,第9军的增援后停下,也派出加藤光泰部2000人的先头部队搜索警戒,与明军不期而遇,明军3000骑兵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如松一手带出的辽东铁骑(和后来的关宁铁骑很有渊源!)迅速消灭了日军的这2000人的先头部队后,与随后赶到的大部队小早川隆景第6军的2万日军遭遇,祖承训和查大受部反被包围在碧蹄馆。碧蹄馆之战其实是一场遭遇战,明军和日军都没有大战的思想准备。
祖承训和查大受被围后,立即令明军骑兵依托佛郎机火炮战车做为工事死战,训练有素的明军依赖火炮优势,向逼近的日军不断开炮及施射火箭,使得日军始终无法冲破防线,李如松获悉战况后亲率1000精骑赶来增援,战至当夜,杨元也率领1000精骑连夜前来救援,日军无力攻破明军防线,加之以为明军主力赶到,急忙撤军退回王京。碧蹄馆之战历时一天一夜,明军精骑死伤过半,日军在明军火炮的打击下,也付出了超过7000人伤亡的代价。
明军胜利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发挥了辽东铁骑巨大的冲击威力和佛郎机火炮战车和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的杀伤力。明军骑兵装备火器比例达到 50%左右,明军骑兵装备的主要是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3眼枪,明朝末年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已装备了5眼枪,其火力突击能力在当时天下无敌。 (明军中的佛郎机炮分为5号,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号佛郎机炮也可用于水战。佛郎机炮身中略大并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裹,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中部的长口内发射。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它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可算作后膛炮的鼻祖?/cn>
《文明与征服》S3评测——这是你没见过的船新版本
大家期待的S3赛季即将上线,s3除了在地图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动,改成了海陆地图,并且也增加了很多新的英雄和技能,尤其是新增了大家心心念念的华夏英雄,以及战魂。那么接下来就带大家看看文明与征服s3的新变化吧~
一、起航海岛去抢滩
新地图是根据南美洲的黄金之国传说为题材,构建的海陆地图,大家可以像当年中世纪的西班牙人一样,横跨海洋向黄金之国进发。和以往的陆地地图相比,在通往至高的路线,不在是单一的出关再出关,而是能通过海岛的登陆,自行规划路线。提高了玩法的策略性。
然后就是s3赛季出生地是地图最外围的4个大岛屿,其他的岛屿随着碧海扬帆活动开启。
每个岛屿,都会有港口,联盟可以通过建造私掠舰掠夺港口物资,从而获得升级王国机构的机构点,也可通过经营港口,源源不断的生产联动所需的机构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掠夺其他联盟的港口。当然自己的港口也可以被掠夺。所以s3联盟之间的竞争也会越加的激烈。
二、英雄、战魂、技能都上新
可以看到,新增了很多华夏英雄,主要以战魂关羽、战魂项羽、霍去病和岳飞这些英雄最具有特色,战魂关羽一改前面的火烧,爆发输出,在s3赛季以准备技能为主的玩法,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战魂项羽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只需要队友对敌方施加一级控制,就可以吸取敌军的属性,战魂腓特烈发动自身技能后在自身血量的基础下,能提高下一突击技能得发动概率,以腓特烈为主的爆头队,得到了质的飞跃。霍去病则以负面状态流辅助自身技能打爆发为主,岳飞以施加灼烧,对处于灼烧状态发动战术伤害为主,可辅可C。并且新增了游戏比较稀缺的坦克英雄亚瑟王,同时新英雄王昭君,能降低敌军防御最高的单位,可以说是坦克的克星。然后就是孙武和玛利亚?特雷莎,主要搭配关羽组成一个准备队,最后的哥伦布能为副将提供高额的属性加成,能搭配非常多的队伍,尤其是巴力战魂队受益最高。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新英雄以及战魂的的主要特点,那么对于新赛季的阵容搭配,会出现两个新的阵容,也就是以战魂关羽的准备流和霍去病负面状态流为主,其次就是以法核为主的负面状态流,对于喜欢研究阵容搭配的玩家,后续也更考验大家对这些英雄技能的理解。
