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道图片(仙道图片高清壁纸)
古风·其五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尺
尔邈与世绝
秦岭,苍茫龙脉,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太白山——秦岭的主峰,太白金星在此坠落幻化的神山,中华神仙文化就缘起于此。姜子牙在此封神拔仙,苏轼在此撰文祈雨,孙思邈在此尝遍百草,鬼谷子在此面壁顿悟。
走进太白山,这里氤氲儒释道。为天下人入室成佛、升仙的灵气。自古以来就是神的天庭,仙的洞府,佛的禅院,儒家的圣地,一直为人们崇拜、敬畏、传颂、神往。
太白山自古便是一座仙山,太白金星的化形之山,金星坠地于此而出。
周时为太乙山,太乙即是太极之意,是阴阳和谐,相辅相成之大道。山上各种神奇的自然景观,气候变幻,都只能让人冠以“神”字,而不得其宗妙。太白山与世俗之间相悬隔,又相对应的神秘幽深的神仙世界,也象征着人类的永生和再生的希望。
太白神仙道的起点下板寺,位于太白山和红河谷旅游路交汇之处,至今依然流传在此小憩的习惯和风俗。
太白神仙道,从下板寺到拔仙台,它一手牵着凡间,一边连着仙界,经会仙坪到拜仙台、天圆地方、小文公庙、大文公庙过大爷海、万仙阵到达拔仙台,虽然有16公里的路程,却只有999米的海拔落差。
今天行走在这神仙道上,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完成的是心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境界的超越。
拜仙台,是神仙道上一个标志性天然观景台。其势陡峭悬空,因苏轼当年拜仙祈雨应验而得名。
天圆地方,海拔3511米,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姜子牙当年的封神坛所在地。举手攀天,俯瞰秦川,天圆如盖,大地如盘,纵横万千,有天圆地方之感。
大文公庙,是姜子牙封神之后,李靖、哪咤、杨戬、雷震子、金吒、木吒、韦陀等有公之臣的悟道之地。后来人们在此修建了大小文公庙,祭祀曾在这里隐居的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儿子韩昶。韩愈后被韩湘子点化,由此入道成仙。
大爷海,湖面海拔3590米,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
拔仙台,是太白山的最高点,海拔3771.2米。有一位老人在此整顿天上神仙秩序,建坛封神,发榜封365位正神。从此奠定中华神仙各门各派的仙籍和职能,他就是姜太公。
姜子牙封神的地点就在太白山。姜子牙是所谓的封神之神,是神上之神。老百姓传说,中国所有的神都是姜子牙所封,太白山就是它的传说故事的一个最主要的地方。封神榜神话了中国,神话了太白山。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
我们发现神仙总要与山岳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凡人欲修真,得道超然境界的最佳的地点,仙境中那虚无缥缈的神山就是人间的太白山。
从下板寺到拔仙台,海拔落差正好是九百九十米。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易经》乾卦中有“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凤鸣九天、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九九归一,这些词语无不彰显着“九”所蕴含的祥瑞。九百九十米这个数字,不是偶然的巧合,它融汇神仙文化,凝聚寻仙追求,通往神仙境界,体现着太白山神仙道极致的尊贵。
太白山博大恢宏,生态奇特。它“重峦俯渭水,碧嶂插瑶天”的气势,是汉唐雄风式的山水风格。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纯朴生态环境,是道家“道法自然”的人生观。
太白山历经万代千秋形成的林风山骨,在世人心目中是崇高品德、坚强意志的象征,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中国多一半的神与仙都是踏着神仙道从太白山走出的,充分享受人生的自由与真实,相约在这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走进中华神仙文化源头,圆一次云中仙的美梦。