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

我很了解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插图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后,妃,嫔等级如下:

皇后 一人 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贵妃 一人

贵妃 二人

妃 四人

嫔 六人

妃嫔分住东西六宫;

以上四级,佐助皇后治理内廷.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很多皇帝没有遵守此数额规定。

康熙的后妃仅皇后、皇贵妃、妃、嫔就有33人。

乾隆皇帝后宫有多少妃子,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哪一个

最爱的应该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后追封郡王)姊。史载:皇后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乾隆的后宫有多少人

乾隆后宫一共有41个妃嫔。

1、皇后(3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2、皇贵妃(5位):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

3、贵妃(5位):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4、妃(6位):舒妃叶赫那拉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5、嫔(6位):仪嫔黄氏、怡嫔柏氏、恂嫔霍硕特氏、诚嫔钮祜禄氏、慎嫔拜尔葛斯氏、恭嫔林氏

6、贵人(12位):白贵人柏氏、金贵人柏氏、慎贵人柏氏、新贵人曾氏、瑞贵人索绰洛氏、福贵人索淖洛氏、秀贵人索绰洛氏、寿贵人柏氏、顺贵人钮祜禄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武贵人索绰洛氏、陆贵人陆氏;

7、常在(4位):张常在张氏、宁常在宁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乾隆简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高宗的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

在这期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还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清裕陵。

扩展资料

乾隆后宫嫔妃生的儿子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153]?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爱新觉罗·弘历

百度百科_乾隆

乾隆最后有后宫佳丽三千,那最后生了几个儿子呢

乾隆生有17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时为海贵人)。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

扩展资料:

乾隆儿子早逝的原因

乾隆皇帝自身太强势,留给儿子们的生存空间就窄了。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十七个儿子,其中出自两任真正皇后的就有四个(元配富察氏生永琏、永琮,继后纳喇氏生永璂、永璟)。无论是论排行还是论出身论才干,颙琰都是中中之资,照理说这皇位永远是轮不着他的。

只是那些上上之选的龙子多数没得到老天的眷顾,乾隆皇帝心目中最佳的继承人选竟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在了自己前头,短的只活了几个月,多的也就不过是二十五六岁。尤其是元配富察氏的两个嫡子夭折,对于本来一心想学汉族皇帝“立嫡子”的爱新觉罗弘历来说,更是莫大的打击。

免疫缺陷和天花施虐对清皇室的摧残------清王朝“战痘”300年。小小的天花病毒,始终是大清朝的心腹大患。“战痘”的成功,奠定了清朝稳固江山的基础;而固守祖宗的“人痘”防治法,不接受被欧洲人发展出的“牛痘”疫苗,则成为清王朝气数丧尽的象征。

1649年——正是清王朝入主北京的第五年——春节刚过,北京城里一片恐慌。并非是又有敌方的军队打过来了,而是天花(俗称痘疫)爆发了。

消息在坊间迅速流传,“京城百姓乱作一团。正月三十日,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北京户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无北京户籍的生人(不论出痘与否),按朝廷避痘制度“约定带出二十里外”。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不啻是场灾难。后人在京城巡视南城御史赵开心1645年的一份奏折中,看到这样叙述:稍有发热或生疥癣等疮的百姓无不被驱逐。贫苦百姓被赶到城外,无居无食,往往将年幼体弱的子女抛弃道旁,任其饿死。

老百姓们被驱赶,皇族大臣们则四处躲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乾隆

好了,今天关于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乾隆的后宫阵容搭配图解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