新技能介绍扩展:主要介绍两个技能,一个s级技能和A技能,分别是普鲁士参谋部和扩大优势。
浅析:技能携带者,在本回合内,未发动主动技能,则下一回合能提高自身主动技能的发动概率,并且主动技能发动成功后,还能有概率提高自身属性,且叠加到战斗结束。可以看出该技能属性加成非常得高,主要也是搭配准备队使用。
浅析:技能携带者发动该技能后。能提高自身高额的属性,并且下个主动技能发动后,还能再发动一次,作为一个A技能,其效果已经超过了很多s技能,搭配上只要依靠主动技能的阵容都可以携带,其次霍去病,和战王织田搭配最佳。
三、S3开荒小诀窍
新赛季开荒和前面区别不是很大,依旧还是开资源,看谁前期开资源地的等级高,对于前期的发育就比较有优势,其次就是商贸玩法,打高级的商队在前期能提高资源的产量,也能通过评分的提高解锁奖励,可以获得新赛季的5星英雄。当然相对于s1~2赛季,s3赛季开荒的节奏会变得比较快,毕竟经过了两个赛季,大家的英雄红度,以及技能都比较高,比较全,搭配的开荒阵容也比较豪华,所以s3赛季更多的是掌握开荒的节奏。
四、总结
对于s3赛季更多的是新玩法的体验,还有就是阵容得搭配。新玩法主要对于新地图,展开的港口掠夺和浅摊登陆的海战为主,可以说是在原有玩法的一种创新,阵容搭配的话,随着英雄技能的增加,大家的阵容也不会局限于5队,可能会在5队的基础上,留一两队备用队,具体的玩法和阵容的开发还是得靠大家的探索。整体来说,s3的战斗策略性相对于s1~S2赛季会更加的灵活多变,玩法也更加多样,相信大家能获得非常好的游戏体验。
《文明与征服》文明领袖丨无双武圣-关羽
2021年度SLG新作,由广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匠心研发的融合rts元素的多文明战争策略手游——《文明与征服》即将上线!
对于初次玩《文明与征服》的玩家来说,要带兵打仗、征服文明,自然少不了调兵遣将。而想要快人一步,更好发挥军事谋略,自然要对自己的将领了然于胸。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明与征服》的无双武圣—关羽,助大家早日征服桂冠帝国,成为文明霸主!
一、英雄介绍与定位
(1)历史背景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在历史中,关羽是一名杰出的英雄,以武艺高超、忠义两全闻名东亚,“桃园三结义”、“五虎将”等传奇故事引人入胜,被古人尊为“武圣”,拥有不计其数的名场面,下面与大家详说一二。
桃园三结义
在十九岁那年,他便打死熊祥,火烧衙署,砸烂牢门,救出鸾姣,逃至圣母庙,随后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在汜水关大战时,华雄打败孙坚两名大将,关羽前去迎战,取下华雄首级回到军中时,杯中酒依然是温的,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典故。
斩颜良诛文丑
白马对战,颜良连斩曹几员大将。曹请关羽出战。为报曹恩关羽奔马战颜良。颜良来不及问是谁,已被关羽斩下首级。为奖战功曹封云长为汉寿亭侯。袁绍为了雪恨,又派名将文丑追杀曹操。曹不抵,再请关公出战。云长纵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绕河而逃,关羽驱马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
过五关 斩六将
关公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一心去寻刘备。一路上,过了五关斩了六将。第一关东岭关,斩了孔秀。第二关洛阳关,斩了盂坦和韩福。第三关汜水关守将卞喜在关前寺庙中设计谋害关公。寺中和尚普净暗中相助关公识破卞喜阴谋。关羽结果卞喜性命,前行过第四关荥阳,斩了王植,又过了第五关黄河渡,斩了秦琪。
(2)英雄属性
关羽在游戏中是一个力量成长尤为突出的英雄,拥有着出色的物理伤害,智力相对中等,防御与敏捷面板相对较弱。但在其超高力量面板的加持下,配合其特殊的灼烧技能,带动了“灼烧流”阵容的诞生。关羽的自带天赋技能关圣帝君在准备1回合后,对敌方群体2人发动1次物理攻击,技能20级时伤害率达到348%,若有目标处于灼烧状态,则有25%的概率再度发动该技能。
二、技能介绍
(1)技能分析
关羽的自带技能关圣帝君是在灼烧条件下,能连续再发动的高额物理伤害技能,因此关羽的技能搭配的基本思路是选择物理攻击类型的技能,同时也能选择带有相似灼烧触发机制的技能。
(2)加点推荐:
也因为关羽的力量加成尤为突出,在天赋技能加点方面,更推荐大家主点力量,这里可能有玩家会有疑惑,为什么不点敏捷呢?技能型英雄带敏捷不是能快人一步吗?
原因在于,关羽关圣帝君的另一关键机制,即若有目标处于灼烧状态,则有25%的概率再度发动该技能,需要阵容中其它英雄先手铺火,关羽的技能更适合用做后手使用。
(3)技能搭配推荐
S级技能:
关羽可搭配北非掠夺舰队、尼卡暴动、斯特林之锤。
北非掠夺舰队能使关羽对敌方兵力最低的英雄发动1次伤害率上限488%的物理攻击,并对其施加禁疗效果,持续2回合。
此技能是专门用于克制回血流的,关羽本身就有非常出色的力量加成,爆发高但攻击频率比较低,因此一击致命的斩杀伤害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在首回合让阵容中其它武将去压血线,关羽则做一个收割位。
尼卡暴动则是与关圣帝君相似的灼烧机制,准备1回合后,对敌方单体发动1次伤害率上限为404%的物理攻击,若对方处于灼烧状态下,则增加自己120%造成的伤害,持续1回合。
此技能与关羽的天赋技能能形成很好的联动效果,如果敌方恰好处于灼烧伤害,关羽的输出会被最大化,造成的物理伤害也将无人能挡。
斯特林之锤在准备1回合后,会对敌方全员发动一次物理攻击,若敌方任意目标处于灼烧状态,将会产生一次爆炸的AOE伤害。
此技能也能与关羽产生很好的联动效果,也就是说携带斯特林之锤与尼卡暴动的关羽,只要队伍里其它主将能成功铺火,就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A级技能:
关羽的下位替代技能有三眼火铳、焦土作战、侧翼攻击
三眼火铳能够对敌方造成两次物理伤害,并施加灼烧效果,如果目标已经处于灼烧状态,那么会改为一次物理伤害。此技能是下位输出技能,进一步增加关羽的伤害。
焦土作战能使已灼烧的目标受到额外伤害,未灼烧的目标造成的伤害降低。
此技能一方面可以提升阵容整体的坦度,另一方面能降低敌方整体的坦度。
侧翼攻击能对目标发动一次物理攻击,若目标处于灼烧状态,那么提升自己10%的物理暴击率。
此技能可以提升关羽的暴击率,进而提升输出期望。
三、阵容推荐
(1)命运之网
关羽共有两种命运之网增益。
1.东方英魂:
李世民与织田信长、善德女王在同一部队时,能够激活东方英魂增益,所在队伍主将和随机一个副将的主动技能发动概率提升2.5%。
织田信长自带的天赋技能天下布武无需准备,即可在每回合100%对目标施加灼烧效果,善德女王自带的天赋技能花郎侍卫可以给我军增加减伤,还可以免控一次,当其他主将释放技能时,还有一定概率进入沉稳状态,受到的伤害降低16%。
因此,整个阵容的驱动原理是:关羽在首回合准备,让织田先手灼烧目标,善德则作为辅助给团队提供免控和减伤效果,保证关羽在下一回合可以放出技能,因此织田信长和善德女王的技能搭配也是围绕着这一驱动原理展开。
2.怒火燎原:
关羽与织田信长、西奥多拉、玛丽一世、熙德任意两人同队时,将激活怒火燎原增益,我方随机单体每回合有35%的概率对敌方单体发动1次攻击(伤害率138%,受智力/力量之中最高的属性影响)。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灼烧流配将思路,关羽与织田信长、善德女王同队。
(2)阵容搭配
主将关羽:尼卡暴动+北非掠袭舰队
副将善德女王:铁浮屠阵+瑞士卫队
副将织田信长:蛊惑军心+拜占庭喷火器
该阵容搭配下,善德女王利用技能对己方施加减伤、免疫以及净化的效果,提高主动技能的发动概率,并对敌方添加嘲讽、禁疗且增加所受伤害的负面效果。织田信长自带对敌方施加灼烧技能的技能天下布武,配合拜占庭喷火器,能对敌方添加持续灼烧效果,关羽搭配二者,能提高发动自身技能的概率,在得到灼烧的先决条件下,能有效发动两次高额物理攻击,在织田信长同样高额的战术伤害加持下,踏平对手。
四、总结
当敌人处于灼烧伤害之下,关羽发动技能后能在同一回合内给予敌人满级伤害率达到696%的物理伤害,在其本就不俗的力量面板下,首回合后伤害十分惊人。所以关羽适合作为队伍输出核心去培养,结合灼烧机制,衍生出强大的“灼烧流”战术。
好了,关于“织田火烧队阵容装备搭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织田火烧队阵容装备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